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本文选取14个省级行政区已出台的154份体育产业政策文本,依据TOE理论框架划分政策工具类型,运用实地调查法、LDA主题模型和QCA方法揭示政策工具组合与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研究我国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研究表明:省域体育产业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技术要素类、组织要素类和环境要素类3种;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仍较为依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同时需要数字体育技术、体育科技创新、数字体育服务等多种政策工具的有机组合与协同联动;政府支持下的技术主导型、环境引导型、“技术-环境”协同型路径是我国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路径。建议:优化体育产业政策工具体系,注重政策工具的要素匹配;加强统筹引领与顶层设计,推动省域体育产业多维度、协同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助推省域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作为主要维度,基于2018年截面数据构建省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体育竞争力进行排序、评价、分层。研究发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在省域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体育竞争力强省和弱省之间的鸿沟已经初显;体育竞争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省域体育竞争力由强至弱的三个梯队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之势。由此,需要对中西部省份的体育竞争力建设问题高度重视,避免因省域间体育竞争力差距的扩大阻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技术—组织—市场”(TOE)理论分析框架,使用动态QCA方法分析2016—2021年我国22个省域面板数据,探索时间纵轴上各维度影响因素对我国地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组态效应。(1)存在4条组态路径皆可驱动地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概括为“政策—技术”驱动模型、“政府—市场”驱动模型和“政府—市场—技术”联动模型;(2)在时间维度下,自2017年起有3条组态路径对地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解释能力呈下跌态势;(3)在空间维度下,有一条组态的解释能力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基于此,提出地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策略:提升产业政策实施成效,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发挥政府经济手段,聚焦数字技术赋能;完善产融合作模式,深化数字创新联动发展;提升“资源—要素—政策”协调适配度,强化地区资源配置优势。  相似文献   

4.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波特"钻石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评价原则,构建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选取北京、安徽、辽宁、云南、上海、广东、江西、内蒙古8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可以划分三个层次,即体育产业竞争力强动地区(北京,上海,广东),体育产业竞争力中等地区(辽宁),体育产业竞争力落后地区(江西,内蒙古,安徽,云南).北京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最强(截止2005年).最后提出提升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有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原则,设计了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2010年体育文化产业相关指标的实证分析可知:2010年,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运用聚类分析可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按强弱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地区(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强)主要包括广东、北京和上海3个省市;第二类地区(体育文化竞争力一般)主要包括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天津、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和重庆共12个省市;第三类地区(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弱)主要包括山西、吉林、安徽、黑龙江、江西、贵州和四川共7个省市。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山东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体育产品消费比重不断下降等问题导致了体育产业竞争力不足。本研究构建体育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 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消费因子、产业环境因子和政府因子是影响山东体育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消费因子包括居民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文体娱乐人数和体育彩票收入;产业环境因子包括司法系统及产权保护和大型体育场馆数量;政府因子包括旅游产业的营业收入和经济开放度。为此,应从拉动消费、完善体育产业环境以及积极发展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产业等方面促进山东省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根据指标构建基本原则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我国省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Q型聚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找出我国省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体育用品企业竞争力较好的省份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我国省域体育用品企业竞争力与省域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负债合计、资产总计、固定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合计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与省域就业人数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8.
研究认为:范围经济的成本优势及多元协同、网络经济的新模式、技术创新的扩散与溢出、规制改革的经济与政策环境及市场规模的融合拓展是体育产业融合的动因。依据体育产业的服务业特性分析提出4条发展路径,分别是:(1)技术融合路径——技术应用融合与技术横向融合;(2)产品融合路径——多功能融合型产品和空间与时间融合型业态;(3)市场融合路径——消费者与企业需求融合;(4)生产融合路径——管理和组织融合。从产业层面分析了体育产业融合下的体育产业定义与分类、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及国家整体经济的优化升级效应;从政府规制层面认为需要制定出一个兼顾动态发展、多方面考虑的反垄断法界定法案及建立统一高效的联合规制体制与有针对性的规制政策;从企业层面分析了体育产业融合对企业的跨产业并购与战略联盟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9.
首次以壁龛特性为视角,将我国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分为以依托于其他产业类型为主和以依托于大型体育赛事而集聚起来的休闲体育产业集群两大类,研究发现这两类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共性--嵌入并依附于其他市场的小壁龛市场特征.那么,如何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文章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弱关联和强关联,提出了我国壁龛型休闲体育产业集群产生和进一步拓展市场的路径衍生模型.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全面深化体育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历史发展进程,结合新时代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综合分析,对新时代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中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定位是互补与共进。要逐步、分阶段地实现市场在体育领域资源配置中处于决定性地位;政府要谨慎制定产业政策;体育行政部门要避免体育领域的市场失灵,且在市场失灵后予以纠正;政府要退出微观领域特别是体育产业领域,要放松体育领域的管制、开放体育市场、打破垄断、倡导竞争;警惕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协会)的力量干扰市场资源配置;政府要与市场协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和产品,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依法治体。  相似文献   

11.
