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和新版《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述公共图书馆数据发展的10个转变和发展趋势,包括从规模数据到效益数据、从硬件数据到软件数据、从常规数据到新颖数据、从主体数据到客体数据、从内在数据到外在数据、从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从单一数据到综合数据、从样本数据到全本数据、从发展数据到绿色数据、从现实数据到目标数据,并据以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新闻天地》2010,(1):4-6
百年前,政治向女性打开了大门。从那一刻起,女性禁闭千年的政治光华开始一点点迸发,直到照亮了整个政治的天空。女性改变了政治,从专制到开放,从僵硬到柔和,从单调灰暗到多姿多彩;政治也改变了女性,从依附到独立,从柔弱到坚强,从只知油盐柴米酱醋茶到心怀天下苍生……  相似文献   

3.
木东  王丽明 《今传媒》2009,(12):4-6
从回乡知青到民办教师,从团支书到宣传干事,从通讯员到记者,从编辑组长到总编辑,从社长到总经理……一个传媒人生活、工作历程的脉络是如此清晰可见。他就是知音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总经理、总编辑胡勋璧。  相似文献   

4.
60年,弹指一挥间。从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到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到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从风雨如晦的十年动乱到拨乱反正的改革之春,从开创百业的新纪元到享誉世界的制造中心,从加入全球化的世贸组织到承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5.
《报林求索》2012,(1):184-184
<正>十年来,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道路布满荆棘,鲜有成功。联想"不败反强"的秘诀何在?从迷茫到担忧,从碰撞到融合,从饱受争议到强力进发:从战略到创新,从业务模式到组建团队,从企业精神到企业文化——联想用中国智慧、全球思维——化解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技应用从基础设施到系统保障、从封闭系统到开放整合、从本地应用到"云"应用、从人工管理到智能化管理、从馆员操作到自助服务、从单一门户到多平台服务、从单馆服务到一体化服务的几个应用趋势,试图描述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元数据标准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时代 ,元数据有以下特征 :功能上 ,描述从单一到综合 ;结构上 ,从整体式到模块化 ,从万变不离其宗的大而全到千变万化的随机组合 ;形式上 ,从繁到简 ,并可以自由伸缩 ;覆盖面 ,从包罗万象到面向特定学科、专业、文献类型 ;表现方式 ,从数字型字段代码到文字型含语义的元素标签 ,并逐渐实现XML化 ;生成方式由手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2。  相似文献   

8.
论同位类的排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国应 《图书馆》1997,(2):15-18,33
阐述同位类的20种排列原则,即:(1)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2)从低级到高级;(3)从简单到复杂;(4)从抽象到具体;(5)从一般到特殊;(6)从通用到专用;(7)从宏观到微观;(8)从古到今;(9)从本国到外国;(10)从近到远;(11)从无到有;(12)从少到多;(13)从正到反;(14)从微分到积分;(15)从静态到动态;(16)从固体到流体;(17)从定性到定量;(18)从重到轻;(19)从内到外;(20)从主要到其他。  相似文献   

9.
张家英  易五舟 《兰台世界》2020,(5):86-88,91
在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人事档案工作随着高等教育一起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人事档案工作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历史转变进程:从封闭保守到扩大开放;从分散保管到集约管理;从信息边缘到精品打造;从单一功能到多元拓展;从严格保密到开放服务;从保管员到通才培养等等。  相似文献   

10.
龚蛟腾 《图书馆》2015,(2):32-40
改革开放后,中国图书馆事业走上复兴与开拓之路,重归世界图书馆事业发展之途,并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图书馆资源建设从恢复到发展,管理规范从回归到新建,业务工作从变革到超越,发展阶段从传统到现代,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从普及到提高,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从引进到创新,图书馆事业合作交流从偶然走向常态,图书馆事业发展反思从感性迈向理性。  相似文献   

