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富商的遗嘱     
一位富商,英年早逝。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对他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到那儿给我捉几只蜻蜓来,我有许多年没见过蜻蜓了。  相似文献   

2.
一位富商临终前看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对他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去给我捉几只蜻蜓来吧。”  相似文献   

3.
捉蜻蜓     
夏天到了,小区里飞来了许许多多蜻蜓。每天黄昏时,蜻蜓飞累了,就会停在树叶上、竹叶上。这时,我就去捉蜻蜓。今天,我一下就捉到了一只蜻蜓。蜻蜓在我手中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我把蜻蜓捉回了家,一放手,蜻蜓飞到了灯架上,久久不肯下来。后来,它不惊慌了,慢慢地飞了下来。爸爸告诉我,蜻蜓是吃害虫的,我就打开窗子,把它放了。站在窗口,我看着它飞回天上去了。捉蜻蜓$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小金牛校区二(4)班@张楠郁  相似文献   

4.
爱护蜻蜓     
放暑假了,小明出去玩。他看见有的小朋友在玩捉蜻蜓。小明急忙劝阻说:"你们不要捉蜻蜓。"大家问:"为什么呀?"小明说:"因为蜻蜓是  相似文献   

5.
有个美国富商,在临终前,他看见附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快乐地捉蜻蜓,就把4个未成年的儿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已许多年没见过蜻蜓了,你们给我捉几只来吧。不一会儿,大儿子就带了一只蜻蜓回来,富商问儿子:怎么这么快就捉了一只?大儿子回答:我是用你给我的遥控赛车换来的。富商点点头。  相似文献   

6.
捉蜻蜓     
我的姑姑家住在农村,那里很美。每年暑假我都要和妈妈去姑姑家玩儿,终于又盼到这一天。下午我和妈妈坐上长途汽车去姑姑家。车开起来后,我看见楼房和人好像都在急忙地向后退着。不一会儿,车就开到了高速公路。在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收费站、大桥、加油站……在车上坐了好一会儿才到姑姑家。姑姑家的花园里种了许多鲜花、蔬菜……因此引来了许多蜻蜓。我就和姑姑家的小弟比赛看谁捉的蜻蜓多。于是我们就兵分两路,我在花园里捉,小弟在花园边捉。小弟在晾衣绳上看到了好几只蜻蜓,他心急手快伸手就去捉蜻蜓,结果蜻蜓飞到了木栅栏上,小弟又捉了好几…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教学贵在"润物细无声",教师要下工夫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通过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掌握语文知识,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放飞蜻蜓》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让孩子懂得了蜻蜓是益虫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一位教师在执教《放飞蜻  相似文献   

8.
捉蜻蜓     
我的姑姑家住在农村,那里很美。每年暑假我都要和妈妈去姑姑家玩儿。今年终于又盼到这一天了。下午我和妈妈坐上长途汽车去姑姑家。车开了以后,我看见楼房和人好像都在急忙地向后退。不一会儿,车就上了高速公路。在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收费站、大桥、加油站……在车上坐了好一会儿才到姑姑家。姑姑家的花园里种了许多鲜花、蔬菜……因此引来了许多蜻蜓。姑姑家还有个小弟。不一会儿小弟出来了,我就和小弟比赛看谁捉的蜻蜓多。于是我们就兵分两路,我在花园里捉,小弟在花园边捉。小弟在晾衣绳上看到了好几只蜻蜓,他伸手就去捉蜻蜓,结果蜻蜓飞到…  相似文献   

9.
感动     
我从未见过那么完美的标本。孩提时,一到了夏天,便和小伙伴去捉知了,逮蚂蚱。不管是害虫还是益虫,都是我们捕捉的对象。有一次捉了一只蜻蜓,将一个铁罐把蜻蜒罩住,便出去玩了。第二天,当我想起了那蜻蜓,去拿罐时,蜻蜓自然已经死了,但令我吃惊的是它仍是张开翅膀,犹如  相似文献   

