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常借寻仙和纵情山水的方式,来解脱自由与理想不能实现和个性受到束缚时的愤懑。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贺知章赞其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故后世称他为“诗仙”。  相似文献   

2.
赵君 《江苏教育》2009,(7):43-45
近年来。苏霍姆林斯基已经成为中外教育界响当当的名号,很多人热衷于谈论有关他的一切,津津乐道于他的生平,他的著作,他的信念。不错,对于了解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而言,他们无疑会把其敬奉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导师。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有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他认为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其制度安排,以人民利益为其价值标准,以消除两极分化为其关注重点,以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为其突破难点,惟此,才可能实现这一理想追求,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他并不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战略,并且错选了一条仅重公平、不顾效率的同步富裕发展之路,其结果虚幻并苦涩。所以,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有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认为,人们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他称其为“天赋权利”;他还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它应掌握在人民手中。他指出政府的权力是用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当政府滥用职权时,就是与人民为敌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观念与南北朝“吟咏性情”完全不同,它继承了儒家的文学创作以六经为旨归的思想,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他的诗歌也以写景抒情作为两大主题,但比南北朝表现更为突出。其抒情着重表现了他一代帝王实行文治时的宽阔胸襟和乐观情绪;其写景主要通过自然山水与风云雨雪的不同景况之刻划表现他的诗人敏感和气质,恬淡与欢乐。他的诗歌形式比起南北朝更趋向合理整齐,8句诗,对仗,平仄的有序运用为近体诗之定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雪菜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他为自然、为自由而欢歌上,对人类的爱和对自然的爱是其思想的核心,把握了爱,也就把握了他诗歌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直面逆境     
“替罪羊”原出《圣经》。据《旧约全书》载,有一天,上帝想考验亚拉伯罕的忠诚,授意其将以撒献为祭品。以撒是亚拉伯罕惟一的爱子,但他还是遵命将其推上了祭坛……当他正举刀刺向以撒时,上帝感其忠诚,又唤天使拦住了他的手。  相似文献   

8.
尼采艺术家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以强力意志为本体,阐述其艺术家理论。他认为艺术家及其创造行为本质是对生命本能和强力感的张扬。他的观点对后世艺术家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13年,青年郭沫若23岁时首次留学日本,至“五四”运动爆发的五载时间里,他在思想上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革命民主主义为主流的发展性思想,虽然1915年9月时他的确接受了泛神论思想,并表现为社会进步积极因素与消积因素两在思想上并存,使其发展性主流思想最终未能在此间呈现出大的突破性飞跃。但他这种发展性思想明显为他在“五四”运动后的思想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他其后的创新、创作奠定了爱国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尼采被称为反道德主义者,他也这样自称。但他并非没有道德理想。尼采的道德观以强力意志思想为出发点,把强力意志作为道德和善恶的标准。凡是符合强力意志的,就是道德的,就是善;反之,则是不道德,是恶。尼采把道德区分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并在这两种道德的对比中阐明了他的道德观。他提倡主人道德,其本意在于造就一种新的理想人格;他对于奴隶道德的批判,有破坏传统旧道德的积极作用,但也包含着全盘否定历史上的道德遗产的倾向。尼采的新道德观同其审美人生态度和提倡酒神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他反对基督教对生命作伦理评价,认为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超越于善恶之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一个个性特征极为鲜明的领袖人物,他的多元个性特征直接影响着其人生的追求和事业的成就,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极富挑战的人格,使他为追求自己的事业奋斗不息,既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丰功伟绩,又留下了急于求成的遗憾;他同情弱者、追求平等的个性,既使他实现了农民政治上的翻身解放,又使他无法完成国家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他务实的个性,使他的兴趣偏向于实践斗争,而不是理论的追求。这些个性使他成为了一个功绩和失误都很典型的历史伟人。  相似文献   

12.
吴良镛 《科技文萃》2001,1(7):90-92
编者按今年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丰诞辰100周年。梁思成在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古建筑 遗产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杰出的建树。他曾为保护北京历史古城竭尽思想思虑,他在首都规 划理论上精辟论述,他对北京现代化建设所提出的一系列建议,经过半个世纪的正反面经验 的比较和验证,愈发显示其预见性、科学性。对学者的最好纪念,莫过于对其学术思想的再 认识。基于此,本版刊发吴良镛先生为《梁思成全集》所写的序。  相似文献   

13.
李白是盛唐的代表作家,他那奔放飘逸诗风的形成,主要在于他对人生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追求上。即:寻游归隐是渴望应征入仕的途径,辅佐君王兼济天下是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功成身退”是保持功成名就的最后选择。李白为实现自己的宏愿,虽然历经无数坎坷、磨难和悲愤,但他始终坚持不渝,从而为他独特诗风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大鹏,2004年全国重点大学毕业,毕业三年的他现在是一家培训公司营销总监兼讲师。他说自己是职业规划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张大鹏在大学就对自己作了职业生涯规划,从毕业到现在,他沿着大学时的职业规划一直走到现在,虽然在这几年里有几次工作的转换,但他的目标始终没有变,一切都是职业理想为中心,逐步将其转化为可实现的目标,在忠于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同时他找到了自己,也做了自己。  相似文献   

15.
促进幼儿从“为我”走向“为他”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心理动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其行为实现从“为我”向“为他”的转变。3—4岁的孩子都是从“自我”出发进行行为选择和活动设计的,往往考虑不到也不去考虑他人;并且其行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境和自身情绪支配。...  相似文献   

16.
沸腾的声音世界 --莫言小说形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是当代文坛上较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常常以独特的风格为人们所称道,在其作品中,色彩和声音是其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对色彩及其意义的分析,前人已经做了很多,本文探讨声音这种形式在他作品中的运用及其对于莫言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彦谦是晚唐的重要诗人,光启三年(887),曾有过一次江南之行。考索其江南行的有关诗篇,可推知其生于大中二年(848);而从其《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看,唐梁换代之际他还活着,《唐才子传》说他“为阆州刺史,卒。”失于考索。  相似文献   

18.
从张说的创作实践看,其围绕时代性主题为基点与核心的多样化表现特点,几乎可以视为那一时代各种艺术方式与类型的综合。张九龄的诗歌创作在精神上和张说有一脉相承的地方,而且他的背景和张说又十分相似,所以应该说他与张说对盛唐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也很类似。其诗歌更多地表现为在穷达进退中保持高洁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9.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禅意并非新论了,但是禅意怎样参与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构,却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王维多年虔心信佛的佛学修养和宗教兴趣禅化了他的艺术心灵和艺术感觉,他又常在山水田园中进行习静悟禅的宗教实践,使他具备了融山水禅入山水田园诗的主客观条件。王维在山水田园中的禅定修练使他的诗具有了静穆情调,其禅意修练则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了景物在静穆中迁流不息为特色的意象,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既静穆宁谧而自然生命又变动不居,具有了出神入化的特殊意境。其山水田园诗的奥秘在于:定、慧境界既是禅意境界,又是诗意境界,王维通过定、慧境界使禅意转化为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构成。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是唐代一位具有朴素辩证唯物思想的哲学家,又是唐代一位身兼诗人的最坚定的政治革新家。其一生曾领受过顺达和得意,而更多的是遭遇坎坷和不幸。正是这样不寻常的人生历程,培养了他杰出的人格,锤炼了他坚强的意志,淬砺了他进步的思想,成就了他文学上辉煌的业绩。他的怀古咏史诗,常常体现出一种睿智和卓识;他的感时咏怀诗,始终张扬着一种这观豪迈的凛然正气。故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称扬他为“诗豪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