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个人信息被侵害的情况愈演愈烈,各国在通过传统隐私权的扩张解释等方式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纷纷转向建立新的制度对个人信息的特别保护。我国法律也走过了从隐私、隐私权到个人信息的制度发展,法律呈现出以个人信息保护为主、隐私权保护为辅的趋势。《网络安全法》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但是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还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缺乏规定、损失如何计算等具体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一此法定权利,包括列于宪法的权利——比如男女平等权、公民的受教育权,往往缺乏政权相对一方的程序性义务,甚至不能诉讼。这是中国法律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3.
有人这样说:国家法律是纸上谈兵,而地方和部门制定的“土政策”才是真枪实弹。 “土政策”的原有之意,通常是指国家法律之外的适用于某地区、某部门、某行业、某单位的规章制度,虽说大都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却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本来,地方或部门因地制宜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是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法律的实施和政令的畅通,然而近年来,各地出台的多如牛毛的“土政策”,渐渐脱离了国家法律的轨道,甚至朝着相反方向走去,形成了一个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法律盲区”。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愈来愈民主化的中国,舆论监督已不再是理论框架,而是实实在在与行政监察、法律监督等一道成为了社会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另一方面,由于权力专制长期浸泡的历史背景与缺乏法治文化的现实润泽,以及其它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障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新闻媒体对舆论监督的法律定位和经营思路并不十分明晰。整个社会既有对舆论监督类报道的赞许与期待,又有因舆论监督不正当操作所产生的恶果而引发对新闻媒体公信力的质疑。近年来,新闻侵权诉讼案的迭起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面对接睦而至的诉讼败局,尽管大多数媒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雷政富事件"为例,对新时期新闻报道应注意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某些新闻媒体对"雷政富事件"的报道存在四方面问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报道失范;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判断;触犯法律底线,引发新闻侵权;存在"媒介审判",影响司法裁判。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预防法律风险的三点建议: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关注立法变化,更新知识储备;了解受众需求,转变报道思路;提升专业能力,谨守新闻原则。  相似文献   

6.
郭宏伟 《大观周刊》2012,(48):53-53
“阳光法案”是指规定个人财产依法公示的法律,一般指官员所拥有的财产向公众说明其来历,以证实是合法所得和自己的清廉作风。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建立了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公职员财产中报和公示制度”,但是该项制度在我国仍然缺乏相关立法经验。  相似文献   

7.
著作权是私权,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社会属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现行法律对著作权行政处罚规定了“公共利益前提”,即相关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版权行政机关才有权处罚.但是,“公共利益”是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侵权盗版行为损害公共利益问题尤其难以证明.这一规定不仅缺乏理论基础,而且在执法实践中造成了困惑.为消除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本文认为,在新一轮《著作权法》修改时,该前提应予废除.  相似文献   

8.
王彦博 《大观周刊》2011,(45):29-29
公安机关的权力是其开展工作的根本保障,警察权的有效行使必须依靠全社会认同的权成。本文首先从公安机关自身缺乏正规性、权力被过度限制、警察待遇较差,以及社会公众自我意识膨胀、民众对法律认知的偏差五个方面揭示公安机关乏威的原因;之后又提出了公安机关“立成”的关键点,包括提高公安工作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和树立服务意识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邱林 《兰台世界》2011,(1):56-56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档案法制建设的历程回顾,指出我国已从"档案法制"走向"档案法治",表现档案法律体系初步建立,档案法律法规在档案管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0.
对民主法治来说.法律是否“合法”,要比法律是否“古怪”更为重要。在美国,所有古怪的法律和所有不古怪的法律一样.都是从民主立法程序中来的  相似文献   

11.
常常在一些报道中看到“照章纳税”一词,其实,从法学角度看,“照章(或遵章)纳税”的提法不符合法律要求,不够妥当。 纳税在我国已是一种法律行为。《宪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显  相似文献   

12.
浅谈“事实婚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律政策对事实婚姻的态度一直游移不定,新《婚姻法》和新的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采取了相对承认主义的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选择的崇尚和对事实的尊重。但是,我国现行的事实婚姻制度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3.
过劳死是一种过度劳累而死亡的社会现象,然而我国的相关法律却没有对"过劳死"的性质和地位作出明确的界定,所以本文在对"过劳死"的性质以及现状进行分析之后,立足于我国的立法现状对我国完善"过劳死"相关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多刚入行的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常为找不到新闻题材而苦恼,抱怨身边没有可写的东西。事实上。日常生活当中并不缺乏可写的题材。缺乏的只是我们的发现。 怎样去发现和发掘新闻题材呢?本栏将陆续刊发黎炯宗先生的系列讲座。相信它对朋友们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这又是一个颇具时代代表性的创业发家故事。在李途纯这样的民营企业家的肌体里潜伏着一种共同的"失败基因",就是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用一时的成功诠释一生的成功。有人用"做大梦、有大胆、织大网"来概括这些民营企业家,他们靠着敢于豪赌和运气打天下。有的在激烈的商场上强大起来,而有的,则悲壮地倒了下去……  相似文献   

16.
"规范宪法学"强调法律结构内的规则网络编织,"政治宪法学"却心醉于超越法律的主权权威维护;前者更多的属于法理学/法哲学,后者更多的属于法律教义学/解释学。他们的岐异在于理论重点的不同,无关学术根本旨趣。  相似文献   

17.
杜松平 《青年记者》2016,(30):86-87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地区.历史发展表明,我国的政治中心不论是在历史上的长安还是在今天的北京,新疆地区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整合中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地区信教群众较多,受教育水平偏低,普遍具有朴素的宗教情感,甚至存在“知教不知法,信教不信法”现象.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新疆法治环境相对薄弱,社会成员的法律知识普及、法治信仰培育等有待提升.德国社会学家卢曼认为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社会秩序已很难再依靠共同价值、一致性的信仰来加以维护.“但是,世界各民族间缺乏一种共同的宗教、种族和文化的共识,这种情形对法律的统一作用寄予厚望——如美国的经验所表明的那样,在这里,正是因为我们宗教、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便不得不特别倚重我们对宪法和法院的信赖以保持团结.”①法律认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形成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詹晓明 《今传媒》2006,(6X):47-47
法律服务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法律服务事件的报道。笔认为,法律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包含了新闻要素的行为。能否特意选出新近发生且为人们所关心的典型法律服务事件,并用新闻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实现受众对较晦涩的法律知识和专业人士才能明白的法律程序的轻松理解。这是法治新闻传播的一个理想,也是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有些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在报道犯罪案件时,时常出现这样的提法:“当地公安机关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将被告人逮捕法办。”“逮捕法办”的提法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确切的。因为:一、在我国,国家法律只给予各级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这就是说,对公民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定罪科刑,通常称法办。其他任何部门(包括公安、检察机关)都无权对违法犯罪者定罪科刑。实际上,公安机关只是对被告人进行逮捕,而没有也不可能予以法办。二、对按照法律程序已经逮捕  相似文献   

20.
对于博客这样的新事物,我国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缺乏对法律的正确的认识、理解,缺乏对现有法律的创新性运用。博客英文名为blog,2000年在国内开始迅速发展,其发展如火如荼,势不可挡。博客强劲的发展势头背后,也潜伏着不少问题,时下博客纠纷浮出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