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一、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  相似文献   

2.
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较好的文化素质、生理素质 ,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对 76所学校的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发现 ,35 %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 ,近 30 %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的水平 ,而优秀或良好者仅占 8 2 % ,这组令人震惊的数据向我们显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隐患 ,它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较好的文化素质、生理素质,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对76所学校的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发现,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近30%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的水平,而优秀或良好者仅占8.2%,这组令人震惊的数据向我们显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隐患,它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不仅是指一个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的及对社会的适应状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即转向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轨道”。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广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经十分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此,笔者就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自卑,或因…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宣言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健康不仅仅表现在生理、躯体方面,而且还应包括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中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四维 16因素初中生心理教育模式”提供了一种能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教育的方法 ,它不仅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而且能促进学校教育改革 ,提高办学质量 ,是一种强调教育、学习、参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正值身体发育高峰期,也是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心理表现趋于成人化,即更敏感、更复杂、更强烈。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在体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且还应掌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成因,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心理素质,排除心理障碍的影响和干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受现代社会环境的熏陶,现代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心理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崇拜心理、消极心理、开放心理表现尤其明显。认真研究现代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疏导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尤其是生活在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很可能使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与环境不能保持良好的适应。加之长期以来,我们又不同程度地忽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所以不仅有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懂得讲究心理卫生。据《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引自《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介绍,在南京市34所中学4696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有心理障碍表现的736人,占15.7%,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蒋月灵  李明 《考试周刊》2007,(49):104-105
本文根据体育教育的特点和中学生心理现状分析,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探析了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培育的作用与表现,有利于促进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培养中学生健康人格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标。健康人格心理素质,是中学生所迫切需要的,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内容包括:高尚的人生观,正确的审美观,和谐的能动适应心理,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创造性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备较全面丰富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应正确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中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及表现,探寻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将来成才打好坚实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使中学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商品经济的大潮,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考试、升学的激烈竞争,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使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学生陷入各种心理的压抑和困惑中.据权威机构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合格率只有17%.因此,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加强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不仅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且还处于青春叛逆期,其心理年龄尚未达到成熟标准,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努力的目标。初中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以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为研究重点,从开展轻松教学、鼓励学生自发参与教学以及勉励学生积极探索等环节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从培养非智力心理品质;开展心理辅导;构建心理环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一间题。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国内近年众多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约有1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那么,中学生都有哪些常见心理问题?对这些心理问题,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疏导与矫正呢?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还是身体、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其含义: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针对当前中学生的现状,适时、适度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塑造中学生良好的品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心理健康教学贯穿于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现在中学生心理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29%的初中生有厌学心理;考试方面: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情绪意志方面:41%的初中生情绪波动性大,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另外,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逆反心理等。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心理健康教学贯穿于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