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门球比赛中,往往会遇到如下的情况:在杆球与右斜前方两个球(两球或密贴或相距1~2厘米)相距20厘米左右,按常规正击自球去撞击右斜前方两个目标球肯定没有双杆球。笔者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巧打双杆球的方法,供球友们参考。其方法是:两手稳握球杆,将槌头悬空离地面3.7厘米左右(球的半径),槌头侧面离自球10厘米左右,槌头端面平面和自球被击点相切,两臂从左向右摆杆,槌头端面接触自球时是一种由左向右的撞击力。这样,自球成侧旋式向前运动,往往在侧旋运动中先后撞上了两个目标球。这样就巧打成了双杆球,如两个目标球在自球的左斜前方,则悬杆、摆杆改变方向即可。打这种技巧球要特别注意的是,摆杆力量要合适,使自球在侧旋运动中一定要撞击上目标球,即使没打上双杆球,也要撞  相似文献   

2.
在比赛时,闪击中常会出现几种情况:1、踩好自球后想把他球向预定方向闪出时,由于击打自球方向有障碍(如其他球或门柱)而无法击打;2、要向预定方向闪送他球,遇到门柱或其他球的障碍而无法踩自球;3、各方向都有障碍无法踩球也难于击打自球。无论发生了哪种情况,如果对《规则》理解透了,采取特定的方法,就能完成预定战术任务。《规则》规定:拾起他球指示方向,“将被撞击的他球放置与自球贴靠,通过击打自球产生的冲击力使他球产生移动……”这里既未规定要用哪只脚踩自球和怎样击打自球,又未规定他球必须踩在脚下和踩球脚必须接触大地,而仅仅是…  相似文献   

3.
静贴腕击球法是集静棒、贴脚、腕力这三种击球法的优点于一体的击球法。静棒击球是槌头前端面直接向前击打自球击点,没有后拉动作,它减少了槌头先后拉、再前冲容易出现的摆动。贴脚击球是击球员左脚前伸,使槌头外侧微贴左脚内侧前部凸出部位,并使槌头前、后端面准确地放在四点一线的瞄准线上,形成正确的击球轨道,这样有助于防止击偏的问题。腕力击球是击球员的两个大臂夹紧胳肢身躯,小臂贴紧前腹部,使大臂固定不动,小臂相对固定,只用手腕力量击球,以减少槌头前冲时的晃动,提高击球精度。将静棒、贴脚和腕力三种击球法的长处合而为一地加以熟练掌握,是对原有击球法的改进和完善,击球效果会明显提高。在掌握这一击球法时要注意三点:  相似文献   

4.
造打密贴球     
2004年《门球竞赛规则》中第十五条规定:"如果击球前自球已与他球接触,只需击打自球,撞击有效。"依据这条规定,在比赛中就可以造打密贴球,用这种办法来完成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5.
现在,门球场上有一种开局战术,命名留贴战术,就是一轮②球留球,待⑩球轻进一门后,轻点自球留在原处(如果不轻点,超时了也是留在原位)。②球仍在同一线路上进一门,适度用力以侵占或贴⑩球,利用规则的"如果击球员自球已与他球接触,只需击打自球,撞击有效"的规定和"进一门球占了他球位置,他球复原位,他球在前,自球密贴他球放"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密贴球(一)密贴球的种类:门球场上,球与球密贴,不外乎下面五种情况。1、自球进一门后,占据了他球位置,球与球密贴。2、自球撞击他球后,自、他球密贴。3、自球撞击他球后,被撞他球与另一他球密贴。4、闪送的球与他球密贴。5、场内有效移动的球,移动后与他球密贴。以上几种情况,无疑球与球之间事实上已经密贴。余下的  相似文献   

7.
在门球活动中,常遇到两球相贴情况,可惜,对贴球利用的较少,而有意识的造贴球更少见。根据2004《门球竞赛规则》规定:“如果击球前自球已与他球接触,只需击打自球,撞击有效”, 即击自球离开就算撞击。基此,当两球相贴时,可打出以下三方面实效: 1、直接击自球过门成双杆球。当击向前方为球门,且两球心连线与击向之间的夹角α等于或稍大于90度时, 就可直接击自球过门获得双杆球。若α角小于90度时,则击球时就可能成为侧撞击,而使自球偏离击向,可调整瞄准点,打成过门双杆球,见图。这是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2、击自球撞击另一他球打成双杆  相似文献   

