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并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一、正确认识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梁继峰 《教书育人》2006,(11):47-4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并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我们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弘扬和培育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繁衍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精神文明的核心部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应努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将"中国梦"融入到民族精神教育中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保卫祖国、建设家园的伟大实践中锻造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其巨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意志和信念.成为鼓舞人们不断开拓进取、上下求索,创造中华文明新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爱国主义在时代动荡、社会变革的熔炉中得到重铸和更新,升华为近代爱国主义,并以崭新的风貌洗礼了神州大地,鼓舞着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爱国救亡斗争,成为支撑民族精神大厦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伟大事业是崇高精神的结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民族精神进行归类、小结,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又已成为民族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中形成的,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这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努力探索、积极建设、取得成就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前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特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条件。新的征程上,我们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应从四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二是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三是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四是继续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奈斯比特曾经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想不想创新、能不能创新、敢不敢创新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要明确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邵俊梅 《西北职教》2007,(12):39-39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民族创新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于教育创新,教育创新首先要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发挥重要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民族精神成为塑造我们民族的品格与风貌、指导我们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今天,当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庄严的历史使命写进党的文献。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强力支撑,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通过中学阶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宗伟 《中国德育》2005,(9):24-24,29
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综合的范畴,涉及历史、文化、科技、政治、经济、传媒等诸多方面,只有多维度的审视,全方位的理解,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对高校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培育与弘扬相一致的原则,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注入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内容,使之日益丰富,充满生机,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0.
周国 《考试周刊》2013,(77):113-113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而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体育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承载着提高国民素质、发展体育素养的重任.同样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效用。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