10.
渴望快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商,英年早逝。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蝴蝶,就对他4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到那儿给我捉几只蜻蜓来,我有许多年未见过蜻蜓了。4个孩子飞速下了楼,来到了广场。  相似文献   

11.
捉蜯儿     
蜯是什么呢?蜯就是蜻蜓,这当然又是我们清涧河流域的叫法了。 蜯,蜯, 落一落, 姑娘,姑娘, 捉一捉。  相似文献   

12.
今年雨水特别大,因此蜻蜓满天飞。有时我在十二层楼的居室里,躺在床上便可以看见窗外的蜻蜓在飞。久违了,蜻蜓!小时候,我们可玩的东西实在太少,便总和小动物过不去,想尽办法逮它们玩。什么逮蜻蜓、捉蝴蝶、捉蜗牛、粘知了、捉蝈蝈、斗蟋蟀、逮蛤蟆、逮金壳郎……那时没有听说过“环保”、“生态”之类的词,只记住了“战斗”。女儿也经常和蜻蜓打交道,照图片画蜻蜓,放大红蜻蜓风筝,玩带弹性的塑料蜻蜓,但还未亲自接触过真正的蜻蜓。今年夏天,我带她到玉渊潭游泳。回来时,她见有人在公园门口卖鸟、小鸭子和小兔子,便要买回家玩…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贵在润物细无声,教师要下工夫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通过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掌握语文知识,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放飞蜻蜓》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让孩子懂得了蜻蜓是益虫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一位教师在执教《放飞蜻  相似文献   

14.
竹蜻蜓     
童年夏日的黄昏,我们在我家老屋的天井里纳凉。一阵阵柔柔的晚风里,一只只蜻蜓在眼前飞舞,夕阳下蜻蜓翅膀闪动着细碎的银光。蜻蜓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承载着多少美好的想像,仿佛从童话世界里走来的精灵。小时候喜欢捉蜻蜓来玩儿。在昏黄的暮色里蜻蜓飞累了,喜  相似文献   

15.
飞吧,蜻蜓     
原文①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书法班学书法。下课后,我走出教室,看见同学们都在草地上捉蜻蜓,我便情不自禁地跟他们一起捉起来。费了好大力气,我终于抓住了一只蜻蜓。听同学们说,这种蜻蜓叫“小辣椒”。  相似文献   

16.
伟伟的故事     
把蜻蜓放了吧院子里,有个小哥哥捉了一只蓝蜻蜓,还用线绳拴住它玩耍。伟伟看见了,说:“蜻蜓吃蚊子,它是益虫,快把它放了,让它快活地飞吧,要是把你拴起来,还能玩耍吗?”  相似文献   

17.
捉蜻蜓     
星期天的早上,太阳笑眯眯地照耀着大地,小乐和小方拿着网兜,到野外去捉蜻蜓。一只红色的蜻蜓停在一朵花上,小乐赶紧用网兜去捕,眼看就网住了,谁知蜻蜓嗖的一下就飞走了,他们只好继续去追。追得气喘吁吁,还是逮不着。  相似文献   

18.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陶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放飞蜻蜓》一文,就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  相似文献   

19.
徐小娥 《考试周刊》2011,(46):77-78
小猫和妈妈一起去河边钓鱼。妈妈专心致志地钓鱼,一会儿就钓了很多的小鱼,但顽皮的小猫没有耐心,它一会儿去捉蜻蜓,一会儿又去捉蝴蝶,结果一条鱼都没有钓到。小猫因为没有钓到鱼,满脸的不高兴。妈妈批评了它,并且耐心地教育小猫,告诉它钓鱼的时候一定要专心才行。小猫听了妈妈的建议之后,决心专心地去钓鱼,这一次蝴蝶和蜻蜓又来了,  相似文献   

20.
学生求学,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这是最起码的求学之道,但是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精神.陶行知在山海工学团办学时,带领学生捉蜻蜓.蜻蜓在农村很多,孩子们视而不见,从来没仔细研究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