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读几篇人物专访,受益之余,发现其中有如下疏漏: “告诉我们:长江1970年冬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新闻知识》1990年第10期《沿着长江的足迹——访范长江的胞弟范长城》)。“四人帮”的结成是在1973年党的“十大”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尚无这种特定含义的“四人帮”,故1970年范长江之死,应称被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致死,不宜提“四人帮”。“张学良卫队团团长孙铭久”(同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西安事变纪实》(申伯纯著)一书中有“张的卫士营营长孙铭九”之说(p105、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前夕,那个同林彪、“四人帮”关系密切又颇具权势的“理论权威”,在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八二八——一九○三)早期作品《气球上的五个星期》中找到一些“问题”,便肆意夸大,大嚷大叫说这位科学文艺家是在“恶毒攻击非洲黑人”,判定凡尔纳的作品统统是“大毒草”,勒令停印当时已翻译出版的凡尔纳的全部科学幻想小说。这是林彪,“四人帮”一伙对科学文艺的残酷迫害。  相似文献   

3.
放映日本影片《望乡》,竟引起一场风波,不能不发人深思。林彪、“四人帮”垮台了,但其流毒好似冬天的烟雾,一时不易消失。进步影片《望乡》被有些人视为“黄色”,说成“反动落后”,甚至一度停映,不就是一个证明吗? 报刊上的文章颇及时,驳斥了横加给这部影片的诬陷不实之词,也触及了一些好心人少见多怪的保守思想,同时又涉及到被林彪、“四人帮”搞得十分混乱的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黄色和黄色文艺?他们搞文化专制主义时用以查禁文艺作品的罪名之一,便是所谓“黄色”。我过去耳闻目睹有人读《简爱》而书被没收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编辑业务的关系,我结识了某地方报社的两位记者。他们写的《为真理而斗争的女战士董秀芝》于去年九月十一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编辑部收到了三百多封读者来信,其中不少人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位反对林彪、“四人帮”的英雄人物,在粉碎林彪、“四人帮”两年之后才得以平反,并且还留了一条“有错误观点”的尾巴?为什么她出狱之后的医护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十年动乱的岁月,高士其同志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看到“四人帮”摧残文化科学事业感到非常痛心。但是,这位瘫痪的老人为少年儿童普及科学知识的思想和毅力并没有“瘫痪”,当时尽管无处发表,他依然继续写作。1975年有一天,高士其坐着轮椅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一个大会,周恩来总理紧紧握住了他的手,向他问候。当时,高士其激动万分,心里虽有千言万语要向总理诉说,可他知道总理听不懂。于是,他向秘书高仰之口述,写出这样简短的几句话:“敬爱的周总理:祝您健康!科学普及工作,现在无人过问。工农兵群众迫切要求科学知识的武装,请您对科学普及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周总理当场看了这几句话,随即举起这张纸条高声说:“高士其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十二月中央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今年八月份中央召开的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以来,文艺方面在批评和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过程中存在一些思想障碍,有一些思想上、创作上的是非界限应该搞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文艺工作者从思想上真正解决问题, 一、揭露“四人帮”,不能丑化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粉碎“四人帮”以来,以《班主任》,《伤痕》为开端,出现了一批揭露“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的文艺作品。这应该从总体上加以肯定。但是也必须看到,尽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曾经  相似文献   

7.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历时一周的全省图书馆工作会议就要胜利结束了,我们各高等院校图书馆有机会参加这次大会非常高兴。这次会议是我省图书馆会议中规模空前的一次盛会,来自全省各地和各条战线的近二百名图书馆工作者齐聚省城,一起控诉和声讨林彪、“四人帮”对图书战线的干扰和破坏,一起学习和研究抓纲治国中图书馆所面临的重任。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是来之不易的。在林彪、“四人帮”假左真右的毁灭文化教育的反革命路线影响下,图书馆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学校被污蔑为“大染缸”,图书馆则被他们污之为封资修的大本营。在“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破坏下,所有图书馆都受到了冲击,有的图书馆竟被洗劫。我们军工的图书馆就是在被“接管”之后,把大批珍藏多年的图书  相似文献   

8.
地方报纸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本来是很明白的事情,可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极力抹煞地方报纸的特点,要各种报纸从内容到标题都使用“全国性语言”,其结果是“一个腔,一个调,千家报纸一个貌”。在林彪、“四人帮”这种精神枷锁束  相似文献   