11.
眼下正是"榜"风盛行.从歌曲排行榜到歌星排行榜,从小说排行榜到期刊排行榜,从电影排行榜到大学排行榜,从汽车排行榜到企业排行榜,从美女排行榜到帅哥排行榜,从流行语排行榜到收视率排行榜,无所不及,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12.
龚蛟腾 《图书馆》2015,(3):32-39
改革开放后,中国图书馆事业走上复兴与开拓之路,重归世界图书馆事业发展之途,并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图书馆资源建设从恢复到发展,管理规范从回归到新建,业务工作从变革到超越,发展阶段从传统到现代,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从普及到提高,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从引进到创新,图书馆事业合作交流从偶然走向常态,图书馆事业发展反思从感性迈向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8月2日至今,《沈阳今报》解读版的“日”轮上,已有了200多个印记。解读的字典解释是:阅读解析。从石油到豆油,从机票到车票,从深度到温度,大到法规政令,小到衣食住行,都被我们解读。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召开了,十八大闭幕了,2012年,对于许多中国人而言,就是这么一件大事。以十八大为标志,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年里,改革话题再次被广泛热议。从政府改革到社会改革,从领导作风改革到反腐制度改革,从国企改革到民企改革,从城市改革到农村改革,从异地高考改革到户籍改革,从准生制度改革到养老保障改革……改革成为全民话题,改革触角延伸到中国的各个角落,关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与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它的发展,标志着新闻传播活动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过去的一个世纪,是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也是新闻传播事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一个世纪。从印刷报纸,到有线电报,到无线电广播,到电视,到互联网络和电子报刊。所有这一切科技手段上的改进,只用了一个世纪就完成了。 发展是加速度的;印刷报纸从诞生到完善,从雕版到活字版,从铅印到胶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板印刷机印刷,到轮转印刷机印刷,用了1000多年的时间。而由有线电报发展到无线电报,由无线电报…  相似文献   

16.
梁波 《视听界》2013,(5):27-29
苹果、乐视等新媒体产业进军电视业,开发智能电视。在互联网技术进入电视产业的今天,电视正经历着从电子媒介到网络终端、从家庭聚会到私人媒体中心、从家用电器到奢侈品、从线性单向传播到随心互动服务、从有形物质载体到无限内容平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对于媒体融合,业界和学界已经探索、讨论了很多,形成的一条共识是:媒体融合是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正在走向纵深。作为一场改革,自然不能换汤不换药。媒体融合不是一个“从1到1”的过程,而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当然,其间也少不了“从1到0”“从0到1”“从N到0”“从N到1”等诸如此类的不等量变换。媒体融合要见显著成效,理应特别重视“从1到N”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语义网、物联网、普适计算、增强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连通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分布式认知、情景认知等学习理念的蜂拥而起,出现了OER、MOOCs、微课、学习设计、学习活动、学习元等学习资源新形态与新机制,呈现出从平面到三维、从电脑到手机、从封闭到开放、从预设到生成、从网络课程到微课、从内容到活动、从资源到认知网络、从结果到过程、从通用到个性化、从知识到智慧等发展大趋势,本文对这些趋势做一个综述介绍,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编辑的"想当然"是选题策划的基础和起点,从编辑的"想当然"到成熟的选题思路、架构,有一个多次论证、思维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表现为从主观到客观、从模糊到清晰、从概念到思路、从粗线条到方案、从碎片到完整、从初坯到成品的过程。选题论证既是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制度,也是确保和提高选题质量的必要程序。选题是编辑创造性思维的产物,编辑创新能力越强,创新的思维空  相似文献   

20.
陈绚  戴松 《青年记者》2022,(23):73-75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媒体的发展,也加速了传媒新业态的形成,由此带来了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逻辑重构。本文分析湖南广电5G智慧电台从传统采编到智能合成、从声波现实到音源虚拟、从个体零散到资源整合、从身体在线到意识在场、从单一模式到独家定制、从人工单行到人机双轨的内容生产流程创新,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