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钢琴艺术起源于欧洲国家,迄今为止已经成为了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西方音乐也已经融入中国艺术领域,欧洲钢琴文化传入我国具有一百多年历史,虽然我国钢琴文化起步较晚,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戏曲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瑰宝之一,通过艺术的不断发展,中国音乐文化吸取西方文化精华,将钢琴艺术更加完美展现。钢琴艺术的魅力结合传统音乐的精髓与西方音乐融会贯通,中西音乐艺术相结合,取其长处,补己之短,继承自身传统音乐精髓之处,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精华之处,将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中西音乐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西音乐近百年来的交流中,钢琴音乐艺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西方的乐器,钢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而传入中国,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萌芽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围绕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展开浅显探析。  相似文献   

3.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伴随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布道,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从此拉开了中西方文化交织、渗透之序幕。以钢琴艺术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与在中国有着三千年历史传统的古琴艺术,这两种中西方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展现出大相径庭的音乐艺术思维特征,形成了东方的线性音乐思维与西方的和声音乐思维,东方的感性写意音乐思维与西方的理性科学音乐思维,以及东方的"对立统一和谐观"音乐思维与西方"对立斗争的和谐观"音乐思维等三个不同维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艺术在很长时间内受西方主要是欧美艺术思潮的影响。西方的声乐艺术发源于古希腊时期至11世纪的欧洲,此时的欧洲声乐艺术均为单声部音乐,为宗教、宫廷所拥有,平民百姓不拥有自己的音乐。到11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音乐也从宗教、宫廷中脱离出来,成了所谓的世俗音乐。表演这一形式才开始出现在声乐艺术当中。因为在宗教、宫廷里,音乐是  相似文献   

5.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钢琴协奏曲形式的完美融合,也是中国钢琴音乐集体创作的成功范例,它的创作过程反映了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钢琴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以前,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更是推动我国钢琴艺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从钢琴音乐的不同创作阶段对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进行探析,以其为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湘南学院学报》2020,(3):78-80
钢琴是西方艺术文化的典型代表乐器,虽然在我国传播时间不长,但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进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西方钢琴文化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逐渐融合发展,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印上了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魅力逐渐开始显露。通过阐述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价值思想,以期促进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钢琴二重奏是室内乐的一种形式,是指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自20世纪60年代钢琴二重奏音乐开始出现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进入21世纪,中国钢琴二重奏音乐在作曲家孜孜不倦的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崭新的多元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深刻蕴含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文化元素。本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国内近50年来的作品进行梳理归类,并针对个案作品的题材体裁、创作手法予以具体呈示。着眼于未来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要将学习西方技法与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方可写出既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又能立足于国际音乐舞台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中国近代历史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方交流浪潮。在坚船利炮的裹挟之下,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到中国本土,中国开启了近代音乐教育的新纪元。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钢琴亦传入中国,在演奏、曲目创作等方面,都需依靠与借鉴西方已有经验,专业师资匮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聘请俄籍钢琴家嘉祉担任钢琴教师。本文对嘉祉在华成就进行客观总结,以探究俄籍钢琴教师对中国近代钢琴艺术发展和中国早期专业钢琴教育所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音乐产生的土壤,不同的文化造就着不同的音乐。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宗教信仰,从而中形成了中西方的不同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西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西方的音乐也实现了"会晤",碰撞出了火花,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也逐渐扎根于中国大地,并且开放出绚烂之花。随着钢琴音乐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本文就中西文化融合对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对西方科学文化传播的正面影响与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倾向和方式的关注,提示了泽人润己。西方科学文明在反哺东方的百年激荡与交融中,对中国学术思想、社会转型、学科分类、专业音乐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使20世纪中国西方音乐通史著述的百年遗产研究,成为映照中国近代社会向现代化变迁的历史缩影之一,又是我们尽快地进入当代国际西方音乐通史编撰历史主流的必不可少的学术准备之一。笔者认为,20世纪中国西方音乐通史编著的分期是与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国内政治斗争的分期相同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钢琴作品流派纷呈,多元多极,是二十世纪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发展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世纪的琴音乐像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一样,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以及思潮流派迭出的影响,展现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纷繁复杂、独特元的特征.这些流派此起彼伏,极力张扬自己的个性,既推动了钢琴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和创新. 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过程就是对民族音乐再认识,再创作的过程,即用钢琴音乐表现民族精神、情感、文化的过程,也是民族音乐作道路不断拓宽的过程.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强调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并不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文化的排外主义,而强调对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使钢琴艺术融干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增添新的审美品质和新的艺术生命力,进而形成具有民族神的钢琴音乐,为全人类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西方优秀音乐文化艺术的同时,不能忘记牢牢扎根于中国的音乐文化艺术的土壤中,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在钢琴学习中,我们既应学习、继承国外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精髓,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接触、学习中国优秀的铜琴音乐作品,使他们贯通中外、融汇东西,更好地了解中、西方两种音乐文化,使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音乐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14.
