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范畴,既反映着生态伦理关系,也反映着人与社会的伦理。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化高校生态德育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
"经济——伦理"良性互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经济伦理的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问题、利益关系协调伦理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妥善处理的突出经济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借鉴学术界有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种种认识,研读革命导师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经典论述,反思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观察我国社会发展现实,认为生产力不是自发决定生产关系,也不是直接决定生产关系,而是首先通过参与生产的各经济利益主体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逐决定他们参与生产的方式及其变化发展,再通过生产方式及其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及其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任何时候人都要吃、喝、穿、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人们必须去谋取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谋求一定的物质利益。生活需要是引起人们谋求经济利益的自然基础,但不是经济利益本身,也不能决定利益的性质和各种经济利益的相互关系。经济利益的性质,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谋得的多寡,是由谋取利益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一个重要条件。不过,一般地说,生产力水平不能直接决定各种经济利益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直接决定经济利益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以及决定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经济利  相似文献   

5.
道德根源于利益 ,生成、存在于人的利益关系之中 ,不同的利益形态 (经济关系 )决定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体系 ,决定不同的道德评价尺度。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内含着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经济利益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古代社会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下也是同样.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伦理建设的关系.而“义利”观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先秦诸子的“义利”内涵,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仍有资可鉴.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二)     
13.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方面,教育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控制权,制约受教育权,决定教育目的和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还决定教育的机构、类型和管理体制等.教育总是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反映他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另一方面,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伦理是关于协调国际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和生态等方面基本利益关系的活动规范.国际关系伦理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对立基础之上的统一体.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出一个独立于西方语境之外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视角、国际处境和利益需求的国际关系伦理的研究框架,以便在此基础上展开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研究.中国主张的国际关系伦理应该包括国际关系生态伦理、国际关系经济伦理、国际关系文化伦理和国际关系政治伦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纵观钧瓷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不难发现,钧瓷的兴衰和社会的安定是有直接关系的。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直接推动着钧瓷的发展。同时,钧瓷的繁荣昌盛也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状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结构多元 ,相对于政治结构、意识结构而言 ;经济基础单一 ,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 ,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定社会中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水平 ,决定了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 ,体现这个社会的基本的经济性质和经济特征 ,成为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就是反映了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传统经济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和实践价值取向上走入了非生态化的误区,这是导致生态危机加剧的首要思想根源。其误区不仅有着来自世界观、认识论等方面错误观念的影响,而且有着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的严重非生态化影响,这包括在价值取向上经济利益最大化、消费享乐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以及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上的错误影响。厘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非生态化影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有关的历史材料基础上,深刻剖析了民族分裂的本质,以事实说明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稳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促进伊宁民族关系和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语境特别是当代的现代语境中,存在着美学实践与美学理论的辩证运动,美学总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审美意识形态是现代意识形态的特殊而又重要的部分,审美意识形态的内外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多种多样,也决定了其价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只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客观基础、需求和意义,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存在、发展变化并或多或少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斗争的必然性,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同时又决定了两种意识形态之间斗争的复杂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两种意识形态之间斗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论政府的制度伦理观是特殊的社会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需要建构支撑其发展的伦理道德体系,从宏观角度就是培育政府合理、公正的制度伦理观。政府的制度伦理观是特殊的社会资本。政府将通过弘扬一种共同的经济价值观,形成社会团结奋斗的凝聚力,激发和引导人的积极性的经济创造行为;通过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选择方式,建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秩序,保障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影响和制约一定经济制度的确立,对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发挥其社会资本的特殊作用。培育和建构合理公正有效的政府制度伦理观必须坚持“发展是执政的第一要务”的前提原则,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原则的根本目的,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和体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深入教育现场考察学生的“经济生活”,可以重新认识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生存。作为“经济人”,学生所体验的独特而广泛的“经济生活”,具有深刻的本体价值、学科增长价值和自我建构价值,推动我们把握学生的全面本质、推进经济教育。从经济关系考察进入教育场域中的“经济资本”审视,学生的“经济生活”呈现出客观的权力图式。“经济资本”的领导者确定不同资本类型的“兑换比率”、等级序列,获取“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逐步实现资本的累积、越界与延伸。以此建立起来的经济团体具有学习意义、知识生产意义、主体性意义,产生了迥异于学校教学的自我学习模式、民间知识生产、自我经济成长的教育方式。但是,资本数量差异形成的“区隔”造就了“资本弱者”,使每一个人都成了资本的“片面拥有者”和“异化生活者”,带来了“反学校”的倾向。学生“经济生活”构建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有可能使学校成为复制社会分化和固化的场所、瓦解学校的精神向度,降低学校的育人能力,产生损害人类共性价值的经济伦理,需要我们的干预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哲学思想认为,国民经济决定体育等一切社会活动,体育等社会活动又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随着时代进步和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体育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经济与体育相互依存、同步发展、共荣共衰等先天联系日益凸显,发展体育经济刻不容缓.对此,本文提出中国应快速和大力发展"体育经济"的观点和看法,供学术界和理论界同仁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历史抽象形式在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领域的延伸、扩展,它的出现,摈弃了传统自然经济社会的封闭性、狭隘性、粗陋性,向市场经济提出了解放并保证个人权利、价值、尊严的要求。它关注从个人本身具有的特性出发,以保障并更好实现个人利益为准则,考察其经济活动与这种活动产生的机制的互动,探求个人的丰富性与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个人活动形成经济秩序,由于政治经济学的独立而成为理论上的自觉认识,意味着个人准则已作为解析社会基本运作的机制而获得理念上的成熟;经济规则的确立,同时也为个人对经济发展意义的揭示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自亚当·斯密以来的整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史,都可以被看作是经济个人主义理论的延伸和拓展,从对个人利益的人性求证到斯密勾勒的市场社会的"经济人"这种个人形态到哈耶克以"真正的个人主义"系统说明个人经济行为的诸种观点,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了肯定、尊重并依据个人的经济实践去分析、说明、构建社会演进的理论主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 ,正处在体制转型期 ,属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这就决定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必然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对内要维护经济健康运行促进进一步改革开放 ,同时又要保证政府有效调控能力 ;对外要保障国家权益和经济福利不受侵害。加入 WTO,融入经济全球化 ,迫切要求我们既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同时也要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建立和健全面向未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场新的社会革命,必须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不仅涵盖生态领域、经济领域,而且涉及国际政治、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因而要坚持运用系统抽象法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要矛盾,树立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从而使自然资源的消耗受到抑制,环境负荷得到削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推进美丽地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