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速度节奏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相关运动环节及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滑步阶段的团身移殿-两腿摆蹬结束瞬间,移臀、两腿摆蹬动作配合的动作方向、距离及时间是决定各运动环节速度的主要因素。在右脚距离地面-右脚着地瞬间,右腿主动收拉右小腿是保持身体运动惯性,维持身体重心继续移动的重要环节。移臀与积极蹬右踝动作是滑步阶段整体速度行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涛 《中华武术》2000,(3):13-13
滑步速度对推铅球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滑步距离短使滑步速度提高受到 了限制。而有关资料表明,即使优秀运动员对 滑步速度的利用率也只有30%-40%。因此, 如何提高铅球运动员滑步速度的利用率问题,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一、铅球在出手前的运行应符合弹道原理 (一)根据弹道原理,运动员在滑步时, 只有使铅球的运动轨迹与最后用力方向趋向一 条直线,才能使铅球出手初速度更快,从而使 铅球飞出距离更远。也就是说,要想使推铅球 成绩更好,运动员就应该尽力使铅球在滑步阶 段和最后用力阶段所获得的速度方向在一条…  相似文献   

3.
亚洲冠军李玲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下肢速度节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蓉 《体育学刊》2008,15(5):90-93
以多哈亚运会女子铅球冠军李玲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背向滑步技术不同阶段下肢速度节奏特征.结果表明:滑步阶段人体重心与铅球的速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与其它优秀运动员相比重心速度与铅球速度差值过小;过渡阶段较好地保持了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最后用力阶段人体重心速度下降过大,对铅球最后加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定进入201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苏州站)女子铅球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滑步阶段摆蹬动作协调,右脚蹬离地面瞬间蹬地角偏大,左腿摆动偏高,两大腿间夹角偏小,身体重心起伏较大,影响人—球系统的整体效果;研究对象滑步阶段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均出现在右脚蹬离地面之前,即在右腿积极蹬伸的阶段;滑步时间稍长,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差距;滑步中上体上抬较大,影响了躯干扭紧程度和超越器械的动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原理,从构成铅球运动员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的关键要素出发,设计了与之密切相关的6种主要专项训练手段,并进行有序地组合,形成针对性强,且综合功效显的系统整体。经实践证明,该训练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促进了铅球运动员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加快了完成动作的速度,提高了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6.
以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运动学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如下:巩立娇滑步技术阶段具低起投速度,滑步时间和距离短,滑步速度慢、摆动动作幅度小、躯干下压幅度小的技术特点;转换技术阶段保持了铅球与身体重心的同步运动节奏,躯干保持滑步姿势的能力强;动作幅度大,身体重心起伏小,运动速度稳定的技术特点;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与铅球运动速度节奏合理.具有用力时间短、动作幅度大、出手角度小和出手速度快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铅球运动员的成绩要达到高水平,就必须掌握良好的投掷技术。良好的投掷技术体现在正确的最后用力、平稳快速的滑步以及滑步与最后用力的有力衔接三个方面。由于滑步能使运动员和铅球获得预先的速度,因此滑步推铅球比原地推铅球的效果更佳。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投掷项目     
G824.1 20022776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速度节奏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刊,中,A]/肖林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0-32图2表5参8(LF)女子//背向滑步//铅球//速度//节奏//技术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玉 《体育教学》2007,(3):61-61
背向滑步及髋部的顶转是背向滑步掷铅球的关键所在,滑步的距离、滑步的节奏及滑步的速度又是滑步技术动作的要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动作经常出现滑步与最后用力阶段脱节,滑步节奏掌握不好,滑步距离短及滑步  相似文献   

10.
