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设计艺术也是一部人类发展史,具有深刻的文化精神。本文从设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形式、设计艺术是一种多元维度的设计文化形态、设计艺术的文化也是文化设计的艺术三个方面的分析说明设计与文化是相伴相生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层面,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文化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各个国家不论民族、企业、还是个人发展都离不开自身所归属的文化身份,并且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互动中,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的力量日益突出。在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始终保持民族经济、文化的独立性,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经济立场。本文认为,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核心,是表现风格走向国际化的根本基石。现代设计在不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文化,设计文化故而有其民族性。在注重民族性的同时,又要注重其时代性。建立建全一个既有地域性、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设计文化体系,是现代设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协调人类世界中种种关系的媒介。以人的需要为目的的设计,实质是一种文化创造。在追求效率与质量的今天,“绿色设计”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流行。作为绿色环保材料的纸张,被广泛采用。纸品设计由于加入了设计师思想、商业运作等诸多因素,而变得更具实用价值和功能性。作为设计的载体,纸制品不但应用于平面等领域而且更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现代的包装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文化内容。在兼顾实用与美感的前提下,发挥广告宣传作用的促销包装还要考虑到不同消费人群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这些表现在颜色定位等各个方面。设计离不开文化,没有了文化的设计单薄而没有说服力。因此,准确拿捏、自如运用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永远是设计师应具备的极为重要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层面,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文化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各个国家不论民族、企业、还是个人发展都离不开自身所归属的文化身份,并且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互动中,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的力量日益突出.在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始终保持民族经济、文化的独立性,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经济立场.本文认为,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核心,是表现风格走向国际化的根本基石.现代设计在不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文化,设计文化故而有其民族性.在注重民族性的同时,又要注重其时代性.建立建全一个既有地域性、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设计文化体系,是现代设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设计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设计发起了挑战。设计界的新秩序正在形成。作为当代设计师,肩负着传承与发扬文明的重任。站在新世纪前沿,本文将文化比较学导入设计学科中,在“铅笔”与“鼠标”之间探讨现代设计的文化趋向。  相似文献   

6.
苗羽 《中国科技信息》2005,(18A):233-233
文化是协调人类世界中种种关系的媒介,以人的需要为目的的设计,实质是一种文化创造。在追求效率与质量的今天,“绿色设计”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流行。作为绿色环保材料的纸张.被广泛采用纸品设计由于加入了设计师思想、商业运作等诸多因素,而变得更具实用价值和功能性作为设计的载体,纸制品不但应用于平面等领域而且更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现代的包装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文化内容。在兼顾实用与美感的前提下,发挥广告、宣传作用的促销包装还要考虑到不同消费人群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这些表现在颜色定位等各个方面.设计离不开文化.没有了文化的设计单薄而没有说服力。因此,准确拿捏、自如运用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永远是设计师应具备的极为重要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张鑫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157-157,159
数码艺术是在艺术与科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艺术科学、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彼此融合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一门学科的,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而出现的,所以“数码艺术具有较高的交互性和传播性”——这是数码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根本特征之一,它能够造成大众对艺术作品感知方式的改变。数码艺术的走向为大众文化、传媒文化和网络文化,三者相互渗透,产生一种全新的文化语境和历史观。正是如此,数码产品在担当科技、艺术和文化的载体的同时,把设计的思想、理念、情感传迭出来,传承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为社会文明的提高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公共汽车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主要的市内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站点作为配套设施在城市内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等特点。在公共汽车站点的设计中注重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城市文化中提取符号与信息,经过补充、象征、重组等设计手法处理,将城市文化在公共汽车站的设计中予以体现,这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城市个性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媛丹 《科教文汇》2008,(1):174-174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这个问题困扰着数代的国人。纵观历史,设计可以说是一种依托于文化的现象。现代文化精神的建构尚未完成的状况使当代设计失去了文化根基,迷失了方向,出现了一些伪中国式设计。这个时代接受与反思同在,在支离破碎的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设计是目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王炜 《科教文汇》2008,(24):249-249
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文化的吸引力往往超越了产品本身。在设计中灵活巧妙地融入文化内涵并宣扬其文化价值,能够大大提升设计的文化艺术品质,从而提高整个设计的品味与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付海菊  汤李娜 《科教文汇》2010,(11):155-155,158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深厚。本文分析和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成功结合的例子——200年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标志。从实践的观点以独特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使传统文化与元素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之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开拓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若辉 《今日科苑》2011,(20):87-88
产业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东西文化撞击在一起,设计面临着二元文化的局面。本文着眼于设计和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探讨了新时期文化和设计关系,提出以中国文化为设计指导,树立新时期的设计文化价值体系,洋为中用,建立中国自己的设计特色和国际设计品牌形象,同时充分发挥设计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深厚。本文分析和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成功结合的例子——200年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标志。从实践的观点以独特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使传统文化与元素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之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开拓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是现今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语言、传统、道德、法律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是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进程中,在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对我国的包装设计的冲击下,如何从中发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传统性,将其传统的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的结合,以寻求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15.
廉锋 《世界发明》2010,(6):21-21
荷兰的设计和中国的设计有何不同风格和文化特色?2010年4月30日到5月14日,在今日美术馆展出的“设计的立场”也许能够给出大致的答案。展览由今日美术馆、荷兰建筑学会(NAI)荷兰设计、时装与建筑设计协会(DutchDFA)共同举办。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书籍与产品设计领域的设计师呈现了8种不同的设计态度,并展示了两国不同的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16.
包装设计是-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如何利用包装设计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已成为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立足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包装设计艺术,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突出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包装设计中文化观念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云  张俊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94-195
包装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而现代包装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通过多个方面、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阐述了文化观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刘霞 《科教文汇》2008,(5):172-173
设计艺术,可以说是一种前沿学科,设计艺术的创新将带动全社会、全世界的时尚潮流。而它更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完成,并体现着当时当地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精神风习和心理结构,反映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及审美观念,这种文化精神在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包装、影视乃至于广告等设计艺术过程中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回首设计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现代设计的西化风头越演越烈,在这般凶猛的西化设计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设计精神和艺术风格正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结果,在这种一切讲求中国特色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如何来谈艺术设计思想的中国特色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设计发展还处于学习与进步阶段,设计风格还未能形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将会为现代设计的创新提供一些改进和提高的指向和提示作用.基于我国传统文化一些要素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如何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创新设计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衍变也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轨迹。设计艺术对科技、社会文化变革的适应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形成了其进步的要素与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