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驿铺题诗即题写在驿路上的递铺和驿站壁上的诗.宋人驿铺题诗是从唐人馆驿题壁诗发展而来的,其性质属于古代题壁诗的一种.较之唐代,宋人馆驿题诗的数量更大,分布面更广,形态更复杂,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2.
唐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间的馆驿杨希义,唐莉芸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和新疆各族人民以及我国各族人民同欧亚各国人民进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友好交流的重要通道。降及唐代,这条通过关中平原、河西走廊直达西域和欧亚非三洲的陆上丝路,得到了空前繁荣,达到...  相似文献   

3.
馆驿诗属于行旅诗的一种 ,在唐代达到了高度繁荣 ,这类诗歌以羁旅行役为中心母题 ,全面、生动地记录了唐文人的行旅生活 ,表现了他们放荡、洒脱、执着的漂泊精神与游子品性  相似文献   

4.
馆驿诗属于行旅诗的一种,在唐代达到了高度繁荣,这类诗歌以羁旅行役为中心母题,全面、生动地记录了唐人的行旅生活,表现了他们放荡、洒脱、执着的漂泊精神与游子品性。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古典诗坛上不可企及的高峰。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传播日广,也出现了风靡东、西方的“唐诗热”。脍炙人口的唐人诗作传向海外后,以其“永久的魅力”博得世界人民厚爱,产生了极大影响。人们不但仿效之(如意象派诗人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的叙事诗作由于纪录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等内容,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因而具备今日新闻的性质。从杜甫、白居易,乃至于李白的纪实诗作加以分析,能够较为明确地得出"纪实性———唐代叙事诗的新闻性元素之一"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7.
唐代佛教寺院是唐代小说传播的重要场所。在唐代的佛教寺院中。不但有僧徒讲述、文人剧谈、说话转变多元化的口头传播渠道,更有僧人传抄、编撰佛教类书、书于经文之上等书面传播路径。这些做法客观上扩大了唐代小说的传播范围,促进了唐代小说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王维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他也有几十首与边塞战争和边塞内容有关的诗作。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关注的都是他的山水田园诗.而较少关注他的有关边塞内容的诗作。本文对王维现存的几十首边塞诗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作品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及对唐代诗歌发展的贡献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唐代边塞诗是“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所呈现出的美学风貌是唐代诗人学习建安诗歌 ,追慕“建安风骨”的结果 ,从诸多唐代边塞诗作中 ,可以看到其在精神气格、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建安诗歌的承传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渔河西之行是继唐代诗人蜂拥出塞之后的又一大壮举.李渔河西诗作收录在<笠翁一家言诗词集>中,由于诗词集不是按照年代顺序编辑的,因此诸如李渔在河西的具体行踪和时间、他在河西留下了哪些诗作以及这些诗作如何解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本文试对李渔河西之行及其诗作尤其是一首佚诗作出推定和考释,对<李渔年谱>略作补正,并对李渔河西诗作的特色和风格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唐代秘府是唐代宫禁藏书之所,其中搜集和整理有唐人的诗文集。唐代秘府一定程度上担负了汇集和传播唐代诗文集的使命。唐代秘府汇集唐人诗文集有秘府征求和接受进献两种渠道,而传播诗文则可能通过国子监学子抄本和秘府工作人员外传抄本向外流播。唐代秘府对唐人诗文集的汇集和传播,为唐人诗文集的当时传播、当时影响和后世传播、后世影响提供了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12.
试论唐代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巢湖学院学报》2004,6(5):123-128
唐代是女性文学高度发达的时代,这和唐代经济的发达及当时对女性的开放是分不开的.然而唐代女性因其诗作多吟风弄月及遭际之叹而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但她们的诗中含有女性独特的思想情感,显示了自强自立的生活意志以及自尊自重的传统美德却是事实.因而解读唐代女性文学,会给现代女性乃至女权主义以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汪立三根据唐代诗人李贺的同名诗、运用十二音体系创作的钢琴曲《秦王饮酒》的标题与原诗作的解读,强调了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应熟知原诗作的时代背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4.
贺坚 《现代语文》2009,(11):23-25
唐代诗人崔颢除了《黄鹤楼》外,其余诗作和其一生行藏出处都鲜为人知。笔者认为,像崔颢这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诗人,不能因为文献资料的缺失和文集的稀少就忽略其在唐代诗坛的地位。本文将其作品按内容分为三类:一是描写女子感情生活的诗歌,二是边塞诗和山水诗,三是少数写景、怀古、赠答、谈理、记事的诗作。与其同时,笔者将崔颢的作品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更深一步解读了作者的生平和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唐代,女冠以其规模独具的质与量、特殊的身份地位以及相对较高的文学素养往往成为唐代诗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唐代又是道教高度繁荣的时代,其倡导的平等独立的思想观念促使唐女冠诗人在诗歌中凸显出强烈的女性意识。而就今传之诗作而言,鱼玄机的诗作在个人价值、审美意识等方面彰显了这种女性意识。基于此笔者考察她为解脱生存困境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以期更加深入理解唐长安地区女冠诗歌的文本特色。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中有一些涉及桃源的诗作,这些诗作,有反映仕与隐两全的处世之态,也有欲隐而不能充满向往的心态;其中也不乏对桃源持怀疑之态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文人在大唐盛世华丽外衣下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窥见唐代文人的心态历程。  相似文献   

17.
庚肩吾是名的宫体诗作家,传世诗内容丰富。他的应制诗和企慕隐逸诗多以山水描写为主,对唐代山水诗派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还是继承永明诗歌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为唐代近体诗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曹钰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70-72,90
唐代文人在接受汉乐府的方式上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借题仿作,二是借古辞、古事仿作,三是继承汉乐府的精神而创造出的新题乐府.这些诗作也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了唐代文人在接受汉乐府时所表现出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兴趣倾向和审美标准等特点,从而构成了唐代乐府诗自身的特色,使唐乐府诗达到了一个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是以“浪漫派”载入史册的。但唐代浪漫派诗人不止李白一个,陈子昂、高适和岑参、杜牧,其诗风都属浪漫一派,现实主义的自居易也有浪漫诗作《长恨歌》。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外篇》中,从体式、风格、情韵、作者等诸多方面,概括了唐诗空前繁荣、蔚为大观的发展盛况。单就巾帼诗歌而论,唐代女性作者之多,创作数量之丰,艺术成就之高.不仅前所不逮,而后世也鲜与伦比。仅从彭定求等编纂的《全唐诗》来看,其所收录的2200余名作者、48900余首诗作中,女诗人约126家,诗作约615首;还有出自传奇故事中所谓女仙、女神、女鬼、女怪等为数80许,诗作160多首。传奇所传,虽来可尽信,但从一个侧面仍能反映出唐诗之盛和女诗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