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汪勇 《声屏世界》2007,(9):61-61
信息时代,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吸引和巩固受众,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增强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广播所特有的直播热线节目,在发挥媒介服务性上呈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广播直播热线节目毕竟受到节目时间的限制,不能让听众随时随地接受来自媒体的直接服务。为了弥补直播热线节目的这种不足,2007年3月,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健康频率开通了两条24小时场外服务热线,随时接听听众有关健康方面的咨询,受到听众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2.
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梁发芾广播电台开办热线直播,是为了接近听众,方便听众,服务听众,为听众排忧解难,指点迷津。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热线节目都请专家权威回答听众疑问,给听众疑难的解答是实实在在切中要害的。我常听中央台的寻医问药栏目,该栏目所请的均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2):I0018-I001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FM89杭州新闻广播在西湖画舫上联台举行《直播中国——走进人间天堂杭州》获得圆满成功,节目播出后,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名听众通过短信平台,参与节目,对杭州进行高度评价,全国听众参与人数突破了《直播中国》节目开播以来的最高记录。11月4日,  相似文献   

4.
广播录播:弥补直播的不足苏庆明目前,直播的形式是根据内容而决定的,大致可分为文字直播、现场直播、热线电话直播。各种直播节目形式确实有各自的优点。譬如热线电话直播,可以使受众在几千里、上万里以外的地方直接参与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之间互相对话,互相联系,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广播电台纷纷推出直播板块节目,实现传播与听众的双向交流,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放松对节目的整体策划与运作管理,好事没有办好也会大煞风景。目前,有些广播电台直播板块节目出现的调侃、闲聊倾向,就明显降低了节目的文化品位,背离了听众的审美需求,造成了广播资源的严重浪费,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四点。一、有的广播电台面对直播热,缺乏冷静的思考,忘了自己办节目的现有能力,盲目上直播节目,有的还以全天直播自居。出于这种盲目性,在设计直播板块节目时,只好找来几张兄弟电台…  相似文献   

6.
杨亚雷 《河北广播》2006,(6):102-102,89
过去我们广播与听众交流的方式主要是信件往来,这项工作称之为通联。听众在收听完广播节目后通过书信的将收听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电台,主持人收到信件后在节目中予以回复。1994年1月,邯郸人民广播电台开通了直播节目,采用主持人和直播节目方式,通过“热线电话”实现了听众直接参与,变你播我听的被动式为互动交流的主动性。近两年,邯郸电台又引进先进技术,新上了热线电话一号通、短信平台并借助互联网论坛,全力打造广播电台即时互动平台,实现了与听众的多渠道实时交流,为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吸引听众参与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地市级广播电台节目中,最热播的莫过于娱乐参与性节目。由于她采取直播形式,听众可以通过电话与主持人进行双向交流,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我播你听,形式单调的传统模式。这种融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节目,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很受广大听众的欢迎。每天直播节目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听众参与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8.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直播节目在各个电台的节目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直播节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最大的信息量,同时也便于节目本身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广播贴近生活,贴近听众的亲切感。正是由于直播节目具备了这些特点,所以广播中,直播节目层出不穷,也吸引了无数的听众,使得在传媒的激烈竞争中一度沉寂的广播又恢复了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直播方式的复兴和通讯手段的先进给广播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时间上达到同步,空间上消除距离,使得听众参与、现场报道、异地同步直播等节目样式成为可能。作为一名电台主持人,经常要面对这样的情况,虽然身在直播室内,但是却要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电话线路,与外界的其它主持人、记者、嘉宾、听众等进行对话,共同完成一期直播节目。这无疑对主持人驾驭节目的技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笔者在福建电台担任节目主持人十年间,有幸参与了不少大型异地同步直播节目,在此,我愿将自己的体会与同行分享,以期抛…  相似文献   

11.
张娟 《记者摇篮》2005,(2):56-56
我台的直播节目《900新闻时空》是新闻类节目。在栏目定位上,归纳起来就是走进百姓中,深入生活.把听众想知道的、不知道、该知道的一一反馈给听众,倾听百姓心声。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的广播电台开通直播的越来越多。直播以其迅速而丰富的信息,快捷而有效的服务,广泛而方便的参与,赢得了大量听众。直播在传播速度、信息容量,受众参与等方面,已走在了前面。 直播节目的长处显而易见,但它的短处也日益明显。从各台办直播节目的实践和听众的反映来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闻节目大多数是采用录播形式,但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听众的需求不断提高,新闻节目直播已是大势所趋。新闻节目从录播到直播对播音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认为上好新闻直播应该合理运用“加减乘除”:  相似文献   

14.
直播访谈节目的主持月明刘志宏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直播节目在各个电台的节目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直播节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最大的信息量,同时也便于节目本身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广播贴近生活、贴近听众的亲切感。正是由于直播节目具...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电台普遍设置了主持人直播节目,前所未有地担负起非录捞方式的直接向听众宣传、与听众交流的任务.直播是难度较高的播出形式,没有较好的语言功力,没有经过必要的语言训练就匆匆走进直播室,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严重缺陷.并必然会制约节目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倡直播节目主持人研究“请用学”.“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特定的话语形式.笔者正在研究这个课题.本文想结合当前某些直播节目的实际,谈谈直播节目主持人应注意的语用策略.一、直播节目主持人的言语并不…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九零年代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进入到广播节目直播时代,如今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可以说没有广播的直播就没有广播的今天。因为直播有很多好处,比如新闻实效性更强,可以对事件进行现场报道,让听众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互动性强,主持人和听众可以实时进行对话交流,可以点播歌曲回答问题,可以发布供求信息,可以现场咨询、讨论话题等,听众可以在收音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觉得自己就是节目的一部分,提高了听众对广播媒体的忠诚度,这些都是广播直播节目带来的好处,可以说节目直播让广播焕发了活力,提高了广播媒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李晶  李波 《声屏世界》2013,(10):55-56
直播是广播吸引听众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一些地方台错误地认为,直播就是“救世主”,只要是直播就能产生轰动效应,实现抢占市场份额、摆脱生存和发展困境的目的,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要上直播节目。一段时间后,不但没有产生大的效应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大批听众弃广播而去。这里固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但重要原因之~在于他们走进了直播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肖剑冬 《声屏世界》2005,(12):60-60
直播热线节目是现在许多地市广播电台经常采用的节目形式。虽然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考察江西省各地市广播电台的直播热线节目时.会发现节目设置的重复与雷同、节目内容的随意与平庸已引起听众的不满,一些电台的收听率也呈下降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广播直播节目的泛滥而难以吸引听众呢?  相似文献   

19.
胡蓉  钱葳 《视听纵横》2006,(6):78-79
2006年8月10日,浙江电台新闻台进行了历史上首次连续直播“直击桑美台风特别报道”,时间长达12小时。直播播出后,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相当重视,听众反响热烈,短信、电话不断,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效果。这次直播开了新闻台大规模直播的先河,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通信业的发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迅速兴起。热线电话直播节目都是由主持人在现场主持播出,南主持人与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相互交流来完成。听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提供和反馈信息,他们不仅仅是接受者,而且成为节目内容的构成者,甚至成为节目的主角,因此参与者提供的信息和言论对节目的结构和内容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不管播出形式和参与方式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