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呢?每年开学前,总有不少家长托门路出高价,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那些实验学校。还有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老教师家或去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校寄宿。在这些家长眼里,好学校、好教师就是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享受这样的教育资源,当然就是受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你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囿于客观条件限制,学校还无法达到“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最适合他的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家庭教育来给以弥补。为孩子创造最适宜他的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去做和能够做到的,好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听话就是好孩子,上学了听讲就是好学生,工作了听领导的就是好同志,如果继续走这种老路,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陶宏开教授说,与此相反,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倾听来自孩子的声音,真正的教育是把方法教给孩子,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4.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长们往往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总盼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第一。然而,第一只有一个,当孩子的成绩与家长的预期有差距时,家长们就感到很失望,并且认为这是自己教育孩子的失败。教育专家认为,这样的家长其实陷入了误区。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通  相似文献   

5.
莫凡 《教育导刊》2004,(24):55-56
商品超市不仅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蕴藏着许多宝贵的教育良机。然而,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需要照顾,就尽可能不带孩子去超市;还有些家长即使带孩子到超市购物,也只是将眼光放在物品上,而忽视了利用超市中的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些均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那么,超市中究究竟蕴含着哪些教育良机?家长怎样才能把握好超市中的教育良机呢?  相似文献   

6.
<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父母的知识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学校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学校教育就算很好,也收效甚微了。"可见,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方面,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同蝴蝶抖动一下翅膀,就会带来飓风,家长的一点点改变,都会把孩子带进一个新的世界。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  相似文献   

7.
卫如 《江西教育》2006,(5):17-18
在当代家庭中,最牵动家长心的问题便是“如何教育好子女”。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家长就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教孩子背故事,学算术;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就把孩子送进经过慎重选择的学前班,让孩子学舞蹈,弹钢琴;上学后,更是为了把孩子送进好一点的学校,  相似文献   

8.
《湖南教育》2006,(4):5
近日,海南省教育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海南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教育,但缺少教育孩子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家长存在“教育缺乏”问题的比例高达96.8%。  相似文献   

9.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长期以来家长参与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一直十分被动。班上的热心家长总是那么几个,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漠不关心。怎样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来关心班上的活动,让家长主动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呢?  相似文献   

10.
残障儿童的父母.是孩子一生最好的教育者,因为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私奉献,恪尽责任。对那些有残障儿童的家庭而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就是真理。这些家长需要掌握关于残障症状的特点、教育治疗方案和策略等信息,以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家长们也想知道什么样的服务最适合孩子.如何获得这些服务.如何定位家长角色以确保孩子的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那么积极参与就是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家校联系多局限于有数的几次家长会,或是利用校讯通、电话和家长进行联系。在有些学校,家长委员会往往只是徒有其名,并没有真正达到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目的。近几年兴起的"家长进课堂"活动,是家校联手的一条有效途径。家长是孩子最有亲和力的老师,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育资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12.
择校为哪般     
一段时期以来,在家长渴望得到教育资源的愿望和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面前,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把矛头指向教育:优质教育学位少,财政投入不够。这当然是因素之一,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遗忘了另一种主观因素,即家长非理性的择校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  相似文献   

14.
“好孩子,要听话……”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到底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怎样确定好孩子的标准?在我们许多家长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您听有多少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听话教育”。听话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不错,孩子小,家长需要多加引导,教育孩子尊敬父母也是正理。孩子听话,往往懂事早,学…  相似文献   

15.
李芳 《教育探索》2001,(4):31-32
一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一)重智轻德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省出些钱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  相似文献   

16.
你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东西除了好的习惯,就是美好的回忆。——西德尼.哈里斯十一、中秋合在一起放长假了,孩子满脸阳光地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把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两张登有家教内容的校报给了我,并说,看看吧,然后写读后感。  相似文献   

17.
薛伟东 《甘肃教育》2014,(24):22-22
正有好多家长,谈及孩子上网就怒气冲天,怨声载道。抱怨孩子不听话、管不了、管不住,抱怨学校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其实,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1.家长认识偏颇,孩子精神空虚。好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家长,只要把孩子照顾好,身体健康就足够了。很多家长只顾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作用。教室座位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常被误用和滥用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得一个好座位,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或凭借权力给老师“打招呼”;社会舆论呼吁教育公平,要求把座位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像坐公共汽车那样,“自选座位、先到先坐”;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把座位当作一种奖惩物,按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评分来安排座位。据2004年5月20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佛山某中学有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把全班的座位都细细划了片,靠近黑板的前两排是“头等区”,  相似文献   

19.
饶红群 《中国德育》2007,2(9):69-70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现代家长在教育独生子女时到底该如何去做?1.关爱而不溺爱。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除了会读书以外一无所能。很多父母完全不明白对于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们为孩子把一切都准备好,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接送上学、甚至帮孩子把铅笔都削好,就是忘了最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十一、中秋合在一起放长假了,孩子满脸阳光地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把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两张登有家教内容的校报给了我.并说.看看吧。然后写读后感。我浏览了这两期校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国著名漫画家西德尼.哈里斯的一句名言:“你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东西除了好的习惯。就是美好的回忆。”自从孩子上初中。看着他愈来愈重的书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