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备和尝试     
我是当编辑的。当编辑的一定要自己能写。解放前,大概先要能写,书店书局才会请你去当编辑。解放后可不然,出版事业发展很快,需要的编辑很多,许多不会写的同志也分配来当编辑了。不会不要紧,可以自己练,练个三两年就会写了。编辑自己能写,跟作者约稿,看作者的稿子,出的主意,提的意见可以中肯一些;跟作者打交道,商量讨论,可以有共同的语言。如果在自己工作的范围内想作些改进,作些创新,自己能写,可以先试一试;试过之后就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有哪些便宜哪些困难,哪些目的是容易达到的,哪些目的是难以达到的。经过这一番  相似文献   

2.
记得第一年当上班主任,接手的是一个三年级的班级。当时自己经验不足,总以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管好自己了,于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其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我为此得到了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勤能补拙     
陶红 《当代传播》2002,(2):96-96
作为记者,“勤”是一个必要的素质。勤,不仅能使自己的文章出彩,还能使自己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在记者岗位上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深切地体会到“勤”的重要。勤问能借脑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所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尤其对记者而言,哪一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些,但哪一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很精通,所以在写稿过程中尤其是写深度报道的过程中,不免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个时候,“勤”字便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勤问能使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自己没有精力钻研的一些知识,弥补自己知识的欠缺;勤问能够借别人的大脑为自己所用,使自己的文…  相似文献   

4.
鲁慧 《新闻世界》2011,(4):72-73
采访是记者工作的核心和基础,高水平的采访不仅能体现记者的水准,也能展现记者的个性魅力。笔者对创造性采访中的提问技巧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在新闻采访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提问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记者才能在新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仔细想来,能真正体会到自己写书自己读的情趣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6.
谭淑金 《今传媒》2011,(11):95-96
网络签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个人化和趣味性的签名档不仅能发泄情绪、表达意见,也能让好友和网友更加清楚自己心里所想和知道自己的行动。签名档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网民们的网络个人角色心理,本文从网络签名档的特点着手,从而分析签名档中的网民个人角色心理体现。  相似文献   

7.
1960年代美国年轻人在摇滚乐、毒品和涂鸦中表达自己的愤怒,也在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中寄望更美好的未来,他们相信自己能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又从来没能摆脱对欧洲古老的贵族文化与生俱来的敬畏和艳羡。作为这个时代的开篇,肯尼迪满足了人们的所有期待。  相似文献   

8.
李忠运 《青年记者》2005,(12):68-68
新闻贵“新”,新在能抢先一步,迅速出手捉“活鱼”;新在能有独特发现,善于从老题材中挖好新闻;新在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透过表象看本质。从而言人所未言,喊出自己的声音,形成自己的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9.
1979年的春天,当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一个圈时,世界一方面惊叹于他伟大睿智,另一方面也不无疑虑:中国的经济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显然是毫无疑义的了.但是,中国人在实现自己经济腾飞与崛起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精神的飞跃与进步吗?在大规模进行开发建设的同时,还能保有、复兴或者重建自己的伟大文明吗?人们不能不在自己心里画一个问号.  相似文献   

10.
自由在高处     
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只知道左右,而忘了要站在高处张望,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才可能是自由的  相似文献   

11.
浅议开架借阅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架借阅,让读者走进书库,自由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书,不仅能开阔视野,更能帮助读者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的"知音".  相似文献   

12.
记得我初学写稿时,心想:自己写的稿件,只要能被本地的县广播站,地区报刊用就不错了。后来,看到全国性报纸刊登的报道也有不少平凡的小事,便陆续写了十几篇投去,可是篇篇石沉大海。为什么自己写的稿不能见报呢?我把自己写的稿件,  相似文献   

13.
羽毛 《出版参考》2009,(10):36-36
曾经心里满是欲念。 希望自己不用为稻粱谋。希望自己能有带花园的房子。希望能在夜归的路上。开一辆银灰色的车,听着JEM懒散又充满弹性的歌。希望自己永远是20岁的样子,穿一条白裙子,在春阳下散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将刘应明撰写的《读自己的被采用稿大有裨益》和袁东升抄袭文章《读自己被采用的文章有感》,公布给广大读者,并发表了本刊编辑部的文章。供读者明辨真伪。此问题产生在今年年初,为什么拖至年底呢?我们主要是等待袁东升能自觉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但是,袁东升并没有这样做。我们只好披露出来。众目昭彰,我们希望袁东升能反躬自省、正视错误,认真地做出检讨。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话语权?说得通俗点,就是人对社会发生现象的"说话权"、"解释权"和"发表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一个社会中,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将"自己的利益"反映出来,谁就能将"自己的意志"表达出来,谁就能引导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6.
Vc水手的手头已经有十几张烂掉的光盘了,虽然是“烂”盘,但外观看起来都挺好的,没有什么大的物理损伤。今日我突发奇想:要是能把这些光盘修好,让光驱能读出里面的东西那该有多好呀!可惜我身边没有电脑高手,自己也没有修理的经验。不过没关系,事在人为嘛,Vc水手我动手能力不差,还是自己来修,也算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吧。  相似文献   

17.
IN语     
陈楠 《大观周刊》2010,(32):9-9
喝自己的井水,让别人去歌颂河水吧。 俗话说爱情可以培养,人类最爱的一定是自己,因此才能爱上最能满足自己欲望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潮流新品     
能预告自己“寿期”的灯泡如果家中灯泡寿终正寝,它绝对不会在“死”之前先告诉你“我快不行了”,而是经常让你突然就陷入黑暗之中。为了避免这种手忙脚乱的尴尬。日本一家公司研发出了一种会预告自己“大限”的灯泡。在灯泡快坏掉的时候,它能通过电线发出信号传输到因特网上,然后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告诉你——灯泡该更新换代了。  相似文献   

19.
天上那么多星星,闪烁着,按自己的轨道行走,偶有几个脱轨而行,在星空中造就了新的光耀。人也一样,大多数的人,每天走的是同一条路,说的也是差不多的话,几十年如一日,少有几个能跳脱开来,寻找自己的光耀天地。在广告界,能跳脱原来的常规,择取新路,并能  相似文献   

20.
提起档案,有的记者认为与己无关。其实,记者建立各类档案,能给自己带来诸多好处。笔者经常看到有的记者在阅览室一大堆报纸中查找某篇自己的文章,既费时又费力,或者是花了九虎二牛之力才找到自己想要的背景资料,也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