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静 《中国文化》2013,(2):117-124,125-127
禅宗自慧能以下,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分灯,所谓"一花五叶";临济宗又别出黄龙、杨岐两派,所谓"五家七宗"。入宋,"云门、临济、法眼三家之徒於今尤盛,沩仰已熄,而曹洞者仅存,绵绵然尤大旱之引孤泉。"①元明以后,仅临济曹洞两家尚存,临济盛於曹洞,所谓"临天下,曹一角"。而临济两派中,黄龙於北宋后期兴盛一时,进入南宋则法嗣不济,数代而泯。杨岐一家担荷临济门风,方会三传至圆悟克勤,门庭大盛,出大慧宗杲和虎丘绍隆。大慧宗杲之"看话禅"影响深远,然法嗣莫过六代,惟虎丘一系,绵绵延延,不绝如缕,竟至晚近、乃至目前。一言以蔽,禅宗南宗之临济宗杨岐派虎丘一系是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禅宗法脉,师徒相授,历历可数,法号承贯,薪火不绝,道场(祖庭)、文献亦不乏完整保存。圣严法师曾照《校正星灯集》所载,在著作中列出该法系的世系表:  相似文献   

2.
正(一九四〇年十月至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一九四〇年十月十五日晨七時發靈興場,入潼川,抵校方九時半,十時上課,飯後又上課,課畢在蒙文通先生房談天,夜十二時睡。十六日八時上課,午飯在江之泳先生閑談。適楊威伯來談校方引起誤會之由,希余等出爲調解。余乃約文通、之泳、魯珍、勵儉諸公聯名修函校方,請免追究。至夜始商定步驟。十七日起身即往一山兄處,討論解決楊事方案,十時之課未能上堂,與之泳、文通諸公會校方行政當局商談解決辦法,所無異議,飯後方欲買什  相似文献   

3.
程巢父 《中国文化》2006,(2):158-163
1926年冬,傅斯年自英、德留學七年半而歸國,12月赴廣州應聘任中山大學文科學長暨國文、史學兩系主任。他是個重才、識才又有能力羅致雋才的學術及教育領導人。他的行政才能早在創辦 (新潮)及“五·四”時期已露端倪,此時更得以施展。其所延聘的教授有吳梅、顧頡剛、丁山、羅常培、楊振聲等。師資既已充實,學風因之丕振。那時的名教授不像1949年以後多依附於一枚“鐵飯碗”而委屈  相似文献   

4.
一 腾利迅速代價很小辛亥革命在一個幅員廣大,面積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大國裏,結束了長達兩干餘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中個大地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政治燮革,這是一件十分偉大、十分了不起的事件.但是,從武昌起義到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中華民國誕生,前後不過80多天,三個月不到.如果從與中會成立算起,也不過17年.當年,改良派嚇唬説,中國革命,會像法國革命一樣,會動亂百年,"伏尸百萬".當時在清廷内閣承宣廳辦事的許寶蘅根據歷代江山鼎革的經驗估計,中國人口將大爲减少.他説:"世燮至此,殺機方動,非生(囊)塗炭,户口减去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二,不能安贅."①孫中山本人也曾估計,革命大約要3 0年才能成功.②但是,辛亥革命的勝利却出奇地迅速,而且,代價也很小,并没有出現大量死人,流成河的恐怖埸面.用孫中山自己的話來説,就是"太過迅速、容易,未曾見有若何犧牲及流血".③這種情况,不僅表現在全國,而且突出表現在武昌起義後的各省,特别是省會城市以及當時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的起義和獨立中.  相似文献   

5.
繪畫“六法”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藝術理論,自來論者甚多,目光大多集中於首法“氣韻生動”。本文作者指出,“氣韻生動”無疑為“六法”之靈魂,但其他五法亦有相對的重要性。“傳移模寫“雖居“六法”之末,亦不容忽視。作者認為:(一)依據史實,“传移模寫”作為一件藝術事業,歷代均十分重视,(二)“傳移模寫”之方法与觀念,實隨繪畫創作之發展而衍變。繪畫由工筆發展為“意笔”,“傳移模寫”亦由“工整的臨摹”衍變為“寫意的臨摹”,而後者實質上是一種对於原作的“譯解”,甚至近乎音樂中之“演奏”。此種衍變,體現着我國繪畫發展趨於深化,同時亦隱伏着停滯不前的危機。文中略述西方繪畫中有關臨摹的情况,以作參證比较。  相似文献   

6.
朱漢民 《中国文化》2023,(1):205-212
王安石之學是宋學體系中一個特别類型,其學既是慶曆之后以性命之理爲核心的地域性學統,又是熙寧之後確立的以新政治理爲核心的官學化學統。以内聖外王之道解構王安石一生建構的學統,可以發現王學其實是兩個既有着密切關聯、又有着鮮明區别的學統形態:一種是民間地域學派的王安石之學,可以稱之爲“臨川之學”;一種是官學化的王安石之學,即所謂“荆公新學”。儘管王安石年輕時致力於内聖之學,希望以内聖解决外王問題,但是王安石一旦“得志”爲宰相後,并没有完全沿着早期以内聖的修己之學來解决外王之治的政治問題,而是通過《三經新義》而回歸漢代的政治儒學。這一密切配合王朝政治的功利主義儒學,受到原本是“同志”的其他宋儒的激烈批判。  相似文献   

