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信心不只是成年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幼儿成长需妻的素质。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渠静 《课外阅读》2011,(9):341-341,247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并经常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发展能力;自信的幼儿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并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勇敢地面对,进行大胆尝试。因此,在幼儿园里选用积极、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黎佳 《山东教育》2005,(23):13-15
带了几年混龄班,我深深地感受到混龄环境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这其中,每个孩子获得并表现出的自信尤为让人觉得欣慰。我们都知道,自信是一种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是由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作肯定性评价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幼儿期是幼儿树立自信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显得十分重要。运用一种在活动前重激发儿童兴趣、在活动中重激发儿童创造性、在活动后重儿童自我评价与相互欣赏的、新的美工活动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位名人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而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自信就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孩子也就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使幼儿在图书区获得自信心呢?图书区是开展幼儿园阅读活动的载体和桥梁,是活动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需要."根据工作的经验,笔者谈谈如何在图书区增强幼儿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对孩子来说,自信是他们得以坦然踏上人生之旅的动力,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信心,就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认识、评价和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而幼儿时期自我评价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常常需要依靠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很自信,有的孩子却很自卑,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在接受了外界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后,将它们固定下来成为评价自己的依据,久而久之,自信或自卑的心理就产生了。因此,老师和家长精心呵护和培育孩子的自信心,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指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等内在的情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充满自信心的人,具有以下优良品格和能力:1.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其他人都反对自己,仍能执着地为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努力。2.在与人交往中,能豁达地表现自己,对他人没有攻击性。3.能从容地对待失败和他人的拒绝,能迅速、精力充沛地重整旗鼓。4.在活动中乐于与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是一种在自我评价机制中的自我肯定、自我尊重,并希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认可的情感倾向意识。自信心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生活、事物以及学习的态度。在幼儿教育中发现:自信心较强的幼儿能够抱有乐观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的各种活动,与小伙伴们能友好融洽地相处;在面临困难问题的时候,有勇气去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如何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建立健全自信心,这是幼儿教师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带了几年混龄班,我深深地感受到混龄环境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这其中,每个孩子获得并表现出的自信尤为让人觉得欣慰。我们都知道,自信是一种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是由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以往同龄编班的班级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一些孩子缺乏自信心,究其原因,或者是因为他们的年龄、个子在班级中相对偏小,总像个“小弟弟”“小妹妹”;或者是因为他们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就算他们很努力了,可还是处在班级的中下游。…  相似文献   

10.
自信心是人们坚信自己有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有自信心的幼儿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展能力;二是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三是不怕困难,大胆尝试。作为幼儿园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大多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进行活动,尤其是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自信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教师要抓住他们的优点,及时性给予表扬,使这些…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创新人才,既是幼儿教育的-项重要任务,也是幼儿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黄幼群 《福建教育》2005,(3A):51-51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许多科学家小时候就是在玩中开启了探求知识的大门。以活动的形式进行美术教学(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能使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活动,有利于儿童自由地表现自我,发展个性,大胆创造。  相似文献   

13.
正强大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幼儿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社会要求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幼儿的自信心表现在他个人情感的一种稳定程度,是自己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肯定,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每一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家庭教育都不相同,而这些也都会对幼儿自信心的树立起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幼儿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或获取愉快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便会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相反如果幼儿在与他人  相似文献   

14.
<正>自信心是指人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是由积极的自我评价引起的,是渴望得到他人同等认可和尊重的一种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自信心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需要,在遭遇挫折时,是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努力的源泉。在橡皮泥画教学活动中,幼儿需要通过自己动手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这不仅促使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激发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通过采取开放式评价,建立幼儿间互评让孩子在创造中获得自信,体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是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的甚至是核心的标准。研究表明:4~5岁时期是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协调发展的最佳时期,即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期。从幼儿期起步培养自信心,给幼儿从小播下自信的种子,是形成其健康人格的关键。自信心能促使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乐于与人交往,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一个幼…  相似文献   

16.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个体在参考他人的表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对自己有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看法和评估。蒙达·哈特尔(1982)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评价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稳定性越来越高,对外显行为的评价逐步发展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过程。自我评价就像是一个过滤器,进入个体心理的每一种知觉,都会先经过这个过滤器,若自我评价是积极的,每一种经验都会与积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到一起,如果自我评价是消极的,则每一种经验都会被赋予消极的意义。因此,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高年级的心理课堂中,作者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对于幼儿的学习、智力发展、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综合考虑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上应相信幼儿,放手培养;正确评价与激励幼儿;丰富幼儿的成功体验;增强家园教育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自信心是指个体积极有效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等内在的情感和为了维护某种权益达到目标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社会性行为特征。对儿童来说,自信心是他们走向未来社会的重要心理品质,关系到一生的幸福和前途。富有自信心的儿童通常表现是:认为自己有智慧,有能力,至少不比别人差;有独立感、安全感、价值感、成就感和较高的自我接纳;有良好的判断力和主见,同时具有良好的合作性和适应性。自信心作为人的行为内驱力,促使儿童积极要求上进,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因素,不容我们忽视。   教育专家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有自卑感,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孩子,自我评价“很蠢”、“不能干”、“很差”等。一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其他孩子的小组或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在交往中,有的孩子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孩子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甚至从不当领导者;面对困难挫折时,一些孩子常常害怕、退缩,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包括未玩…  相似文献   

20.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是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的甚至是核心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