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恶性伤人事件频频发生.究其原因,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缺乏归属感的表现.目前,国外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比较丰富,国内关于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对大学新生学校归属感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学校归属感因素进行验证,总结出了影响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陆婕  邱慧青 《教育教学论坛》2013,(33):154-155,110
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发现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和差异导致对导师的重视度、同学的认可度比较敏感,情绪易波动,容易产生心理负面情绪,缺乏对学校的心理归属感,进一步发展会影响研究生学业质量,培养质量降低。该文主要对基于心理归属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其对学校的心理归属感缺乏的各方面因素,从而在管理模式上研究探索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力图从城市农民工子女即城市第二代移民,生活在城市却缺乏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又远离了对原来居住地的乡土归属感,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边缘人心理状态的分析,并对社会各界和家长如何更主动地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长期存在男女生性别比例失衡的状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英语专业男女生的心理和集体归属感两方面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男女生比例失衡状态下,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隐患,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且集体归属感不强。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归属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数大学生在跨入大学校园的初期,都经历过一个阶段的适应期,期间往往会表现出抑郁、失眠、自卑等种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这其实就是大学生归属感缺乏的表现。大学一年级是学生构建良好归属感的重要时机,本文探讨了归属感在作用机制,分析了目前大学新生归属感缺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帮助大学新生们形成良好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归属感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就大学生的归属感的重要性及形成,从学生缺乏归属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形成归属感的几种可能的渠道和误区,从学校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正确引导入学新生形成积极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王秋荣  严文庆 《时代教育》2012,(17):168-169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非常普遍,其中教师缺乏归属感是其最主要的诱因。本文首先对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建立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力求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和毕业校友对母校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情况普遍存在,毕业校友较为明显。以某医学院校为例,学校为国家和广东医疗卫生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但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来越淡化。本文通过分析某医学院校校友对母校归属感淡化的原因,提出提升其归属感的方法,更好地促进校友与学校沟通交流、相互支持与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学校教师归属感的缺乏,影响到农村学校的教学效果、教学进度和教师队伍稳定。国家政策保障缺失、学校管理不善和教师个人素养偏低是农村学校教师归属感缺乏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完善国家政策保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提高教师个人素养三方面寻求农村学校教师归属感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由于反学校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师生关系的淡化,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正日趋缺乏。要培养中学生归属感,办学理念应体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尊重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归属感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稳定发展。从国内外对归属感的研究入手,分析了国内目前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意义,讨论了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状况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测量工具,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代课教师归属感的缺乏,影响到农村学校的教学效果、教学进度和教师队伍稳定。国家政策保障缺失、学校管理不善和教师个人素养不高是农村代课教师归属感缺乏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完善国家政策保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提高教师个人素养三个方面寻求农村代课教师归属感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论规模化培养背景下研究生群体归属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静 《高教论坛》2011,(2):101-103
一直以来由于导师负责制的影响及研究生个体化培养的特点,研究生有强烈的专业归属感,却缺乏群体归属感。随着研究生培养的日益规模化,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在管理上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公共生活体系的建设,以确保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心理安全,加强对研究生群体归属感的培养是研究生在校园公共生活中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对教育学人来说,幸福主要表现为一种良好的学术生存状态,它大致由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一是学科归属感,二是身份认同感,三是事业成就感。然而,由于教育学长期以来被视为是一门游移不定的边缘学科,教育学人时常缺乏学术家园的归属感;由于教育学人往往跟从其他学科后面寻找理论研究的视点,致使他们缺乏明确的学术身份特征;由于教育学人不仅需要面向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且需要对教育实践活动做出学科说明与价值判断,这导致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的评判十分困难。为此,面对当下我国教育研究者津津乐道的"幸福与教育"研究,教育学人尚需弄清楚走向职业幸福的路途。  相似文献   

15.
对教育学人来说,幸福主要表现为一种良好的学术生存状态.它大致由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一是学科归属感,二是身份认同感,三是事业成就感。然而,由于教育学长期以来被视为是一门游移不定的边缘学科,教育学人时常缺乏学术家园的归属感;由于教育学人往往跟从其他学科后面寻找理论研究的视点,致使他们缺乏明确的学术身份特征:由于教育学人不仅需要面向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且需要对教育实践活动做出学科说明与价值判断,这导致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的评判十分困难。为此,面对当下我国教育研究者津津乐道的“幸福与教育”研究,教育学人尚需弄清楚走向职业幸福的路途。  相似文献   

16.
班级组建之初,呈现出的状态往往比较松散,缺乏向心力,而深处其中的部分学生也会因环境不适而感到无所适从。为了让学生快速走进班级,找到归属感,班主任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建设班级,加强集体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承诺现状的研究,探讨了影响职业承诺的4种类型与工作满意度、工作机会评估、职业归属感、组织归属感和职业倦怠等因素的作用,以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吕晓莉 《考试周刊》2011,(29):234-235
目前,对于公务员尤其是对基层公务员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比较少,基层公务员缺乏工作积极性,缺乏工作热情,没有归属感的现象比较多。本文从现状入手,分析原因,提出有利于改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托班和小班幼儿是幼儿园里最小的宝宝,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多孩子都会因为恐惧和紧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这是孩子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正常情绪表现。  相似文献   

20.
学校归属感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对其定义、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大量探讨.已有研究通过各种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表明学校归属感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论证严谨有力,但仍存在不足的地方,未来可以从多学科角度对学校归属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