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弹棋与象棋的传承关系始终是象棋史研究家们关心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特级大师是杨官,他在《弈林精华·叁集》指出:“象艺之始,弹棋、格五之遗……信可稽也。”然而 大多数 研究者 持否定 态度,但 是由于 失传已 久,也难 以最终 定论。如 张如安在《中国象棋史》中说:“关于弹棋的形制,由于失传已久,难知其详,只能依据有关文献略作稽考。”李松福《象棋史话》也赞同此说。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在日本寻找中国棋具旧踪时,意外发现了日本的正仓院藏有二副本质弹棋,东大寺藏有一副唐代紫檀象牙弹棋盘(见图片)。乐 大约从西汉…  相似文献   

2.
以后补列炮开局始于何时?因缺乏对局素材,无从查考。在《广州棋坛六十年史》第一集中,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粤东三凤”钟珍(亦称“棋仙”,陈松顺之师)智取李贵的一局棋,或许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后补列炮对局。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弹棋是古代一种借手指或其它物品(如手巾等)的力量将棋子弹出,与另一子碰撞的游戏或赌具。弹棋始于汉代宫廷,它的发明者是朝中大臣。据说因汉成帝迷上踢足球(蹴鞠),整天乐而忘返,身体也累得难以打理朝政。群臣怕伤了皇上的尊体和为了汉朝的千秋大业,群臣动破脑筋,终于想出这种在棋盘上用手指弹射的游戏。并由大臣刘向奏弹棋戏以献汉成帝,成帝一见此物大喜,果然把兴趣从足球场转移到弹棋盘上。汉代弹棋是“用棋二十四色,色别贵贱”。三国魏时,弹棋游戏法是“先立一棋于局中,余者间白黑圆饶之”。然后双方互相弹击。相传魏文帝…  相似文献   

4.
围棋俱乐部     
版主棋儿: 有读者问棋儿:“冒昧问一句,棋儿你会下棋吗?” 棋儿当然会下棋,不懂棋就不可能热爱《棋艺》,不懂棋就不可能理解棋迷内心的那份狂热。棋儿也曾挑灯夜战,可棋儿是女流之辈,很难有下够的时候。原因有三:之一、对手难寻;之二、没时间;之三、不可夜不归宿。 棋儿可是一地地道道的棋迷,棋儿现在自封为棋迷休闲俱乐部版主,各  相似文献   

5.
围棋     
陈康 《集邮博览》2008,(5):48-49
在中国古代体育运动中,棋类是一个主要的项目,有围棋、中国象棋、六博、塞戏、弹棋、双陆棋、打马棋等。其中,围棋是棋类的鼻祖。围棋最早的名字是"弈"或"奕",在西汉扬雄所著的《方言》中记载:"围棋谓之弈"。最早见诸于文字是在春秋时《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的"今甯子视君,不如弈棋。"到东汉时,"围棋"之名已成书面语。此外,在《孟子》中还记载有"弈秋"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围棋深受人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史》一九八六年第五期载罗时铭《古代棋戏——双陆》一文,说:“双陆又名握槊、长行、波罗塞戏。”并引《唐国史补》、《谱双》、《通雅》为证,得出结论;“大概三国时称这种棋戏为双陆,北魏时称握槊,隋唐时称长行:宋以后又称之为双陆。”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按:握槊与双陆同为古代棋戏,二者之  相似文献   

7.
弈之神韵     
漆画艺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漆艺主要用来装饰建筑、家具和各种器皿,手法更象图案画、装饰画。漆画《弈》在传统漆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艺术的色彩语言和表现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意境悠深的纹枰妙景,令人回味无穷。新版《新华词典》对“弈”字有二解:一曰“围棋”,二曰“下棋”。从画面有棋无人来看,《弈》应该是指“围棋”,但棋枰上分明已经摆下若干黑白子,似乎是在“下棋”。题目的多义为作品平添了几许文化韵味。整个  相似文献   

8.
七子联吟     
“七子联吟”是一则著名的古局,双方均由七子组成,俗称“七星棋”。它的着法深奥,变化繁多,有“七星”第二和“小七星”之称,一向深受棋家的推崇。如《象棋谱大全》初集卷三“象局汇存)第47局、《蕉竹斋汇编》第76局、《江湖秘谱》第20局、《弈  相似文献   

