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同思想是广大中国人民渴望美好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这种理想追求始终活跃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后,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异质同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大同思想有着重要的契合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2.
在王纲解体的新旧时代,中国近代崛起了一大批新型文化思想的知识分子。章太炎的真与俗的双向流程,王国维的真与美的理想人生,苏曼殊的新旧徘徊的“断鸿零雁”,这三位学人以其自觉与不自觉的精神追求,殊途同归地烘托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生长的独特风景线。他们沧桑踌躇又朦胧觉醒,大都以双重(甚至多重人格,矛盾心态,展示了新的思想文化生成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真切地传达着近代文化思想先驱者们心灵感应大时代的脉搏跳动与其艰难的文化抉择和重建。  相似文献   

3.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周谷平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的历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数共产主义知...  相似文献   

4.
大同思想是广大中国人民渴望美好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社会的一个缩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异质同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大同思想有着重要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湘西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历程中的主体之一,他们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革命军事战争、妇女解放运动、统一战线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湘西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历程中的地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老庄哲学,还是孔孟儒学,都表达了一种原始共产主义的观念和理想。他们在自己的著述和讲学中深情怀念和追随周原上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情景,反复表达着没有阶级压迫、社会和谐共融的社会理想。他们的这种主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也是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行世的价值基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文化渊源,当苏联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才坚定信仰共产主义并全力献身其事业,中国人民才始终选择并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产主义因子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党的创立时期,基于发动工人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内在需求,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以及中国共产党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以前,先进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和地域,热情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多元.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性质主要是文化传播,此后转为政治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是真正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开启."反转"现象是认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的重要证据."反转"现象表明,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属性和生命线,是主导.文化性居于从属和派生的地位,二者健康的非平衡发展是合理的常态,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发展是理想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只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归根到底决定于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中国人所接受,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五四运动的爆发,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进步与成长.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知识分子指明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言与行的内在张力与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遇到的思想界的外在阻力,迫使他们很快地完成了从理论刭实践的转变,完成了从知识分子到革命者的转变,这种转变,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