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黄昌西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一次全民族抗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核心。没有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没有全民族的团结抗日,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以《八一宣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亡力倡国共合作,几经努力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方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充分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是近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对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作一探讨,是有意义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和当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迅猛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国共合作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我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抗日的政治团结和民主改革;一是抗日的军事联盟和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其根本原因有: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等。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在锄奸反特方面的工作也同样在抗日战争前后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抗战胜利前后闻喜县小寺头群众运动中的反奸工作为例,以局部视角详细描述了当时的锄奸反特工作,同时也宏观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论长征胜利对中国抗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做了重要的组织准备;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抗战奠定了政治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稳固的战略总后方.  相似文献   

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以及北洋军阀的强大势力,夺取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坚定了中华民族抗战斗争的决心,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两次合作及其历史经验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国以后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胡耀邦同志在首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在历史上,国共两党已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实现了北伐与抗日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们民族的进步”。研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作用及其经验教训,对发扬爱国主义,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思想、品格和传统,抗日战争时期空前发扬光大,升华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全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号召,积极投身于争独立求解放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和主体,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国共两党、广大爱国同胞、爱国华侨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1923年到1927年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又是这个革命的总演习。可以说,没有这个第一次大革命,就不会有在此以后相继兴起的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进行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又一次国共合作共同进行的八年抗日战争和又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进行的四年全国解放战争,就不会有1949年中国革命在祖国太陆上的胜利。不仅如此,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大革命,也为我国人民争取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七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之所以能形成,并维持十年之久,虽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宋庆龄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宋庆龄努力促成国共两党的接触与联系,大力推动国民党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正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振兴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重庆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首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同时,又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中心。抗战八年,重庆因陪都而名扬世界,不但留下抗战历史遗迹200多处,而且留下了十分丰富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藏品。  相似文献   

12.
邵力子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爱国人士。他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富强,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曾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吁。他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挚友。分析其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表现和作用,对于我们借鉴历史,启迪后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是有益的。邵力子(1882-1961),原名闻泰,字件辉,浙江绍兴人。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转为国民党员,曾积极追随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倒袁斗争和护法战争。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邵力子热心宣传马列主义,歌颂苏俄,赞扬工农运动,推动孙中山以三大政策改…  相似文献   

13.
关于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学术界基本一致的意见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反对和阻挠,国共两党始终没有形成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这一特点给统一战线的巩固增加了困难”①。这个评价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第二,对此含有批评和否定的意思。现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又发出了建立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号召。在此形势下,重新讨论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不同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长沙会战及其胜利,挫败了日本政府的阴谋,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对稳定相持阶段起了积极作用。会战中,国民党政府是努力的,国民党爱国将士英勇抗战决定了会战的胜利。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早日振兴中华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主要包括:国家、民族的利益是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顺应形势、顺乎民心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共积极努力转变政策是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正义之举。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今天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任何阶级、政党不可违背的大原则,维护者兴、逆之者亡;当今,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当局只有通过双方政策的积极转变,才是谋求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 ,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源于民族精神 ,即中华一体的凝聚精神和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反思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更加坚信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会持续发展。一凝聚中华民族 ,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强盛 ,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目标指向。当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威胁这一目标指向时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 ,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 ,罢战言和 ,协力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 ,是经过十年分裂后的再次合作。 192 7年 4月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公开背叛革命。据不完全统计 ,从 192 7年 3月到 1…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在统一的中华民国境内 ,存在着国民党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一国两制”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施方式。抗战时期的“一国两制”保证了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为我们留下许多有益启示 :应坚持合作 ,以和为贵 ;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应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8.
<正>1931年至1945年历时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全民族抗战的关键,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坚实基础。笔者以执教过的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公开课为例,探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第二次国共两党的合作.国共第二次合作,使亿万人民投入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虽横道有加,挫折频临,但毕竟是坚持了反侵略的共同战斗,为中国的独立与自由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共两党由第一次合作的分裂和残酷的十年内战,到建立起新的合作,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时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结束了国家分裂、两党对立的局面,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实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发动,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持久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奇耻大辱,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各派政治势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促进了人民民主革命力量的壮大,加快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的进程。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一国之内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并存的合作形式,通过对等谈判处理两党关系的合作途径,"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基本经验,对新时期推进海峡两岸和国共两党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