8.
在某市一场比赛中,②球在二门后10厘米处,②球后一米处是④球。2号击球员进场,准备撞击④球。谁料球杆紧靠在球门横梁柱上,槌头瞄准放好后,击球面离自球只有0.5厘米了。后撤不得,向前挥杆因距离自球太近,极易造成推球犯规。这时2号击球员灵机一动,用脚尖轻踢球槌后端,击出自球,并撞击了④球。2号击球员这样的击球算不算犯规呢?  相似文献   

9.
静棒击球法     
“静棒击球法”顾名思意,就是槌头在击球时没有后拉动作,是直接向前击打自球的一种击球方法。这样减少了槌头在击球时的后拉前击摆动,所以一旦熟练掌握它,击球的撞击或过门或撞柱率都非常高。“静棒击球法”的站位、瞄准、击球和其他打法基本相同。根据我们的实践,它的击球顺序是:测好距、瞄  相似文献   

10.
怎样理解被撞击的球直接移动了自球和其他他球新规则在闪击犯规规定的第一条写到“击球员捡起被撞击的球进行闪击以前,被撞击的球直接移动了自球或其他他球”为闪击犯规。这句活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撞击后自他球均停稳时,即进入了闪击过程。既然我们现在讲的是闪击犯规,就首先明确了自他球均已经停稳。这时候击球员捡起被撞击的他球后,不慎球脱手,掉下来碰到了自球或其他球。或者是在捡起他球时,不慎他球碰到了附近没有密贴的静止球。就属于“击球员捡起被撞击的球进行闪击以前,被撞击的球直接移动了自球或其他他球”犯规。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它与以下两种情况的区别。一是,当撞击后两球或多球密贴时,击球员因捡拾他球而造成的自、他球移动;二是,在闪击过程中捡起被撞击的  相似文献   

11.
撞柱过门     
在临场比赛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即球门后有几个他球,但与门前自球不相对应。如果,正面击自球过门,自球过门后,球的落点离门后他球较远,续击时,很难击打到靠边线的他球。因此,要想过门后能击打到门后他球,就必须撞击一侧球门柱,使球撞柱过门变向。但因球门柱直径仅有1厘米,擦打门柱过门难度较大。如果擦打门柱不稳,可能会正撞门柱,自球会停在门柱上;如撞击门柱的外侧,会使自球滚向相反的位置,连门都过不去。只有擦边撞击门柱的内侧位置,利用门柱的反弹力折射过门,自球才能到达预定的位置,就可续击他球或自球小角度过门得分。撞柱过门调位球,…  相似文献   

12.
擦顶球是门球运动中重要技术之一,很多场合下,一次成功的擦顶球可以改变球场上的态势。现就擦顶球的力学原理及其打法略述如下。(一)擦顶球运动的轨迹所谓擦顶球就是自球在槌头击打后做斜抛运动,其运动轨迹为斜抛物线,如图1中的虚线,自球在抛物线的顶点与他球相擦而过,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只有摩擦力,自球几乎不改变原来的斜抛运动状态,他球只有微小的水平动态。  相似文献   

13.
槌头贴脚击球法的准确率较高,已被众多门球爱好者采用。在实践中,本人又初步摸索出“槌头贴脚不后拉击球法”,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供球友们参考。一、球槌。球槌要选用槌头长24厘米,槌柄长100厘米左右为好。长槌头与脚的长度相近,击球时槌头始终贴脚滑行,准确率高。槌柄的高矮要依击球人的身材高矮来  相似文献   

