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由意志是人类通过理性凝聚而形成的普遍道德形式在个体中自觉、自愿和自然的体现,教师的自由意志亦然。但教师的意志自律有高于其他职业的特殊要求,它表现在教师自由意志的主体状态标准上。如自觉指教师自己要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与价值,要知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们,等等。教师自由意志是在教师总体和个体的教学实践中锻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习意志的养成,可有效促使学生根据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实施、调节和自己的语文学习行动,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语文学习任务。语文教师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语文课堂学习、语文活动课程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意志,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语法”是指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这种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法”呼声四起,这导致了许多高中生语法基础薄弱。而高中语文教材本身则基本不直接涉及语法,是否在教学中结合语法知识完全由教师掌握,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基本处在一种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4.
对意志行动的分析表明,意志行动具有目的性、控制性以及困难性的特点,由此构成了意志行动结构的理论依据。结合个人计划及个人计划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732个被试的意志行动进行了初步探索,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意志行动由目标、调控能力和困苦三个因素构成,其中目标由重要性、可行性、明确性、价值性构成;调控能力由坚持性、果断性、拼搏性和控制力构成;困苦由挑战、难度和压力构成。经信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初步证明了意志行动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明华 《广西教育》2008,(21):83-84
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它是歌唱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名歌唱者无论进行哪一种声乐基本动作练习活动,都需要有目的、动机,并进行刻苦练习,需要歌唱者的意志行动调控,因此意志行动在歌唱与发声中随处可以表现出来。意志行动分为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其中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意志行动对歌唱者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调节支配、发动和制止功能等方面。培养良好的意志行动对于促进歌唱者的演唱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宝霞 《考试周刊》2010,(28):129-130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传授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外,还应承担起其培养“意志”品质的重任。所谓“意志”就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本文主要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一种探索知识的过程。新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坚强的自学意志品质。所谓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困难的行动不能称为意志行动。因此,在政治课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塑造学生坚强的自学成才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8.
学习意志是指学生为了达到预定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并持续付诸努力行动,从而实现目标的意向性活动,其本质是学习主体自我经验的创造。学习意志的生成过程与其对学习活动起作用的过程是同一的。学习意志能够催生学习的意义感,强化学习的自我感,提升学习的效能感,是促进深度学习,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的关键动力机制、精神力量和维持系统。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征主要在于学习过程中犹豫不决、反复无常、思考固着、情感萎缩的消极状态。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课堂教学需要确认学生的学习主体身份,激活学习内驱力;渗透挫折教育,锻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加强归因指导和情感补偿,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创造自我对话的契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关怀。  相似文献   

9.
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及实践理性批判中,关于意志的设定是理解绝对命令及其自由观的基础。理性向意志发布绝对命令,意志从而获得自由,绝对命令是人认识到自由并走向自由的桥梁。自由是意志固有的性质,但意志也受自然因果性的影响。当意志获得对自然因果性的独立性以及超越自然因果性之时,就达到了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10.
学会承受     
承受是什么?一是接受,二是承担。常理上讲,承受一定是一种被动的状态,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的事情不是说你不愿意接受它就不会发生。岁月的流逝,人生的聚散,生存的竞争,自然生命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1.
12.
动趋式述补结构的自主性受到述语动词和趋向动词自主性的影响.在全面考察动趋式内部构造的基础上,对其自主性进行了分析,并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距离象似和认知方式的角度对其自主性的差异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According to action-control theory, volition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the intention to learn (motivation) and goal-directed behavior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lthough extensive theoretical work has been done to document this flow of events, more empirical studies have been needed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means by which volitional control protects the intention to learn and maintains the attempts to learn; our intention here was to address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Using data from a sample of 487 college students in two different domains, we found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intrinsic goal orientation and self-efficacy on cognitive engagement were augmented by volitional control. We also found that the effects of volition differed by domain as well as by the type of learning strategy being considere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volitional control merits greater attention from those doing research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4.
We designed support for volitional control with four stages for goal initiation (“Want it”), goal formation (“Plan for it”), action control (“Do it”), and emotion control (“Finish it”) based on theories and models of volition. We implemented the support in mathematics courses offered at a community college.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volitional control support on students’ motivation (i.e., intrinsic value, self-efficacy), emotions (enjoyment, pride, anger, anxiety, shame, hopelessness, and boredom), effort regulation, and achievement. We found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e volitional control support on intrinsic value, enjoyment, anger, anxiety, and boredom. Findings are discussed to improv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olitional control support.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present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自身变革."互动生成"的校本培训旨在唤起教师的生命意识,通过教师职业期待与专业诉求的互动生成;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生成;知、情、意的互动生成,促进教师发展,最终实现新课程引导下的学校文化变革。  相似文献   

16.
发展教师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科教师要具有相应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发展理科教师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发现:教师理解科学本质教育的价值是自主发展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的前提;教学行为的范例水平影响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WWHW思考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认识论水平,进一步深化教师对知识内容及其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的发展;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自我监控系统对于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发展能够起到有效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师德”作出了新的解释,并进而提出了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两点建议:一是“为己而学”,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准,这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二是“寓身教于言教之中”,教师的讲授,不仅传承学问,而且展示人品,变课堂教学为立体式教育,使学生在受知同时,得到“师德”的浸润,从而益智增德。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是指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本文就心理健康的内涵、特点、作用和心理健康与继续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继续教育通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健康、快乐、成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景韵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1):89-91
教师行动研究包含一系列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行为,反思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教师行动研究能够创设有效课堂教学环境,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发展研究从理论论述迅速发展到实践层面,受到广大教师群体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层级的个案研究显示,校本教研是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而教师个体也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研究,达致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状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力量,对于教师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教研员应立足于地区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起到引领和管理的作用,学科教研组是教师专业知识交流和成长的核心地带,教师个人通过行动研究可以达致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