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幼儿园是现在独生子女们过集体生活最主要的场所,随着现代托幼一体化的不断推广,许多孩子的入园年龄已经提前到了两周岁,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提前进入集体生活。但低年龄段的孩子对家人的情感依恋强  相似文献   

2.
晏红 《母婴世界》2012,(11):90-92
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宝宝会成长一大步,需要宝宝适应集体生活这一关,集体生活给孩子带来哪些挑战?妈妈们要心中有数哦,这样才有助于宝宝度过集体生活危机。  相似文献   

3.
3岁的孩子会跑会跳,也能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和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父母应及时送孩子进幼儿园,让他们过集体生活,接受初步全面的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4.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家长该为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愉快地适应幼儿的集体生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技能当孩子具有独立行步的能力以后,就对自己的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尽早的让幼儿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持之以恒,初步培养起孩子“自立”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前学会生活自理技能,这远比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几个数更重要。二、培养幼儿入园自豪感幼儿入园前应与孩子多谈幼儿园的事情,向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信息,与孩子一…  相似文献   

5.
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所面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上生理、心理机能发育尚不完善,给他们过集体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有的幼儿初入幼儿园会哭闹。今年新生入园后,为了使孩子尽快熟悉环境,顺利度过这一难关,我精心照顾着每一个孩子,细心观察、分析孩子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托班儿童一入托,就面临许多生活方面的问题。四川新都县新繁镇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及早发表她们的文章,以便读者借鉴她们的做法,提前制订出切合托班实际的措施,从而在新生入托时,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7.
张爱菊 《家教世界》2013,(10):31-32
教育专家陈鹤琴认为,孩子幼小的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教育孩子要动之以情,这样能够事半功倍,收到积极的效果。温和的春光照耀孩子幼小的心,孩子才会在轻松环境中愉悦成长。"每年的九月一开学,许多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这个小"社会",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面临着从一个熟悉的小天地迈进陌生的大环境,从自由自在的个人空间向热闹的集体生活过渡,这对从未离开自己家人的孩子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从孕育生命到孩子长到两三岁,作为家长的我一直体会到的是欣喜。可是等到孩子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忽然意识到我们身为父母的一种责任。这件事还得从参加第一次家长会说起。孩子要上幼儿园了,这可是“小东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亲人,走向社会。想到那么弱小的个体要去自己面对一切,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忧虑,甚至还带有一丝恐惧:陌生的伙伴、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集体生活方式,“独”惯了的孩子能行吗?我第一次感觉不知所措,不知道孩子究竟会怎么迎接这一切。孩子还未入园,幼儿园提前通知家长要开家长会。家长会…  相似文献   

9.
刘红红 《家长》2008,(12):10-11
孩子逐渐长大,会认识到钱的"好处",这时候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理财兴趣。家长可以采取如下办法培养孩子的理财兴趣。一、自主:定期给予孩子零花钱孩子上小学后,由于集体生活的影响和学问的增长,渴望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时,家长可以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管理,这样,孩子  相似文献   

10.
郭子 《父母必读》2010,(9):116-119
金秋9月,许多小宝宝就要离开妈妈的怀抱、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了,从家中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到一个老师同时面对许多个孩子:从依恋妈妈到依恋老师、依恋同伴:从无拘无束的家庭生活到拥有规则与规律的集体生活…这些变化都是孩子的挑战,面对孩子未知的反应,爸妈们的心里也没谱。别担心,让我们翻开日历,每一周都给燕子照张相,提前着看孩子们的表现吧!  相似文献   

11.
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进入到幼儿园时,会被种种的不适应包围着。焦虑、恐惧、失落与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要注意到幼儿心理这方面的变化,正确有效地引导孩子,使他们消除恐惧,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来,否则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发音器官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保护声带,让孩子有清脆悦耳的嗓音,是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不可忽视的问题。幼儿好动,好模仿,在集体生活中,有时一个孩子大声喊叫,别的幼儿也会跟着喊叫,如此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接触社会的起点.这里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颇具挑战性的全新的生活。孩子不但要学习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待人接物。而且还要全面地学习知识.因此.孩子经常有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时候。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常常会见到孩子面对挫折.心情极其恶劣:或哭泣。或发脾气,或退缩……每当看到孩子们出现这样的状况。我都很着急,也意识到失败是过集体生活的孩子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刚入园的孩子,似乎生病是不可避免的。其实,预防措施做得好,生病并不是入园的"必修课"!金秋九月,又有一批孩子将进入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妈妈们的心也被宝宝带着一起入园了:他会不会哭?他吃得惯幼儿园的饭吗?他会不会尿裤子?……当然,其中最让她们担心的,莫过于孩子是不是会生病——因为都说刚入园的孩子爱得病!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确实会给孩子带来不少的压力。再说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不会同别人交往,所以,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哭闹,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孩子或许会有许多小毛病,但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业,往往容易忽略。利用节假日,给孩子矫治或提前预防这些毛病,让孩子以新的面貌、健康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相似文献   

17.
正孩子初入幼稚园,"分离焦虑"、"陌生焦虑"接踵而至。他们的入园焦虑会有哪些?每个孩子的症状是否相似?有哪些特点?家里家外有哪些不同?在迎接新生幼儿入园之初,多是在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担忧中开始的。幼稚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集体生活的第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从家庭进入托幼集体生活,首先必须与教师与同样产生积极的互动,即社会性素质的发展。而对托班孩子来说,社会性素质发展的教育,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教育的目的的要求转化为孩子自身内在的需要,即教育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上学后,感冒、发烧的情况变少了,但会有新的健康问题出现。今年的情况更为特殊,需要父母更加关注。孩子新入学,生活环境和作息时间都会发生改变,会因为不适应而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尤其是今年,由于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孩子在家待了很长时间,开学后更不容易适应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施婷 《成才之路》2013,(11):28-2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们在家里所养成的行为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很多孩子在家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导致孩子在入园后不会独立进餐,不会自己洗手、擦脸,不会自己解小便,穿脱简单的衣服等。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孩子将来学习、生活、处世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离开家到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是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