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雅思”考试看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思”考试是一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语言测试体系,它要求考生能够真正地听懂、阐述清楚,而不是靠猜测得到高分。这便要求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误区一:习惯养成就是口头多提醒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认真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你的表达习惯真好"等劝勉性语言,初听还觉得教师的语言有一定的导向性、激励性,然而一节课下来如果仍停留在这层面,就有点贴标签、肤浅的感觉。对策:习惯养成由表面走向深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误区二:习惯养成是学生的事情有的老师认为,习惯养成是学生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进而出现重学生习惯培养轻教师本身习惯养成的  相似文献   

3.
一、明确听和问的目的 "听"是我们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技能,新课标在语言技能中对"听"的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提的问题少有人回答,迫于教学进程的安排只好以问代答,或自问自答自圆其说,课堂上根本产生不了思维的火花,交流成了困难.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这与学生的认真倾听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之初应明确听的目的,着力培养学认真倾听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作为检测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要题型之一的完形填空,在材料选择、考点设置和测试目标等方面也经历了一系列变革。本文从该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技巧等方面来列举实例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以逐步提高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提问     
提问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 ,引导学生运用判断、推理来巩固旧知 ,获取新知并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都千方百计设计一个个提问 ,以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不妨先来分析“提问”的过程 :一是发出信息 ,即教师以简洁明确的语言提出问题 ;二是接受信息 ,即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 ,理解题意 ,投入思考 ,准备答案 ;三是反馈信息 ,即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的提问 ;四是评价信息 ,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中肯恰当的评价和鼓励。从上述流程我们不难发现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只是“信息接受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力求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鉴于语言学习具有共性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地引入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滞后于语言知识的倾向.朗读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儿童的朗读水平与习惯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大多采用让学生朗读这一方法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然而小学英语朗读仍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7.
简短回答问题是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新增设的一项测试类型 ,其测试重点为考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文章从语言测试角度分析简答类题形对考生语篇能力的要求 ,对常见测试重点的解题和应试技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C—考试是一种新的英语考试方法,在1981年的国际学生联合会第四届国际语言考试专题讨论会上,由Christine Klein Braley和Ulrich Raatz所提出,目前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运用到多种语言水平测试中.C—考试是modification of the clize test的简称.它优于传统的境空考试,能够完成填空考试所不能完成的检测复杂语言水平的任务.听写也是我们通常所应用的一种测试综合语言水平的良好方法.本文试图探讨这两种考试之间的相关性:即考试的内容是否与要求考核的程度一致;教师对考生语言水平的评价是否可靠;对ESL或EFL学习者测试的可信度如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多了几分温情,少了一些武断;多了几分赏识,少了一点挑剔。但仔细审视教师的评价语言,我们发现它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一:赞美泛滥,赏识廉价。一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歪曲了真正意义上的赏识教育。在现今的公开课上,批评思维杳无踪影,溢美之辞充斥课堂,甚至有泛滥之势。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无论题目难易程度,无论回答精彩与否,教师都极尽夸奖:"你真棒""你真  相似文献   

10.
上一讲中,我们借题发挥,谈及了内容与形式的重要性。这一讲中,我们亦借助这个题目,通过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来深化一下这个讨论。从考试的情况来看,许多考生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有些还很有见解。然而,他们在表达中明显地受到了语言水平的限制,因而出现辞不达意、表达形式单调、不够自然流畅等问题。所以笔者针对考生在回答时暴露出的上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学习文字及遣词造句规律来学习外语的翻译—语法教学法,已经广泛地为听说法所代替了。现在,语言被看做是一套言语习惯,而“语法规则”则是对这些习惯的描述。英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习惯,语言习惯同任何其他习惯一样,只有慢慢地经常不断地重复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极大的耐性和高超的培养技巧。1.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讲英语学生必须要尽快地习惯外语语音。在开始阶段,凡是能用英语表达的,就坚持用英语表达。如,每天用英语互相问候,用英语让学生关上或打开窗户等。上课时,可以利用手势、黑板上的简笔画,…  相似文献   

12.
引言在不断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路子的过程中 ,课堂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现象、新问题 ,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探寻教学现象中内在的客观规律 ,做到“扬弃” ,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 ,本文指出在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影响下 ,外语教学中对“教师语言”这一环节所形成的误区 ,并通过对交际语言、教师语言特征的分析 ,阐明了评价教师语言交际性的有效途径。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那么外语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以学生为英语交际活动中心的过程。在交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语言应具有交际性。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  相似文献   

13.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各类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必不可少。这类阅读试题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种对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它侧重考查考生准确理解语言信息和综合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所选文章信息量大,体裁广泛,题材新颖,且试题占分比例大,分值高。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理解答题的好坏直接影响试卷的得分,学生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理解语言信息,推断一些隐含意义呢?笔者认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巧妙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习惯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得分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师的任务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语言习惯,使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交际工具。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呢?首先我们应认识到语言习惯同任何其它习惯一样,只能经常地重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也日益提高.如何引导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考出最好成绩,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现在,中高级英语水平考试种类繁多,归纳整理出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考生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我国目前的主要试题类型除传统的汉译英和英译汉之外,其他许多形式都是借鉴而来.郑理珍曾经说过,要把考生的英语水平发挥到最大限度,就要把试题当做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从英语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能出发,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是想通过对主要现代中高级英语考试中最常出现的题型做一简要分析,找出教学中应有的侧重点和考生的练习方法,把教学向统一的规范化方向上引导,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主要考查了以下七种试题:一、托福(TOEFL).这是由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处(ETS)提供并组织的.主要是面对世界各国申请赴美留学的考生语言方面的要求.1963年在美国启用,其后在英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也采用了.我国于1981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始,目前在我省石家庄市也设立了考场.二、密执安考试(Michigan Test).是美国密执安大学考核处为测试非英语国家学生的英语水平而设计的试题.它比托福难一些,词汇及听力要求都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就成了在这一交流与合作中的主要语言工具。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英语教学中,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规范学生的发言标准和用语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例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8.
徐小雪 《学周刊C版》2014,(11):119-119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就成了在这一交流与合作中的主要语言工具.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英语教学中,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规范学生的发言标准和用语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9.
现行作文教学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要误区是:教师以教材中成人化语言风格和学生优秀作文中成人化倾向的语言风格来要求学生的语言运用,忽略了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从而造成学生“有话不会表达”的尴尬局面。要解决这一现象,必须先要了解成人化语言风格和小学生自身的语言风格二者之间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这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信息技术来学英语习已成为一种新的模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怎样教"到"怎样学"转移。网络辅助语言教学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模式随之诞生,在教学中不仅有"教师—学生"的共同学习,还有"学生—计算机"这样的双向交流,不但改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也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