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0,(4):16-17
"城市最佳实践区"、"新能源"、"低碳"……当这些名词由陌生慢慢变得熟悉的时候,我们对于世博的探求之心也与日俱增,世博会究竟将会给上海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又将如何通过世博看世界、看未来,感悟世博对于城市未来的真正意义?为此,上海科技馆举行了以"科技世博,城市未来"为题的科普大讲坛,让我们能够提前获知世博会的科技元素。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0,(4):20-22
目的地:上海出行方式:水陆空快捷方便如果你是海外观光客,或者是来自中国其他省市的背包族,来上海参观世博会,那么实现这趟远途旅行的交通方式不只一种。世博交通立体网络水陆空三管齐下,成全你的世博之旅。长途汽车江苏和浙江等19个地级市的旅游集散中心、旅行社开设世博旅游线路直达世博园区停车场,长途客运与城市交通"无缝衔接";电话售票、送票上门等联网售票为你提供便利;长三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8,(10):22-23
意大利是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会展大国之一,曾为世博会的历史谱写过光辉篇章。在今年国际展览局第143次大会上,意大利米兰众望所归,赢得了2015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意大利和中国是充满着特殊情谊的姐妹世博关系。为了呈献给上海一座"高质量世博会展馆",意大利展馆设计方案通过层层遴选,从65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暂名为"人之城"。该建筑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个大  相似文献   

4.
正值迎世博倒计时50天时,由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承担的“相约名人堂院士与你看世博”路演活动在世博园浦西园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作为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以及著名建筑建筑师,为上海市民介绍了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特点、价值以及将给上海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0,(1):58-59
2010年新年的钟声回荡在浦江两岸,我们期盼的世博会也离我们越来越近。随着世博展馆相继在园区拔地而起,进行倒计时的我们又该如何参与世博呢?幸好,这个时代有网络,这一高科技的产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最快了解世博的动态。  相似文献   

6.
走进世博会     
历史的车轮浩浩荡荡,承载着千千万万人的期盼、梦想与展望,滚滚向我们驶来。时钟滴答滴答走过,日历一页一页翻过,就这样,世博的脚步近了。心怀对世博的好奇与欣喜,我有幸参观了在城市规划馆举办的"走进世博会——中国201 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展馆以世博会1 50多年历史和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为两条时间主线,以2010年  相似文献   

7.
来光贤  徐宏源 《预测》1993,12(4):1-4
上海曾经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相对较强。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两年多的实践来看,上海股票市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上海经济的发展,也会对以浦东为龙头的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经过了1992年的暴涨暴跌之后,1993年上海股市的走势令人注目,从总体上看,将在跌宕起伏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9,(12):88-89
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上海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会展业已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一个窗口。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将推动上海建成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会展中心之一,使上海会展业进入空前繁荣期。上海今后也势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我校会展专业就是面向会展行业,旨在培养能从事会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09,(6):42-43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超过7000万人次在世博会举办的184天之内,能享受到交通的便捷,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正>欣闻一代绢花大师之后、上海民间发明人唐家生花了2年时间研发的"碧玺紫砂世博和谐套壶"问世,并荣获世博礼品二等奖,今年4月将进入上海世博礼品馆。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0,(12):22-24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这对于经历了15个年头的上海双年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与历届上海双年展所坚持的"立足上海,聚焦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重大问题"的思路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在充满了新技术、追求公众互动体验的世博视觉盛宴之后,第八届上海双年展怎样吸引公众目光,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奥,在筹办奥运会近七年时间里,北京奥组委配合科技部等部门大力推进科技奥运项目的实施,在不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北京的交通历来都是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奥运,北京的交通系统也在逐步完善:监控全北京的交通指挥中心、在多种交通设施使用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全面定位实时监控车载卫星……北京在交通智能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个"新北京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中。在这样的"新北京交通体系"下,不仅北京的交通会更加畅通快捷,也将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正>世博会是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前两期《小诺贝尔》介绍了历届世博会上的最酷科技,读者们一定很想知道今年上海世博的科技亮点在什么地方吧?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0,(4):24-25
中国在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件21世纪初叶的国际盛事令无数的人们为之向往。如果在游览世博之余,还能购买一些世博纪念品,那就更让人觉得"硕果累累"了。虽说世博会绝非展销会,但由于购物区随处可见,只要我们多多留心,就能淘出不少宝贝。世博会为我们提供了一趟足不出"沪"的环球旅行机会,除了领略各国的异域风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体验情调迥异的他乡风情。在此,只要我们放慢脚步,在购物区里精挑细选,就能发现很多精美的异域"宝贝"。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0,(11):8-9
<正>"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活动是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由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市科协联合主办,是世博公众参与馆的重要展项,旨在引领普通参观者既看热闹,更能看出世博会的科技"门道",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市民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 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它是在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是当今世界社会持续发展的标志。世博会期间经济、科技、文化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现出无限生机和生气勃勃。世博会后怎么办?当然是要加速上海,乃至全国和全世界的经济持续发展。为了防止世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世博会前正式投入使用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将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建设上的一大创新,它包括将航空、高速铁路、磁浮、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在一起,这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8.
刘露 《百科知识》2011,(1):27-28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在全球瞩目之中落下了帷幕,但是,"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会却依然吸引无数游客的眼球。世博史上首个"在线世博"成为中国举办世博会的一大创举,"在线世博"充分利用和借助3D、  相似文献   

19.
“相约名人堂”,世博会期间50住院士将在公众参与馆,高端、权威、全方位解读世博科技;“青少年玩世博”,设计青少年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传授世博会上所展现的科技发展、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上海科普网开设“院士看世博”专栏,及时发布世博场馆看点……新年伊始,上海市科协2010年科普工作思路出台,一张围绕服务上海世博会、有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培育上海城市精神的科普“路线图”展现在众人面前。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世博会前正式投入使用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将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建设上的一大创新,它包括将航空、高速铁路、磁浮、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在一起,这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