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芳红 《语文天地》2013,(11):63-64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也符合中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具体实践可按"三步曲"来尝试。一、丰富生活,让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作文难、难作文的现象时常困扰着师生。其实,作文教学就是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要说得真实、具体、生动;要发挥评价作用,把训练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会作文。  相似文献   

3.
<正>写好文章的关键之一就是——具体生动。可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发现许多高年级学生写不好作文,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素材,而是"有米不会炊",写文章常常是记流水账,平淡如水,读之无味。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让学生的文章具体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作文得到质的飞跃?笔者根据几年来的高段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练扩——对文本"添枝加叶"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在当前存在一种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家长怕辅导的现象,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内容空洞,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呢?一、引导学生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作文写得不生动具体的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作文的题材。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观察上存在的缺陷,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选择自己最热爱的、最有意义的任何事来写。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从作文指导到作文批改再到作文评讲,老师往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一定令人满意。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摸索,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生动具体而有创意的作文。我的作文指导心得是作文必须从"心"开始。一、为什么作文要从"心"开始"吾手写吾心",这已是有十多年之久的作文教学的经验之谈。这,是一个多么大胆而又多么简洁多么有创意的写作指导,对学生们,尤其是刚刚在作文这块富有魅力而又难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作文训练中,首先要做到内容具体。如今学生作文最大的毛病就是内容空洞。如何克服这一病症呢?那就是要求学生在观察并积累了写作素材之后,要善于“描写”。所谓的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和景物的状态具体描写出来,让读者读了,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作文课堂优质高效,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授之以法,教之得法,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思维,真正让作文课生动起来、学生真正"动"起来,这们的作文课堂才会热烈鲜活、优质高效。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觉得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转变学生怕写作文思想,教学生写作方法学生怕写作文,像记流水账,内容假、大、空,名不离根本不认识的小红小明,写教师总是大眼镜、半夜还在  相似文献   

8.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让学生在作文时,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指导作文,就先要教会学生读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将作文与读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快乐的蜕变2004年3月5日下周要在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全市作文公开课,出课老师把教案传给我,让我提意见。是三年级的作文修改课,教案写得很简单,不过教学思路还是很明晰的。一、指导学生修改一句不准确的话1.用学生文章中的病句为例引导学生修改(病句用投影仪展示)。2.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不准确的句子。二、指导学生修改把句子写具体生动1.以例文中的句子为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写得具体生动的。2.以学生文章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再把句子修改具体生动。3.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的句子。三、指导学生把一段话修改得条理、通顺四、学生谈自己…  相似文献   

10.
综观当下小学生作文,写不具体可以说是最突出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写作技巧而言,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作文写不具体,是因为没有掌握描写这一表达方法。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活灵活现""绘声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学写作文。但往往有的同学怕写作文。一是没有内容写,二是写不具体,三是写不生动。越怕写作文,就越写不好,越写不好就越怕写,这就造成恶性循环。那么,如何让学生变怕作文为爱作文?一、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叶圣陶先生对读、写二者的关系做过这样的分析:“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件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作文程度似的。我看阅读的基础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常用文体的习作,也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一、提出具体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改作文习惯。学生一开始修改作文,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改什么,从哪儿改。这个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提出修改的内  相似文献   

13.
一篇写人的作文生动不生动,感人不感人,关键是“这个人物”写没写活。也就是说有没有捕捉到“这个人物”的“一刹那”,并在这“一刹那”中给人物“拍摄”几个“特写镜头”,让读者的心受到震动。因此,我们作文时,一定要捕捉住人物的“一刹那”,写得生动具体,写得活灵活现,打动人心。在这方面,很多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4.
<正>一篇文章让人读后要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应该是我们写作练习的追求之一,当然也是考场作文取胜的诀窍之一。眼前"发亮"的篇章总是有创新的地方。"有创新"是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分"的最高层面,《考试说明》对其解释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我们学生在作文的实际操作中,倘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也就能大体让自己的文章"有些亮色"了。1.细节生辉。叙事要曲折有致,不能过于平淡,要在曲折中显出生动感人描写要具体、逼真,只有逼真,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逼真的关  相似文献   

15.
<正>高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对考生来说,就要设置作文的"亮点",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这就必然要求学生要在作文的"发展等级"上有突破。议论文写作虽然偏重文章的逻辑条理,然而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应是相互依存的。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正是考查学生的智慧思考和灵性表达。这一核心素养在作文的写作中表现为学生如何生动、丰富地将理性思想有逻辑地表现出来。为实现学生高考作文的突破,大多数教师选择在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丰富"项中寻求突破。可是他们大多只是让学生做到"丰富"项下的"材料丰富、论据充足"两个要求,让学生在作文中多列举例子  相似文献   

16.
郑凌晨 《考试周刊》2014,(41):57-57
作文难写,把作文写具体更难。某些小学生作文虽然陈述清楚,但往往是罗列框架,内容空洞,不生动不具体,给人印象不深。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首先让学生在欣赏名家大作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其次在精彩的片段中感悟其方法,再次在实践运用中掌握方法,最后在课外延伸中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7.
课例点击 前一阵子,我上了一节三年级作文公开课,内容是"我为_____画张像",这节课的难点是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 学习例文时,我抓住其中一个描写人物眼睛小的句子——"眼睛不大,一笑起来几乎看不见眼珠"展开教学.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然后让他们说说好在哪里.学生说这句话太夸张了,把人物眼睛小的特点写得非常生动.  相似文献   

18.
快乐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感受。"这也就是说作文要让学生的习作说真话、吐真情,表述具体、生动、形象。而只有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上的作文才是真实自然而感人的,那么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少,阅历不深,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地的教学实际,为学生创设真实、愉快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由拟题,提供交流机会,给予成功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在乐中学写,愉快作文。  相似文献   

19.
写好文章的关键之一就是——具体生动。可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发现许多高年级学生写不好作文,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素材,而是“有米不会炊”,写文章常常是记流水账,平淡如水,读之无味。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让学生的文章具体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作文得到质的飞跃?笔者根据几年来的高段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训练,又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好方法。在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之前,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审美,从作文训练中受到美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陶冶美的情趣,要让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