9.
做党和人民的喉舌今年四、五月间,我们上海台新办了评沦节目,一个叫《广播杂谈》,一个叫《广播漫谈》。这是我台肃清林彪、“四人帮”在广播领域的流毒,拨乱反正的收获之一,也是通过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砸碎精神枷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被调到文艺组任文学编辑。冲破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长期禁锢,文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同时也为我们广播文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提供了门淘的天地。当时我台文学编辑就我一人,既抓长篇,又录短篇;广播小说、配乐散文、配乐诗朗诵、话剧录音剪辑、电影录音剪辑等等,每年都采录100多个小时节目。不过,要认真回忆起来使我倍感欣慰的是那个时期我台的《小说联播》节目。河北电台的《小说联播》节目是在1975年恢复的。但是要说到复兴还是耍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  相似文献   

11.
粉碎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之后,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各条战线在党中央抓纲治国方针指引下都取得了很大胜利。图书馆战线在克服林彪、“四人帮”所造成的破坏和困难的同时,在向现代化进军中也得到很快发展。党的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相似文献   

12.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国家出版局党组根据张平化同志“请出版局抓紧落实”的指示,决定先召开党组扩大会进行讨论,然后发动各直属单位群众学习讨论、贯彻落实。参加党组扩大会有局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六十八人。八月十五日第一次会上,陈翰伯同志代表局党组就如何学习讨论贯彻落实讲了话,指出:国务院批转的这个文件,是揭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胜利成  相似文献   

13.
宣扬现代迷信,报纸曾立过“汗马功劳”,那当然是指林彪、“四人帮”控制舆论的时期。那时候,领袖的照片愈登愈大;致敬电愈写愈无节制;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大话空话绝话一篇接一篇。结果,领袖被神化,人们被教育只知道崇拜、忠于、紧跟、照办,而对林彪、江青一伙“改朝换代”的野心丧失了警惕。这个历史教训多么深刻! 粉碎“四人帮”之后,报纸没有及时总结教训,仍然按照现代迷信的模式,宣传了一阵子。这种情况,中央和地方的报纸都有。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1978年12月11日的《广西日报》,它  相似文献   

14.
刊首语     
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在十年浩劫中,周总理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出版战线也极力抵制、反对“左”的干扰。特别是1975年他病重时,仍念念不忘出版工作,批示了《关于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座谈会的报告》。这一重要文件的贯彻实施,改  相似文献   

15.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遵循“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迅速地冲破了林彪、“四人帮”制造的思想牢笼,摆脱左倾思想的长期束缚,以生机勃勃之势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我国思想理论界,不论在清算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拨乱反正,澄清理论是非的斗争中,还是在总结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六○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看了上海第一医学院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卫生普及全书》以后,作了口头指示:“可在上海出版的《医学卫生普及全书》的基础上,编写医学辞典或医学百科全书。”当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上海第一医学院曾制订过编写方案,上报卫生部。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到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没有进行下去。粉碎“四人帮”以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为了实现毛主席遗愿,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向市委作了《关于编辑、出版〈医学百科全书〉的请  相似文献   

17.
黑纲领出笼的背景和经过十年前,陈伯达、姚文元合伙炮制了《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的名义出笼。这篇黑文(以下简称《到底》),是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篡夺新闻舆论大权的黑纲领。揭露《到底》产生的背景,批判《到底》的谬论,肃清他们的流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民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胜利进军的新长征。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这一切都在激励我们,感召我们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过去,我馆为生产科研服务取得一定成绩,一九六○年先后被省、市和国务院授予“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后来,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下,我馆的好传统丢掉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在党的三中全会后,全馆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以下简称第二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第二版在不改变原版基本大类序列和符号制度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纠正了有错误的类目,清除了林彪、“四人帮”在《中图法》编制上的流毒和影响。在体系结构上,  相似文献   

20.
在十年动乱时期,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妄图抹煞三联书店的成绩,竟然污蔑三联书店是“三十年代的黑店”,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于是“三联”被迫停止了出书。祗是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三联书店才有可能逐步恢复自己的出书方针。为了拨乱反正,“三联”近年来陆续重印和出版了一批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