体育强省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生态环境数据、空气质量数据、网络平台大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GIS空间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技术和模型,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与交流、体育保障5个层面构建了包涵31个二级指标的体育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体育强省建设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强省建设的各要素存在较大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省份的同一要素之间,也体现在同一省份不同要素之间;体育强省建设的综合水平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递减,高水平省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依据综合得分的空间相关性和要素的协调性,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准强型区域、较强型区域、次强型区域和弱强型区域等4种地域类型,空间上呈现出"多核心,一横两纵"的发展格局;投入资金充足性、设施可获取性、生态环境适宜性是影响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关键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据比较、文献资料、内容分析等方法说明了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对体育产业引进民营资本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体育产业引进民营资本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民营资本的引进创造条件。政府应通过改革创新为民营资本提供扶持和引导,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借鉴先进省市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为体育产业引进民营资本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耦合协调度及未来前景,在分析体育产业与健康中国耦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体育产业与健康中国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修正GM(1.1)预测法对我国东部地区11省市2013—2017年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预测未来10年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2)东部地区11省市两大系统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且二者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体育产业系统发展水平比健康中国系统波动性更强,体育产业成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有效路径依赖;体育产业发展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驱动作用较弱,而健康中国建设对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作用较大。(3)东部地区11省市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性在逐年稳步上升,但演进与提升速度较缓慢,协调关系始终处在勉强协调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从北向南的空间格局大体上呈现“高—较高—高—较高—高—低”,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耦合协调水平演进与提升速度明显加快,但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并提出建议,以期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14.
王静 《湖北体育科技》2021,(1):15-19,8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索高质量发展与协同治理的关系,剖释高质量发展赋予体育产业协同治理的时代使命,分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体育产业协同治理存在的政府传统管理观念依旧、市场运作模式功能弱化、社会参与治理程度较低、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不强等现实阻滞。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体育产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型,提出推动体育产业政府治理转型升级、构筑公平健康的体育产业市场经济、提升体育产业社会参与治理能力、健全覆盖型体育产业法治保障体系等优化路径,以实现体育产业有效治理,助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产业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运营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与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年限和改革路径有很大关系。本研究采用逻辑推理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美国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态势,分析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学理探讨和实践发展,指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文章指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者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和交替发挥作用的关系。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上的定位主要表现在提供的机会均等,机会均等所保证的应该是大众体育权利分配上的程序平等,而并不保证结果的平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产业组织理论对西北五省体育健身产业市场进行分析。近年来健身俱乐部数量上升快、俱乐部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产业市场容量增大致使西北五省体育健身产业市场集中度属于低市场集中度;其产品差别度低;俱乐部进入/退出市场的壁垒较大。研究发现西北五省体育健身产业市场结构属于过渡竞争的产业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体育市场的秩序管理进行研究。政府行为"互联网+"下体育服务平台的建设,能为体育服务提供良好的技术管理平台,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市场秩序的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国有品牌的树立,体育产业种类的分类统计和信息化服务,体育社会资源的最大化使用,以及筹建体育消费的第三方专有支付平台,为建立体育社会化服务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民法典》中非营利法人的规范文本,对体育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的学理内涵做出推演。借助“场域”结构框架分析体育行业协会法人治理问题。“组织域”维度,体育行业协会内部章程及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功能失调、“会企关系”有待完善。疏解策略包括加强体育行业协会规章制度建设,推进制度资源积累的良性发展;健全治理结构,完善组织机构;遵循会员服务逻辑,提升“会企关系”。“社会域”维度,体育行业协会自治与政府干预边界不清、体育行业法律资源稀缺、体育市场监管体系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不够。疏解策略包括政府应强化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在切实为协会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监管边界,完善政府对协会的年检与评估机制;强化法律制度供给,完善体育行业立法,将体育行业立法与体育市场治理现状有效衔接,切实赋予协会在体育行业自治领域的立法权、执法权与监管权;发挥体育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借助技术赋能,完善体育行业监管机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建设,提升体育行业协会的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体育赛事的人力、资本、场馆、知识和制度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的赛事资源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杭州、宁波和温州的赛事资源状况明显强于其它城市;地级市的赛事资源普遍好于各县(市)、区,但有些县(市)也具有较强的赛事资源。分析其原因认为:赛事资源强弱与各地的行政级别、城市综合实力、政府对承办赛事的意愿程度有着很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