9.
棋迷超市     
长沙棋友罗祝艳:我欲向广大棋艺爱好者、棋书收藏者求购《开局四十八法》、《传彭集》、《中国弈苑》、《越南象棋谱》、《广州棋坛六十年史》(港版1、2集)。本人重德守信。 通讯地址:长沙市芙蓉区长沙火车站票房(410001) 福建棋友张承聪:今年18岁的我乐在“棋”中,习棋  相似文献   

10.
观棋不语     
《围棋天地》2010,(18):20-20
《醒世恒言》曰: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古人惯以棋酒并举,棋酒之间自来多有因缘,率为名士风范两端,秀行先生亦有“棋酒相寿”手书传世。  相似文献   

11.
李劼 《围棋天地》2013,(11):98-100
《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棋经十三篇》曰:“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围棋本与兵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两邮经典的著作都提到了“奇正”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邱振宇 《围棋天地》2013,(19):105-105
一路至今,购买的棋书用数不胜数形容自然有夸张之处,不含历年的《围棋天地》等杂志,纯围棋书洋洋三五百本是只多不少。部分棋书现已不记得去向,但这本《围棋八大课题》“品相”虽一年“老于”一年,自己却一直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13.
中考岁月     
在我刚升入初三的时候,我的《棋艺》、《许银川对局集》和《流行布局》就全被父亲严加看管起来,只有在周末和假日时才对我“开放”。而且父亲郑重地对我说:“儿子,你只要给老爸争口气,考上重点高中,老爸就拿出半年的工资给你买棋谱,并且送你去市棋校学棋。”  相似文献   

14.
棋迷超市     
十唐山棋友周玉华:本人欲加人“棋迷超市”,望给予登之。另外欲求购《布局疑形与攻击》一书。 通讯地址:唐山市开滦林南仓矿巷修队 邮编:064106 电话:(0315)6571503 h四Jll棋友刘小光:我很想加人贵刊“棋迷超 市”,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棋 迷朋友,共同提高棋艺。并向 广大棋友求购贾题韬著《象棋 残局新论》、《象棋论坛》、《象 棋指归》及黄少龙著《象棋实 战中局谱》等棋书。 通讯地址:四)11金堂县M 贤乡福马(成都)分公司保卫科 邮编:…  相似文献   

15.
枯棋与势棋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6,(13):67-68
阅读古代咏棋诗的时候,发现诗人写到棋子时,有用“枯棋”一词的。如宋胡宿《寄昭潭王中立》诗日:“十干美酒花期隔,三百枯棋弈思沈。”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公渐》诗日:“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撙。”为什么把棋子称作“枯棋”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好奇之心,很想探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6.
何谓枯棋     
刘志兵 《围棋天地》2006,(17):73-73
《围棋天地》13期《枯棋与势棋》有关枯棋的说法似乎不妥。“枯棋”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吴韦曜所著《博弈论》。当时的吴国,棋风颇盛,如《博弈论》所述:“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奉吴太子孙和之命,韦曜写下这篇名文,以贬斥博弈之玩物丧志。“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很能说明韦曜对围棋的定位。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儒家功利主义思想。韦曜所说枯棋中的“枯”,不能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17.
王华 《围棋天地》2007,(23):94-95
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曾写道:“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 市井“手谈”生出“笑谈”,百姓“雅戏”也有“雅人”。取其一二,稍作描摹,遂写成棋人棋事二则。  相似文献   

18.
答棋迷问     
提问:杨敬东老师您好,本人经常看您在《棋艺》杂志上发表的象棋棋规问答,下面的一则棋例,本人认为可能有错,对新棋规又不懂,请您指正。如图1系《象棋研究》双月刊杂志第4期(8月份出版)之“古局衍化史略”栏目中的差池双雁影行至第19回合后的图形,继续下去:炮三平一,车7  相似文献   

19.
象棋一词,最早见于《楚辞·招魂篇》,后在刘向《说苑》和蔡邕《弹棋赋》中连续出现。然而,从地下发掘的有关文物证明,我国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象棋形制及步法,均与今日象棋形制有较大差异,说明它尚处在幼年时期。从南北朝起我国象棋进行了一次革新。革新后的象棋又名“象戏”。从遗存的文物证明,唐代象棋局的形制,与今日的国际象棋局完全一样,只  相似文献   

20.
棋鬼     
王华 《围棋天地》2008,(17):96-96
围棋变化无穷,棋人形形色色。纹枰论道的,附庸风雅的,痴迷如命的,游戏人生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更有“棋鬼”一篇,故事最后还有“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的叹息。每读此篇,我便想起当年插队的苏北农场里,也有一个何其相似的“棋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