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2006,(9):52-52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6,(9):52-52
应广大读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吧。[编按]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7,(1):64-64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7,(2):64-64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份的《新浪体育》杂志有一篇有关写备战奥运的马俊仁的稿子,文字不多,语言很有特色,其中一句,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6.
业内资讯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写作》2007,(3):64-64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业内资讯     
《新闻与写作》2006,(8):52-52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吧。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历来为媒体所看重,被视为报纸的旗帜,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浏览《人民日报》及华东版、《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等报纸的评论栏目,细细品读有关评论,感受到了新闻评论的“新鲜气息”:报纸评论从形式到内容正在悄悄地“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一)新闻背景的功能 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为自己清楚,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巳交代过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都不主动加背景;其五、一时情况不明,难度大,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 鲁迅先生曾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在果。”花儿失去提供营养的枝叶,必定是要枯萎的,没有绿叶扶持、映衬的花也谈不上艳丽。新闻报道也是如此。任何一条新…  相似文献   

11.
1998年5月14日,《河南日报》发表了本报记者采写的消息《发生在沁阳的咄咄怪事──市法院公然判决地方性法规无效》,文章一发表,就像预期的那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都给我们打电话或写信,就沁阳市法院对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司法审查一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以说,这篇消息的出台是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的产物。5月初,记者在报道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时,得到一条重要新闻线索:沁阳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经济案件时,在判决书中存在对《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是否与《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心理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已有新闻界同仁撰写了有关论及专进行阐述。受众心理与新闻写作有什么关系呢?笔在翻阅第1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时,发现谁要想写出受受众青睐的新闻佳作,就必须满足受众如下几点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避免学生腔     
学生腔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文章脱离实际。那些固守校园、整天埋头书本的学生,由于对外界的情况知之不多,或者根本不了解,所以写起文章来只能是从书本或老师的讲议中去寻章摘句。这样弄出来的文章,尽管句通字顺、文辞华丽,但与实际不沾边。 有位作者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是《论传者与受众的关系》。文章第一部分讲传者与受众不可分离的道理,引述了古今中外一些新闻理论家和传媒巨子对这方面的论述;第二部分讲党的新闻传媒对读者的重视,并引述了50年代初人民日报致读者(这是目前一些大学教科书必举范例);第三部分,简略地淡了…  相似文献   

14.
新闻写作实践表明:凡是呆板、枯燥的新闻报道无不与不重视抓细节、不善于用细节有关;而许多成功的新闻报道又都与作者认真采集细节、巧妙运用细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立刚 《新闻知识》2004,(9):42-43,8
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长安作家协会为祝贺薛亚利同志的系列评论《实践“三个代表”加快长安发展一至九论》荣获《中国新世纪大风采》金奖和全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时组织座谈并编辑出版了《金灿灿的谷穗》一书。该书的内容相当丰富,除了与会同志发表的20篇有关评论,还  相似文献   

16.
何友顺 《军事记者》2001,(11):46-46
我就自己参加函授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写新闻的体会向老师汇报。 我自报名以来,坚持写日记,并根据看电视新闻、《世纪初年走边关》、《解放军报》以及现实生活中对我有所触及的都写点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练笔。 我边看教材边作笔记,利用星期天,八小时以外时间学习,已把《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读完,并做好笔记。收到每期的《军事记者》总是一口气读完,并认真做好作业题,并把上面有关内容整理笔记上。《新闻伦理学讲座》吸引着我,对初学新闻写作者尤为重要。 我在去年就有剪报的习惯,那时因为从事职业的原因,专业性较强。这次…  相似文献   

17.
(一)新闻背景的功能 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为自己清楚,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都不主动加背景;其五,一时情况不明,难度大,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 鲁迅先生曾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花儿失去提供营养的枝叶,必定是要枯萎的,没有绿叶扶持、映衬的花也谈不上艳丽。新闻报道也是如此。任何一条新…  相似文献   

18.
程天敏 《新闻界》2001,(4):4-6,10
伴随2001年新年钟声的鸣响,人类跨入一个新千年、新世纪。人们迎来的21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世纪,我们为它振奋,为它鼓舞,一切思想和实践都为它而开始新的记录。创新精神对我们的新闻事业更加起着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新闻事业是与时俱进、常干常新的事业,是富有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作为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的新闻写作,无疑,它的天职就是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共进,也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之于新闻写作,犹如生命之离不开阳光、雨露与空气,没有创新,新闻写作必然枯竭!抱残守缺,势必…  相似文献   

19.
红花还得绿叶扶。新闻写作也是这样,如果把新闻事实比作一朵红花,那扶植它、衬托它的绿叶便是新闻的背景材料了。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巧妙地穿插使用背景材料,可起到深化主题、烘托感情、升华意境、增添文彩的作用。背景材料毕竟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写作中必须选择那些与主题有关的背景材料,使其与主题搭配得体,相映成趣。常见的运用手法有以下几点:一、注释法。注释式的背景材料多用于介绍人物的出身经历、性格特点、专业爱好、生活习俗,解释行业术语、说明技术性能等。通过注释背景材料,帮助人们理解和领会新闻的全部内容。如新…  相似文献   

20.
高蕾 《新闻与写作》2006,(12):28-28
2006年11月21日,北京市水务局与《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在北京市水务局党校成功举办。新闻发布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专题培训。北京市各区县水务部门近40名干部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