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好的记忆都留在了7岁以前最早的记忆大约是关于三四岁时,我常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后座上,去妈妈的单位。自行车穿过灰色的胡同。单位很近,似乎坐车的时间总是很短。妈妈单位里有一个很大的冰箱,妈妈曾经从那冰箱里拿出一盒冰淇淋给我……后来,妈妈单位裁员,妈妈下岗了。那时我大约七八岁吧,家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差。我隐约记得,妈妈回家后趴在床上悲伤地大哭。看着妈妈伤心的样子,我想,对于一个一直有工作的人来说,下岗也许真的太可怕了。妈妈从一个药剂师,变成了一个闲在家里的人,她又着急,又无奈。一家人都感觉到了妈妈的…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位学友康永杰参加自学考试,不仅使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也更加深了我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在我自学经历中,遇到过这样一位学友。那是一个冬天,我骑车去市里的辅导站上课,寒风嗖嗖。象刀子割人肌肤。我们的辅导站租用的是一个单位的小礼堂,跟影院差不多....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去某文化单位参加一个活动,竟然发现了两个错别字。一个出现在大楼门口挂着的一块牌子上:“XX市4421工程蓝球基地”,“篮”错成了“蓝”。另一个出现在会议室的墙壁挂着的宣传报上,那里有一句陶行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的话,但这里把陶行知写成“陶行之”,让人哭笑不得!我想:一个“文化单位”...  相似文献   

4.
聚光灯下     
李可 《成长》2005,(7):11-11
父母是四川人,早年赴新疆支边,在我读小学那年为了给我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调职迁回四川。父母都从最普通的单位职员干起,一年一年慢慢地提升上来。爸爸是个聪明人,我妈很有风韵,这样的组合很不错。  相似文献   

5.
五星级父亲     
我工作单位的楼下是轮船售票处。冬季的一天,我加夜班到凌晨2点,打开单位大门的时候,发现售票处外面的花坛边有一个蜷缩着身子的人。起初,我以为是父亲来接我了。我家离单位有好长一段路,父亲担心我一个姑娘家晚上回家不安全,又怕我总是麻烦同事,于是遇到我加夜班,父亲便早早  相似文献   

6.
与妻同事     
我和妻在同一所学校。在单位里,人们都说我娶了个好媳妇,人精明又能干。每当听到这些溢美之词,我心里总是甜滋滋的,情不自禁地想起妻的种种好处来。顺风耳我今年已经是快40岁的人了,每天仍生活得很纯,像中学生似的,整日跟书打交道,或者看看电视,很少与外面交往,所以每天弄得孤陋寡闻。可是妻却是个活跃人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极为灵通,虽然坐在办公室,但对单位每天发生的事却了如指掌,每天回到家,她一边做饭一边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地把这些事一个不少地全讲给我听,很多事情我都是第一次听到,大有“秀才不出门,便…  相似文献   

7.
人民的好教师——戴俊秀张云亭在戴俊秀老师生前,见到她最后一次伏案工作的人是我;在回中的教工中,最早一个知道她去世的人是我;在俊秀老师献身教育30多年的工作中,她的最后一位校长也是我。我们在一起相处长达28年。特别是最后,她和我同在一个单位——青县回民...  相似文献   

8.
一次语言课上,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我的一家”,孩子们可高兴了,都兴致勃勃地谈起来:“我家有三口人,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我家有四口人……我爸爸当警察,妈妈是老师……”只有李政小朋友趴在桌子上一言不发,于是我就走过去亲切地问:“你为什么不给小朋友说呢?说说你的家人。”李政小声地说:“我忘了。”当我问及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你喜欢与他们玩游戏吗时,他只说了声“不知道”就又低头不语了。一个六岁的孩子居然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其他的更说不出所以然来,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晚上,我通过电话与李政的妈妈…  相似文献   

9.
我的妈妈     
有一个人,她无私地给了我生命;有一个人,她无条件地向我倾注爱;有一个人,她永远地包容着我。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生了我,养育我,爱着我十二年的伟大的母亲。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职教育走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谢谢会议主办者的邀约,使我有机会跟全国高校办高职的同志们见面。我是刚刚从另一个高职会来的,11月30日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九届年会。这两个组织有共性,也有不同的特点。前一个会有310个团体会员单位中的240多人出席,大多数是独立办的高职,也有本科院校办的高职。会议主题是:准确定位,办出特点.开拓创新,促进发展。重点突出是定位问题。为什么当前要以准确定位,办出特点作为主题呢?  相似文献   