14.
M“04规则”规定:击球员球槌触及球门或终点柱,使与其接触的球产生移动,被移动的球放回原位。这是击球员因非规则允许的原因触及了界内球,被判为触球犯规。这种球与球门、终点柱接触(或靠近),球槌触及门、柱震动引起的球的移动,是间接移动球,但在判罚上为什么不称为“间接移动球犯规”,而称作“触球犯规”呢?主要的原因是球的受力来自“球槌”,而不是来自“击球面”。竞赛规则规定“击球是指击球员用击球面击打自球的行为。”用球槌击打球是违规的行为。当然这里的“球产生移动”亦应看作是球槌借助门、柱等物质间接触球的结果,把它称作“…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撞击技术分有站位、瞄准、击球三个紧密相关的环节。站位是为瞄准创造条件,瞄准是要找出所需的瞄准点,与自球中心的连线(称瞄准线),瞄准是击打命中的前提,但找准了瞄准线不等于就能击打命中,靠的是最后击球一“槌”定音,显然击球技术环节至关重要,加之要求是在动态中完成,其技术难度更高。那么,在击球  相似文献   

16.
一、对准目标,站好位:无论是进门和撞击他球,对准目标站好位是先决条件。首先要从远离自球瞄准目标和自球,然后对着自球边走边找好自球与目标球的直线点,逐步走到需要击打自球的站位点,两脚两肩成平行站好位。二、掌握要领,握好杆:握杆有高握杆和低握杆两种,可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习惯选择,高握杆姿势优美,视线好。但击球时如不注意槌头容易晃动造成击球不准。低握杆视线差不利于瞄准,但出杆较稳。不管哪种握杆方式其要领是两臂都要与身体夹紧,两手握柄的距离不能太远,利用手腕的力要均匀,亦可用左手握稳球柄,右手手腕用力。三、瞄准关键,讲科…  相似文献   

17.
当击球员的槌头击球面与自球接触后,即为一次击球。击球结束后可能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击球完毕,击球员退场;二是击球结束后还有续击权。笫一种情况一般为自球无过门,无撞柱, 球出界、满分或犯规时,当击球员击球结束时击球权也随之结束。第二种情况是自球有撞击、过门现象,或在闪击击球后,当击球员击球或闪击  相似文献   

18.
跟球,是指自他球距离较近(10厘米左右),撞击后,自球跟着他球同步直线滚动,并达到或接近预定目标。这种方法战术效果显著,实践中有五种打法。一、一般平打:用力击自球并撞他球后继续挥送已密贴的自他球;根据目标远近,可以打成1~2米或15~20米不同距离的跟球。这种打法,只需掌握挥杆力度大小,没有击球技巧,但却有连击和推球现象。经反复测试,细心听看,平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击球力度小和击速慢时,可听到“踏”、“踏”两个连击声响;第一声是击自球,第二声是自球撞到他球的同时,槌头击球面又撞一次自球;如果没有第二次撞击,自球就不会跟着他球滚动。 2.击球力度大和击速快时,第一声是低的“踏”音,音极短,第二声是浊重的“吐”音,音  相似文献   

19.
闪击带球是门球比赛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的击球技术。我在练球中摸索出一种看槌头瞄准的闪带方法,现介绍如下。一、纵向瞄准法撞击对方球后,等球停稳捡起他球,对着自球与闪带的目标球纵向瞄出一条中心连线,然后把槌头笔直放在距自球30厘米的中心连线上并保持槌头不能再移位。这时,用左脚踩自球与中心连线呈45°角。放置他球时要看准、槌头前端、后端和自球这三个点相连的中心线,再把他球放在这条中心线上,然后撤杆击球,撤杆时一定要保持槌头与中心连线和击球点相吻合。撤杆的距离视目标球的远近而定,但尽量撤得近一些,以保持击球的稳定性和…  相似文献   

20.
击球秘诀     
要做到击球命中率高,必须做到三个字:精、稳、正。精:即瞄准要精确,要做到瞄准精确,就要牢记瞄准的程序:首先,从目标瞄向自球,而后在自球后35- 40厘米处站正位——两脚与自球成等腰三角形;然后, 将槌头放到自球后5-8厘米处,眼睛从槌柄顶站中心,瞄向槌头前端中心、自球中心、目标中心,形成四点一线; 最后,先将球柄轻推向后拉(槌头不动),以免影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