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社会、认识社会?根据社会学科的教学目的及其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源泉或经过人为的创设所再现的生活情境中,从感受形象开始,滋润情感的幼芽,点燃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学习社会·终身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学习和教育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使信息革命导向一个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学习社会。学习即生活,生活要学习,这已成为学习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形成的基础,是加强经济的成功之本。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很难满足和适应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一场教育革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把着力点放到“三三三”目标上,即培养具有“三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建设具有“三高”(德高、学高、技高)的师资、争创具有“三优”(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优秀的办学业绩)的学校。实现了“三三三”目标,就是教育对“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树明校风”这一庄严承诺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4.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掀起热潮,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分支,只有紧跟形势才能与时俱进。作为教育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占主体地位的学生,正确界定其关系,就能抓住关键,形成教育合力,以此来打开通往聋校课程改革成功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王守愚 《班主任》2000,(1):35-36
面对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面对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要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高师教育总体上不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内在问题集中表现在观念不正确,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四个方面,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树立面向基础教育、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突出师范特点的课程体系,要用师生双向交往的教学方式,狠抓科研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观念的改革是基点,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是重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难点。  相似文献   

7.
一、办成功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对于人的影响也是深刻而久远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冯大春 《四川教育》2000,(11):16-16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淡化、感化、转化、强化,是后进生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所为一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面对陌生的领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以问题研究为主,其特征是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每篇课文都潜藏着不同的思维训练点,因此要开启学生思维,关键是要找准文中的思维训练点,并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实施。下面仅就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中思维训练切入点的开掘和实施整理如下:一、点课题,培养思维的独特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训练的窗口。点课题时可以这样诱思:(一)猜:如根据课题猜内容,对直接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课题如《我选我》、《明明上学》、《王冕学画》等让学生猜一猜: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能是怎样写的?结果怎样?再如,根据插图猜内容和标…  相似文献   

12.
扩招——机遇·挑战·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招”在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担负更大的责任:作为专业特色突出的高师音乐教育,应逐步适应扩招所带来的压力,强化办学的社会责任感,建立起一种新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的教育体制当中。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知识储备没有老师多,经济上受制于人,再加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古训,使学生的主体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们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  相似文献   

14.
胡彬(化名)是我所带班级的一名单亲孩子,父母离异后与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该生脾气倔强,学习懒散,经常不完成作业,基础不好,学习成绩较差。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弱,经常自己管不住自己,时常伙同班上一些同学在学校,在社会上违规违纪。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时常在想该怎样去教育他呢?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不断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但最基本、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关注他,鼓励他,赏识他,进而促使他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15.
麦琼洲 《中学文科》2007,(12):168-168
不少心理学家都认为12岁至14岁是情感发展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具有极高的情绪兴奋性、紧张性与强烈的冲动性及波动性。他们的个性处于“动荡”之中,极不稳定。面对这个特殊时期的学生的特殊心理,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更容易地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更好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北师大版新课程标准语教材,重视了多种信息资源的利用,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它主要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我有目的、有选择地采用了书中的一些内容作为教学材料。在使用中,我主要采用了“看、猜、试、品”四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海燕  王博 《教书育人》2002,(11):25-26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讲”,使课堂变成了教师演讲的舞台,学生变成了不能选择的观众。内容是规定的,答案是统一的,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定式,折断了他们想象的翅膀。而新的创造性的课堂则要求教师把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老师变成幕后的导演,用创新性的教法指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索,不仅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煌 《政治课教学》2003,(4):F002-F0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个坚持,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与时俱进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党的先进性,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目标和结果。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坚持执政为民,落实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上。坚持与时俱进之所以是…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学会浏览已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是大学生学好专业、提高素质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如何学会浏览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掌握浏览的方式、方法;二是把握浏览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有其自身的价值规定:自由、公正、平等、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则:主体独立、市场决定、自由竞争、等价交换,也就是价值规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一方面是利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势,通过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定来匡正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损害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运行十多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正严重地危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地思考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