1601年,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将一架击弦式钢琴献给万历皇帝,而万历皇帝作为第一个钢琴文化的欣赏者和接受者,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西洋艺术,只是觉得风格迥异难以接受,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潜意识里渴望新鲜文化血液的注入,中国人在这时就已有将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再传播的意识。钢琴传入这件事看似微小,但是从这一件小事上我们能初步预期钢琴艺术将在中国发展开来,就算政治上再封闭,也难以阻挡国人对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钢琴传入中国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我国钢琴艺术发展初期,许多音乐家就开始创作中国钢琴作品,虽然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过程还有诸多不协和,但是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的结合留下广阔的空间。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探索,民族化视域下的中国钢琴教育仍存在着不足,所以要在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今后的发展中,提升民族钢琴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步完善和弥补种种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6.
音乐艺术是人类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与文化特色。中西方的音乐艺术由于受到不同的发展道路、文化历史、社会背景、文化趋向的影响,使得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音乐美学特征。也正因如此,中西方的音乐美学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笔者通过分析中西方音乐的美学特征,对比研究两者在美学特征以及文学思想上的差异,并提出了如何发展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的思路,在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要注意引用与借鉴西方音乐美学特征来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谈中国钢琴作品"润腔"的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作为源自西方的键盘乐器,发音清晰而绝对,不能在演奏期间升降或滑动,与中国传统音乐中普遍的音调游移及滑音装饰性大相径庭。中国钢琴创作源于中国音乐传统,技法的艺术表现也要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演奏中除运用西方钢琴技法外,还要掌握和运用表现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技法,运用好节奏润腔和音色润腔,使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更好地表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18.
钢琴是一种乐器,是音乐类艺术的一种表现途径与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钢琴艺术发展史就是世界音乐发展史的缩影。对钢琴艺术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就能对整个钢琴音乐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完全了解了钢琴艺术发展的历史,钢琴不同风格的形式、特征以及不同的钢琴作曲家的不同思维方式,便可以最直接地体会到钢琴音乐的魅力及其本质。《钢琴艺术发展史》一书以历史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中西方钢琴艺术发展的脉络与历程,对世界钢琴艺术发展史一分为二地进行了系统论述,而这其中又将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与中国钢琴艺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辛亥革命后新文化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艺术家。除了在文学与美术方面有相当的研究与大量的论著外,亦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并以一个音乐教育家的身份对西方音乐在中国的普及与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丰子恺先生重视以钢琴为主导的音乐教育,在半个世纪前便有着"艺术可以兴国"的先进思想,对于21世纪我们的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钢琴教学,至今仍具有启示、借鉴和指导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后现代艺术新的形式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流派 ,近一个世纪来广泛流行。表现主义自身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它对东方文化禅宗思想的钟情 ,对中国书法的崇敬 ,以及对中国书画传统形式的运用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它是一种极好的创新。也使我们认知 ,反传统对本民族文化而言是一种创新。继承传统对异国他乡而言 ,则必然也是一种创新。以下笔者就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中的影响与运用作一个简述。进入 2 0世纪后 ,中国的禅宗在西方艺术家中流行 ,画家们开始直觉地探讨与东方智慧所结合的某些观念。西方国家开始模糊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