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图书借阅流通服务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红  李明珍 《情报科学》2007,25(10):1504-1508,1524
从图书借阅流通服务模式的变革历史诠释开始,通过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信息流通服务的影响和图书馆信息流通服务的建设,以及对图书馆功能的再认识的详细分析,指出了图书借阅信息流通服务创新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外借图书流通工作是搞好读者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读者在借、还书过程中与图书管理员产生矛盾、发生争执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图书流通过程中图书损坏及善后处理问题,图书损坏既影响了图书馆的藏书质量,也影响了其他读者的阅读质量,因而图书损坏的责任界定问题成为图书管理员与读者之间产生矛盾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图书流通服务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将"关键时刻"管理理论与高校图书流通管理相结合,探讨了通过流通服务中几个"关键时刻"的管理提升高校图书流通服务质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附盘图书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附盘图书是近年来图书出版载体一种新的扩展模式,本文分析了附盘图书的优点与不足.并对附盘图书的著录及其流通管理与利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馆外图书流通站作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主要手段,于20世纪80年代起,全国公共图书馆纷纷建设自己的图书流通站。但如何管理好图书流通站,成为公共图书馆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南宁市图书馆为例,先概述馆外流通站的运行情况,再具体给出了把图书馆流通站纳入分馆制管理的方法,分析实现图书集群化管理应用的优势,最后总结了试点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流通馆员素质的措施和提高图书流通率与利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33)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也是图书流通的最佳场所。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重视,不仅要根据不同阅读需求对流通管理工作进行适当优化,也要促进流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阅读需求。本文首先,分析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内容及流通管理现状;其次,讲述提升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效率的重要性;最后,阐述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策略,希望以此促进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升,并为图书馆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网络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流通服务工作的变化,针对高校图书流通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流通服务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图书借阅流通服务模式的发展历史为契机,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流通服务的相关变化与具体对策,指出了图书借阅信息流通服务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承担着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主要部分,是读者借阅图书的主要途径,也是展现图书馆自身形象的窗口.做好图书流通工作,不仅有利于树立图书馆自身的良好形象,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师生的阅读水平,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做好图书的流通工作,提升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就成了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图书管理程序逐步应用于卫生事业单位。本文分析了医院计算机管理图书流通的系统,并且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的管理也进入了一个网络化、电子化、智能化与标准化的时代。但是由于技术的不完善性,这种系统下的图书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难管理,在图书的流通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漏还、错还、破损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医院应该不断地加强并完善计算机管理图书流通系统,来保证医院人员及时得到相应知识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王小红 《情报探索》2006,(4):115-116
总结了福建工程学院图书馆在加强图书流通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实践表明能有效提高馆藏图书资源的流通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是满足读者服务活动需求的前提,它不仅仅是图书馆与读者间架构的桥梁,同时也是对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体现。从图书流通工作的实际着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分析能更好的提高图书流通效率,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4.
张文娟 《情报探索》2008,(12):49-50
以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利用为例。探讨了高校馆藏图书资源“长流通”和“畅流通”现象的特点.并对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长流通”图书资源利用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建立图书流通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图书的流通效率。利用计算机对流通工作中的各种流通信息进行监控,随时掌握每一本书的所在位置,了解每一位读者借阅的具体情况,随时可以统计每一类图书的流通情况,从而对图书馆的藏书工作和读者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昕 《情报探索》2007,(8):102-103
简要介绍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工作的特点,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传统的流通服务模式基本都是采用手工登记造册,不仅不利于图书的流通速度,而且由于疲劳等因素,容易导致出现错误。因此,随着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和传输率的不断增强,图书馆的图书流通模式也随之改革和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快捷性、准确性、大容量和无疲劳性等特点,创新图书馆流通服务,不断拓宽图书流通的渠道,提升馆员的网络化服务意识,增强图书分类、保养等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图书流通知识,让图书馆更好地为人、为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笔者实践经验,对制约图书流通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谭文华 《现代情报》2003,23(10):119-120
利用图书借阅的原始统计数据.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预测高校图书的流通趋势,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用抽样调查法统计图书拒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  柳宏坤 《现代情报》2003,23(11):187-187,214
图书拒借率是图书流通统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反映了图书馆藏书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是图书馆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举例详细说明了采用抽样调查法统计图书拒借率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