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3,(5):41
古树为什么能长生不老?地球上有许多年逾千岁的古树,古树为何能如此长寿?其中一个长寿秘诀是它们的分割脉管系统,它能让树的几部分死掉,而让其他部分仍可以茁壮成长。很多树木还会合成防御化合物,抵御致命细菌或者寄生虫。树木还有推迟衰老的特殊本领:自己能让全身所有的活细胞一批批地彻底更新,而且更新(细胞分裂)的次数无限,因此树木的机体能够保持有条不紊,这样就使得树木不易衰老,有可能活到千年、万年。  相似文献   

2.
日本北海道有位长寿老妇名叫美智子,现年已109岁。人们问她长寿秘诀,这位长寿老妇说:“我长寿的秘诀就是每天早晨饮一杯水。”这话乍听起来会使人感到她是说笑话,然而她的长寿秘诀却与瑞士科学家伯尔哈恩德·斯坦曼教授的研究“不谋而合”。斯坦曼指出,每日摄取足够的水是预防早衰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水对老年人尤其显得重  相似文献   

3.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分子遗传学家库凯勒博士与哈佛大学老年病学家佩尔斯日前宣布,他们在人体第4染色体上发现了长寿基因区域.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  相似文献   

4.
饮食与长寿     
《科学生活》2014,(9):53-54
长寿几乎是世界人民的追求。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强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丹、服妙药,以求长生。人的长寿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我们在客观的饮食上,哪些因素被认为与长寿有关呢?  相似文献   

5.
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寻找长寿良方的步伐从未停止。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FOXO3A"的基因能够助人长寿,此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也发现,这种"长寿基因"在95岁以上、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科学家据此认为,这个在不同血统人身上存在的"长寿基因"应该就是人类关键的"长寿基因"。这个发现意味着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国外有媒体报道,绿茶对养生保健、抗癌防衰、延年益寿效果显著,为国际营养医学界权威组织所大力推崇。因此,饮用"绿茶"已成为当前国际潮流。绿茶喝绿茶能长寿、高寿,茶农称为"寿茶"。这里且不说世界长寿冠军日本人是怎样酷爱喝绿茶的,只说清代皇帝的长寿冠军乾隆,他的长寿与喝绿茶有密切关系。清朝有13个皇帝,其中长寿者是乾隆,他活了88岁。查他的档案,不仅爱茶成癖,而且是一位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06,(2):41-41
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现在已不是什么痴人说梦了,长寿药正离我们越来越近。美国医学和生物科技工作者界的“长寿工程”开始显山露水。在美国联邦政府“全国衰老研究院”的组织下,大张旗鼓地实验起来。目前,他们已经研制出数种药物,有的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有的正在进行人体测试。从各方面的进展看,人类在吃药长寿方面,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丁永明 《知识窗》2005,(10):50-51
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现在已不是什么痴人说梦了.长寿药正离我们越来越近.美国医学和生物科技工作者界的"长寿工程"开始显山露水.在美国联邦政府"全国衰老研究院"的组织下,大张旗鼓地实验起来.目前,他们已经研制出数种药物,有的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有的正在进行人体测试.从各方面的进展看,人类在吃药长寿方面,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3,(18):101-10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在细节上多用心,才有可能更长寿。英国《每日镜报》最新总结了一些令人惊奇的长寿诀窍。大家一起来了解。  相似文献   

10.
盛唐时期,杜甫老先生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便给几个世纪以来的人们划定了长寿的目标。而今,100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长寿”的标准自然也要改一改了:患病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健康老人追求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11.
盛唐时期,杜甫老先生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便给几个世纪以来的人们划定了长寿的目标。而今,100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长寿”的标准自然也要改一改了:患病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健康老人追求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近刊文指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较过去25年增长了8.5岁,然而存在地区差异性。中国长寿之乡名录里,南方地区占了绝大多数。专家说,北方人爱喝酒、爱大口吃肉并且饮食多盐等,是导致他们寿命较短的原因。长寿之乡集中在南方报道称,中国长寿地图上,排在前十名的绝大部分是南部地区。它们是海南、上  相似文献   

13.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通过3年探索,初步揭开了“长寿之乡”如皋寿星多的秘密:与当地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息息相关。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介绍,如皋长寿人群大多固定在原居住地生活,因而他们的长寿与环境有关。而土壤是环境最基本的单元,直接影响水、农作物的物质组成,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他们锁定土壤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多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第三。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极限。可持续的生态科技之路是中国唯一选择。立项研究开发“化树为粮”、“化树为能”,“建立以速生林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正是这样一条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可持续的生态科技之路。  相似文献   

15.
秋水 《百科知识》2009,(5):28-28
动物的野生和圈养一直是一个争论话题。问题的根本是,野生使得动物更为健康长寿还是圈养更让它们健康长寿。此前对黑猩猩的研究似乎证明圈养更有利于其健康和长寿。黑猩猩在野生环境中一般只能活到40岁~45岁,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中一般可以活到50岁~60岁。而且,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猿泰山》系列电影中扮演“奇塔”的黑猩猩于2008年4月9日已满76岁,被吉尼斯世界纪录鉴定为世界上“最长寿”的黑猩猩。  相似文献   

16.
孙士东 《知识窗》2006,(2):11-11
世界上能吃动物的植物,约有600种,但绝大多数只能吃些小昆虫。可是,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种树,名叫“奠柏”,它居然能把人吃掉,真是世界上最凶猛的树了。  相似文献   

17.
王晓冰 《百科知识》2009,(15):12-14
长寿从来都是所有人的理想追求之一,因为长寿首先体现为生命个体的优质,正如庄子所言,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另一方面,一个群体的寿命却折射出一个社会经济、文明和制度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各地报道的平均寿命都在不断增长,上海、武汉的平均寿命都超过了70岁。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有名的长寿地区,在10万人中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就有11个。而以长寿闻保的保加利亚,在10万人中才有5.2人在百岁以上。当今世界最高年龄已达150岁以上。人们自然会问,人类的寿命到底能有多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人类能活多久?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了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深入剖析了其元数据文件类型、MFT(Master File Table)头、索引、NTFS文件结构等基本数据结构.提出了先建立索引树再插入已删除文件的已删除文件树生成方法,并对NTFS索引目录树建立已删除文件对应目录树这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建立NTFS索引目录树和已删除文件对应目录树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并对算法效率提出分析,给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马江 《今日科苑》2012,(22):94-96
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武汉市鹦鹉社区居住着一位91岁的长寿老人,每天清晨他围绕江边公园徒步快走2公里锻炼腿力,然后在社区内的水泥地上练习"地书",锻炼手臂腕力,约8点时吃早点,8点半司机来接送他到汉口循礼门的湖北老龄科学研究院上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