11.
跳棋秘诀     
晋军  王菲 《课外阅读》2006,(4):45-45
有一年元宵节,单位搞娱乐活动,规定每人必须报一个项目,我因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拿不出手,便报了跳棋,不料竟然得了名次!从此染上了跳棋瘾:在家与儿子下,在单位与同事下,出差时也要在车上找人下,连晚上做梦也在下……同事戏谑“小儿科”,领导在大会上点名批评,我统统当耳旁风,半天不下跳棋便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一日不下更要打哈欠流眼泪……  相似文献   

12.
给人擦车用牙签挑缝 我当年的梦想是作一个武术指导,因为我觉得他很威风。要做一个武术指导就要先懂得镜头,我做了两年拿镜头的人,扛了两年镜头。那时候电影圈武行有一个很有名的人,他地位很高,有许多小弟、跟班,我也混在中间,算是小弟的小弟。为了能让他注意到我,当我知道他来片场铁定要经过哪些地方时,我就每天都站在那里,在他面前露一脸,让他看见我,后来有一天他终于停下车问了我一句:“你是跟我的吗?”我说是。  相似文献   

13.
姐姐     
我的姐姐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但她给我 留下了极不平凡的印象。这中间有教训,有人 生的道理,也有我的欢乐,这些美好的时光,像 水一样流去了,它会随着我逝去的童年一起失 去吗?不,它永远不会逝去,它是一条永不停息 的小河,永远流在我的心中。 我是一个不懂得含蓄,心里想说什么就说 什么的人,这却使我吃了一些苦头。瞧,我的头 又开始冒金色的星星了。记得有一个星期五,  相似文献   

14.
爸爸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张健康又常带笑容的脸。爸爸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也是一个谦虚的人,他对工作和学习都一丝不苟。最近,爸爸单位要竞争上岗,所以,他就努力学习,争取上岗,为此还减少了和我下围棋的时间。单位规定,上岗需要有个就职演讲,所以他每天下班回家赶紧忙着写演讲的稿子,每次好不容易写完,看看不满意又重写。有一次,我们去逛街,爸爸看见有关竞争上岗的书,马上买了下来,回家认真地看那本书,结果发现自己的演讲稿还有差距,就又开始重写。每写好一段,他都要读给妈妈和我听,读着读着又不满意了,再改。就…  相似文献   

15.
学会合作     
《小学生》2005,(12):40-43
我的烦恼 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我喜欢一个人玩,很少和小朋友聚在一起。同学们做游戏自愿组合,我总是被抛在一边,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在学校,我常常是一个人埋头学习,回了家,大门一关,又是我一个人写作业,遇到问题没有人可以讨论、请教,自己苦思冥想,特别孤独。时间长了,我觉得学习真没意思。  相似文献   

16.
月光手帕     
那是2003年的中秋,我去单位办理我的下岗证明,回来时去学校接儿子。赶到学校,已经放学了,我看见儿子一个人正站在学校门口,手搭成凉篷状在看天上那枚冉冉而升的月亮。  相似文献   

17.
我从学校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一所渔村的中学,那时从乡镇的主干道到学校有一条大约1000米长的路,那条路的两边住有几百户居民,还有学校,医院,粮站等单位,可是那条坑坑洼洼的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横流,每个人都怨声载道,可就是没有人来修理,修路方案拟了一次次,最后都因为互相扯皮而流产,居民认为应该由几个单位来出资修路,单位认为修路费用应该由受益人平摊,就这样,那条泥路在几千人的骂声中一直折磨着骂它的人好多年.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2008,(7)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  相似文献   

19.
忆江南     
天气真好。月光下,山川都像是浮起来了。清寂的广场上,只有我一个人走。我买了一根甘蔗,一边走,一边吃。秋千架下仿佛有一个人在看着我,他是在惊讶吗?  相似文献   

20.
白露     
陈云 《大中专文苑》2009,(10):55-55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她所在的单位有七个人,六个领导,她是唯一的兵。 平常,单位的工作基本由她来做。这倒是小事,主要是六个领导将她指挥得团团转,她感到郁闷,又发泄不出,久而久之,得了一种病,先是脊背疼,后来手脚疼,再后来,头也疼,同时,心脏还伴有早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