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机构防范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广泛查找文献,搜集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筛选出10年间我国发生的36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及事件属性、传播、舆情、应对基本状况,考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分布、曝光速度、谣言传播、舆情性质、舆情解决情况、应对主体、应对速度、处置结果对政府回应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最为显著影响政府回应效果的因素依次为事件谣言传播、舆情解决情况和曝光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大数据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情报工作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控工作必不可少 的支撑。【方法/过程】首先,界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情报3个基本 概念。其次,概述大数据环境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情报工作。最后,结合实际工作,从理论层面出发,提出 大数据环境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情报工作模型。【结果/结论】大数据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情报工 作是大数据驱动的,是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创新/局限】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风险情报工作模型,可为大数据时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情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但由于本文未 结合实际案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从发生到快速暴发流行,对我国现行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了重大的挑战。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疾病控制与公共应急事权配置、信息公开发布及防控紧急措施合法性等方面,均暴露出原有体系的明显短板和不足。因此,亟须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尽快依法决定在疫情严重的局部区域宣布紧急状态;而在后续修法、立法中,要完善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应对防控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公共卫生预警的法律机制,依法有效维护公众健康知情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将双链区块链技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研究范畴对推进我国突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深入分析双链区块链融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的赋能机理,从数据存储层、网络共识层、智能合约层和服务应用层四方面构建了基于双链区块链赋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模型,并以疫情下某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为例分析其运行机理,最后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风险。【结果/结论】本研究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难题、提升我国疫情防控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撑和科学决策支持。【创新/局限】本研究结合双链区块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之间的天然耦合性,提供了双链区块链赋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的全新视角,但缺乏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在我国,随着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和相关法律,研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以及理论和技术支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危机管理模式的意义和作用,笔者就此浅谈危机管理模式作用。  相似文献   

6.
韦昌涛 《科技风》2011,(12):254
本文试从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性质特点入手,对如何加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了解高校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校所经历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开展应对此类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学生掌握的应对措施等内容。发现高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缺乏较为系统的应急机制,高校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自救能力不足。建议高校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建立一系列的妥善的安全救护方案。  相似文献   

8.
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了解高校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校所经历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开展应对此类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学生掌握的应对措施等内容。发现高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缺乏较为系统的应急机制,高校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自救能力不足。建议高校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建立一系列的妥善的安全救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包容的现代环境中,言论自由得到充分体现,伪信息也大量滋生,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利用人们恐惧、担心、不安的心理,更容易让伪信息广泛传播,这对于突发事件的防治,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介绍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伪信息的内涵、表现形式与主要内容,分析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伪信息传播、治理困境,提出了以共同体的视角治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伪信息,以便为治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伪信息提供新思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公民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是一种极其敏感的事件,会对公众的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恐慌。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事件的蔓延,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有效地引导社会向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鑫  张静  谢津  刘海鸥 《现代情报》2023,(1):141-150
[目的/意义]正确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的治理工具属性,更好地实现开放数据共享赋能,对推进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面临的隐私泄露风险以及区块链技术对该背景下隐私保护的赋能机理;然后,构建区块链赋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隐私保护模式;最后,展开相关管理制度设计以弥补技术局限。[结果/结论]研究通过技术与管理的双重路径为数字社会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隐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突发传染病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爆发,及时并有效地对疫源地、医院、公共设施等进行消毒处理对防控疫情蔓延和扩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因其优异的消毒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消毒中。本文以二氧化氯(ClO_2)和过氧乙酸(C_2H_4O_3)为例,综述了两种消毒剂的消毒特性、产品形式、对突发传染病病毒的杀灭作用及其在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主要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阶段,研究该阶段应急情报的介入问题,发挥应急情报的支撑作用。[方法/过程]介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情报两个基本概念,归纳剖析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应急情报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阶段的必要性,提出“监测-识别”“分析-预报-应对”阶段中应急情报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阶段应急情报系统。[结果/结论]预警阶段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首要阶段,研究该阶段的应急情报介入能够更加明确预警工作内容,为后续的决策处置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关乎公众自身利益,事件的高关注度极易形成一个庞大的舆情场域,若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对负面舆情实施有效的引导,极有可能激发公众的恐慌情绪,威胁到社会稳定,严重时甚至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方法/过程]从多维数据融合视角,把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特征,构建多维数据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引导逻辑框架。[结果/结论]形成多元的、立体的、切实可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从整体的角度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过程,为监管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有利于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效率。[方法/过程]以协同治理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要素体系,并将模糊集理论和DEMATEL方法相结合进行关键要素的识别。[结果/结论]清晰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过程模型,识别出信息协同的13项关键要素,解析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如何提高信息协同效率,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24)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也成为了现代城市政府管理的重要领域,如何高质量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迅速蔓延全国,就教育行业来说,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迅速成为今年的主流,线上教学应势而起。其中廊坊地区的教育部门针对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迅速采取了措施,利用移动APP支持线上教育的开展,并积极寻求适合线上教学的教育模式,以此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廊坊地区基于移动APP的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2)
随着传染病的进行性发展,给中外政府及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卫健委制定试行诊疗方案,各政府和医院借助媒体平台相继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及防护手册等。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孕产妇人群的特殊性以及助产士在产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和梳理突发公共卫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医院、社区和家庭联动的孕产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防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分析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生成的关键影响要素,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问题的应对与处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和信息生态位理论,找出“信息疫情”生成的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利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对要素进行识别,找出其中的关键影响要素。[结果/结论]识别出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舆情持续演化、政府信息发布不及时等在内的12个“信息疫情”关键影响要素,信息内容公共性、相似事件集体记忆的唤醒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生成的特有因素,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应对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绩效核算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国内公立医院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绩效核算原则和方法,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引发了各领域学者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应对的思考。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以微博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对于危机治理的影响机制。[方法/过程]首先,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微博舆情做出阶段划分,进而利用质性分析结合层次聚类法从微博文本数据中抽取公众信息需求并跟踪其演变,最终结合相关理论探索性地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信息需求模型。[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主要围绕风险认知、行为规范、情感、行为四个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可以准确追踪公众信息需求并向公众提供所需信息,信息需求的满足最终促使公众自发参与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