从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生物力学等方面对比分析,旋转式铅球投掷技术相比背向滑步铅球投掷技术具备延长铅球预先加速工作距离,提高铅球加速动力,获得较高的出手速度等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旋转投掷技术动作对运动员身高、体重要求较低,可以弥补亚洲运动员身高、体重、力量方面不足,值得在教学和科研中研究,并在运动训练中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斜板练习提高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安 《体育科技》2002,23(3):29-30
为解决滑步推铅球提高右脚收拉速度以及滑步和最后用力的衔接 ,运用斜板辅助训练手段 ,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迅速提高铅球成绩 ,对于纠正滑步推铅球易产生的“脱节”错误动作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现场采集的短道速滑500 m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运动视频进行处理,获取相关运动学参数,揭示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滑行运动学参数特征,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单台摄像机定点拍摄获取比赛录像,无须在现场放置框架,利用冰面现有文字和线段进行摄像机空间标定,利用SIMImotion解析软件得到运动员滑行轨迹的像坐标,最后通过射影变换原理获取运动员在冰面上的滑行轨迹等运动学指标。结果:数据显示在第三圈男女平均速度都达到最大,男子最大圈平均速度为14.14 m/s,女子为13.07 m/s。男女直道平均速度、弯道平均速度、入弯瞬时速度和出弯瞬时速度都在第5次达到最大值。男子直道最大平均速度为14.13 m/s,女子为13.13 m/s;男子弯道最大平均速度为14.70 m/s,女子为13.51 m/s;男子入弯最大瞬时速度为14.76 m/s,女子为13.66 m/s;男子出弯道最大瞬时速度为14.21 m/s,女子为13.12 m/s。起跑到第8步时,男女瞬时速度分别达到了8.39 m/s和7.63 m/s,男女步长分别达到2.98 m和2.44 m。结论:(1)利用射影变换原理完成运动员比赛滑行路线的标定,为短道速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2)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500 m滑行中弯道速度贡献大于直道,起跑爆发力对抢位战术影响较大,运动员体能情况对最后两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为提高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Tennis courts are normally classified as fast or slow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coefficient of sliding friction (COF) between the ball and the surface is respectively small or large. This classification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change in horizontal ball speed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F if the ball is incident at a small angle to the horizontal. At angles of incidence greater than about 16° it is commonly assumed that the ball will roll during the bounce, in which case one can show that the ratio of the horizontal speed after the bounce to that before the bounce will be 0.645 regardless of the angle of incidence or the speed of the court. Measurements are presented showing that (a) at high angles of incidence, tennis balls grip or ‘bite’ the court but they do not roll during the bounce, (b) the bounce:speed ratio can be as low as 0.4 on some courts and (c) the normal reaction force acts through a point ahead of the centre of mass. An interesting consequence is that, if court A is faster than court B at low angles of incidence, then A is not necessarily faster than B at high angles of incidence. An exception is a clay court which remains slow at all angles of incidence. The measurements also show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for a tennis ball can be as high as 0.9 for an oblique bounce on a slow court, meaning that the ball bounces like a superball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at slow courts are fas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5.
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黑龙江省3名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推铅球滑步阶段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滑步阶段运动员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偏小,垂直速度偏大,右脚蹬地角偏大,滑步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在负荷状态下肌肉等长、等张收缩声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肌肉收缩滑动学说,当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间产生滑动摩擦。那么肌纤维相互滑动运动是否产生肌声,肌声与负载量、运动状态、速度等方面存在何种关系已引起关注。作者用声学法研究肱二头肌在负荷下等长、等张收缩、揭示其发声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优秀速滑运动员500m全程速度节奏问题,以个案研究法对2008年荷兰短距离世锦赛我国两名优秀男子运动员比赛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于凤桐滑跑内道时速度节奏控制较为合理,第一弯道和第二弯道滑跑充分利用弯道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了加速,但滑跑外道时在两个弯道表现较差。安伟江外道滑跑除第三直道降速较为明显外,其它段落滑跑较为合理,但内道滑跑时第一弯道未能实现应有加速,影响了整个全程的速度节奏分配;(2)最大速度能力、速度耐力和两次滑跑的稳定性对获取优异运动成绩起决定性作用,从本次比赛两次滑跑来看两名运动员稳定性较差;(3)弯道是节奏控制的关键区域,运动员应适当控制入弯道和出弯道速度节奏,充分利用弯道的力学优势合理加速。当速度节奏控制符合场地力学原理时运动成绩一般表现较好,反之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推铅球速度特征发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名专项成绩在17.36m以上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等方法,研究分析运动员推铅球技术的身体重心与铅球速度及其关系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步结束时铅球运动速度存在一个适宜区段;运动员最后用力发力时间是在最后用力阶段之前;全程推球中铅球速度有两个较大起伏,而不是不断加速等。研究结果有助于教练员、运动员正确认识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水平速度滑冰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是提高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中要把握住他们生长与发育的规律,打好身体运动素质的基础;要掌握好技术训练与体能训练的关系,理清技术训练的要点,科学使用体能与技术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使他们掌握良好的滑行技术;要掌握运动员身体形态改变、各系统器官机能特点和变化规律,关注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发展,以始终保证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为前提,注意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有机结合.以及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20.
现代蛙泳技术提高游进速度的途径,一是增加推进力,二是减少前进阻力,三是两者有机结合;腿部技术出现了三种减少收腿阻力的技术;划臂技术主要是加大推进力和减少阻力的技术;而配合游过程中则特别要注意滑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