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21,(14)
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培养高技能人才,创建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干中学""教学做"为学习方式、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任务、生产问题为课程内容、以各类竞赛推动学习及创作,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依托"1+X"证书理念将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与传统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提升学生职业从业能力,养成良好职业操守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郑建平 《科教文汇》2012,(25):172-173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开展了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训相结合,基地实训与园艺行业真实的职业环境相一致的"工作导向式"教学方式,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使学生在园艺植物的真实生长环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授课,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作华  赵丽 《今日科苑》2010,(8):328-328
电工实验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对突出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真实工作过程为核心,企业管理模式为样板,使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成绩评定相融合,实验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实现教、学、做统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酒店实习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影响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并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从学校、酒店、学生等角度探讨提升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和改进实训室的建设。引进企业岗位工作环境,建设校内企业岗位实训环境作为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条件显的尤为重要。为此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在2010年创建了商贸旅游实训基地。在2012年完成了校内商贸旅游实训基地二期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商务专业"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知识分享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效果显著.教师、学生在校内直接参与真实企业项目的运作,课堂教学与企业运营有机整合,形成知识分享型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思路和模式的又一次开拓创新.本文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旋转木马教学法”运用到药理学的教学中,以高血压的临床用药为例,教师创设连锁药店职场情境,学生按照“旋转木马”教学原则实施高血压“问病荐药”角色扮演,融入企业文化和元素,明确课程主题,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陈庆 《中国科技纵横》2010,(16):40-40,30
分析企业用人需要,以及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要求与素质;提出在满足国家职业标准的教学计划下,开展与企业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使学生,学校,企业三赢。  相似文献   

9.
羊力超 《科教文汇》2012,(10):65-65,85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教学目标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主线,建立与企业合作体现工学结合的创新课程;结合课程特点、教学任务、基本要求,在真实的工作驱动下,与项目训练相结合,进行实践性课程学习,创立校外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0.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必须的,但是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文章借助我国学者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试图从三方面探讨在职业学校对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支持:师资建设、教材选用和生源选拔等。  相似文献   

11.
魏东霞 《大众科技》2014,(3):132-133
在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诉求不断变化。学校、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学生诉求变化,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提升顶岗实习的质量。学生对实习工作的态度、对薪酬福利的要求都在变化,同时企业对于学生的期望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存在差距。学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诉求的变化,并且与企业保持良好沟通,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顶岗实习水平,让顶岗实习能够成功为学生打好未来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职业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专业特点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着力推进专业建设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的原则,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工学结合、学做融合中,着力实现校企合作共有、共管、共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校以企业需求为原动力,构建了为企业提供"可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训环境,通过在校两年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顶岗实习时就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琼  高琴月 《科教文汇》2010,(33):60-60
中职教育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认识已摆到了每一个中职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为学生创设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学习情境,使学习处在一个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最终加强学生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认识,具有迫切的必要性。通过采取一系列创设情境教学措施,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社团是职业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专业社团作为学校学生社团的重要力量,在职业学校中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技能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专业社团的功能着手,分析了目前专业社团存在的不足,结合学校工作的实例,指出了依托校企合作,借助企业资源,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社团活动内容,从而提高社团工作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6)
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后就直接步入到企业就业中,有的成为企业的技术工人,有的经过努力成为企业的管理人。但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企业考核人才的标准不仅包括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也包括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因此,我们学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笔者就以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运用职业判断,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在会计原则应用、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等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过去一直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会计制度侧重于记录和报告,确认与计量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会计科目及其说明中,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较低,所以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及准则中的大量职业判断还有陌生感、困惑感,如在《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现状调研中一些单位反映“在固定资产折旧提取方法上,会计制度是否规定的细一些再细些,比如规定哪一类固定资产必须使用加速折旧法等”,还有一些单位对企业自己判断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比例感到非常困惑等等。  相似文献   

17.
廉俊颖  杜建华  申娟娟 《科教文汇》2012,(28):121-122,124
项目化教学法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而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将企业工作中的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之中.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化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BEC课堂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在商务情境下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商务职业素养。本文以《新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这本教材第六、七部分为例.展示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方案.以期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缺乏真实语言环境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整合信息素质理论和英语教学理论,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素质,构建虚拟的真实语言环境,建设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通过获取、评价、整理和利用相关信息完成学习任务。这对于成功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本校电子工艺实习课程的现状,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模式,从树立企业价值观、节约生产成本、规范操作规程等方面入手,让真实的企业生产管理元素融入到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从而为经历过课程实习的学生,真正培养起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杨连福 《科技风》2015,(3):222-223
如何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学习平台,高效的提高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技能和水平,越来越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里研究和实施一种基于3D技术的数字资源平台,让学校学生、企业技术人员自由的在平台课堂上学习、测试,虚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操作真实的工作任务,极为有效的来解决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