7.
一 前言 “晚明”系指十六世紀後半至明亡(1550—1644)前後下到一百年的時期,大約自十六世紀以降的明代,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出現了劇烈的變動,後人對這段時代的看法仁智互見,有譽稱為啟蒙時期,有視為墮落的時代,也有認為是摸索時期等不同的觀點。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自然闡述出來不同的面向,若從文化層  相似文献   

8.
尋訪楊廷和     
正一五百年後,楊廷和已沒什麼存在感了。雖然,他做過十幾年的內閣首輔,是管領天下的一代人物。雖然,他兒子是楊愼,論著作之豐,可謂明代第一人。我們經常說中國人有官本位意識,但那或只是入世的權宜之計,幷不代表內心裏知人論世的眞正標準,官本位似乎只用來對待活人,對待古人幷不如此,毋寧說是相反的。所以楊廷和位極人臣,權傾一時,如今卻門庭冷落;而楊愼有狀元兼文豪的身份加持,倒是遠遠壓倒了父親的身後名。可以說,楊廷和是個被遮蔽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我國以盛產瓷器而聞名世界,並享有“瓷國”之稱。早在公元四、五世紀的南朝時期,浙江青瓷已遠渡重洋銷往海外,公元七世紀初建立了强大的唐代封建帝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長安和揚州成為東方國際貿易都市,西亞各國商人從事貿易者絡繹不絕,唐代絲綢、陶瓷等商品沿着絲綢之路及海上通路大量銷往海外。宋代隨着造船業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海外貿易與交往,為了適應當時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1950年安陽發掘工作日記(4.10~5.18)四月十日星期一晴今日午前將行李完全準備以後,立送至科學院,以待出發,余所攜者比較簡單,僅一鋼紙箱及一行李卷而已。晚飯後,6時半至科學院,7時由科學院出發。火車於8時15分開車,同行者有馬得志、趙銓、魏善臣、魏聚元等四人。車中與馬、趙二君相談甚歡。四月十一日星期二晴夜中。同人皆未得安睡,僅略睡片刻,皆感疲乏。午後6時餘,抵安陽,郭子衡先生派工人來接,  相似文献   

11.
漢末以來逐漸流行的老子不斷變化爲歷代帝王師的傳説,或受到佛陀本生故事的影響。而當時浮屠與佛,被很多中國人誤爲兩人,在老子化胡的傳説中,老子或其弟子,先後化爲浮屠、佛,成爲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胡王的帝王師。浮屠生於属賓,千年之後佛生於天竺。佛出生時有瑞像產生,漢明帝夢金人;漠明夢佛後又衍生出永平求法的傅説。而後佛教徒演繹出求法後佛道二教鬥法等情節,并謂道家角力失敗,劉、吕之徒出家爲僧;道教徒進而亦接受此説而批判劉、吕之徒致使佛教在中土流行,謬種流傳,故力諫北魏太武帝滅佛,去後漢荒君虚妄,復羲農之治。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魏太武帝滅佛詔書中提出西域本無佛教,佛教乃前世漢人劉元真、吕伯强之徒,道聽途説,附會老莊而成。這一説法恐亦出自老子化胡説,詔書中所言劉、吕二人,并非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指當時傳説柬漢永平求法後佛道二教角力,道家一方失利後出家的"司空陽城侯劉峻"與"四岳諸山道士吕惠通"。  相似文献   

12.
四十自序     
丁山先生,1924年考取北大研究所國學研究生。1926年由北大沈兼士、魯迅二先生薦,應聘厦門大學,擔任國學研究院編輯。1927年由魯迅薦到中山大學文學院任教授。1929—1932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任研究員。1933年後,先後在中央大學、四川大學、東北大學(四川三台)、西北大學、齊魯大學、南京臨時大學、暨南大學任教,1947年任教山東大學。在大學中文、歷史和史地系,先後開設文字學、音韵學、尚書學、中國古代歷算、中國沿革地理、中國制度史、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名著選、諸子文選、商周史、秦漢史、中國通史、歷史文選等課。1952年在青岛逝世,年僅51歲。此篇"自序"為先生未刊日記中之一節。  相似文献   

13.
我對王西樓很感興趣。他是明代的散曲大家。我的家鄉會出一個散曲作家,我總覺得是奇怪的事。王西樓寫散曲,在我的家鄉可以說是空前絕後,在他以前,他的同時和以後,都不曾聽說有別的寫散曲的。西樓名磐,字鴻漸,少時薄科舉,不應試,在高郵城西築樓居住,與當時文士談咏其間,自號西樓。高郵城西瀕臨運河,王西樓的名曲《朝天子·咏喇叭》:“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  相似文献   

14.
"四教"經典在春秋後期至戰國峙期所面臨的根本危機,與其説是其文本與儀式的存績問题,毋寧説是其傅習與實踐方法的陳舊、淺俗與偏颇。就《诗》《書》而言,主要表現爲純粹的知識化倾向使其在時用性方面受到質疑;而對於禮、樂而言,則是技術性與形式化的倾向使其不僅無法用以维系宗法觀念,反而成爲贵族炫耀财富、助長欲望的工具。面對这些危機,孔子及其部分後學嘗試通過一種"儀式化"的《詩》《書》微引方式来强化《詩》《書》與當下政治、倫理問题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在理論層面對禮、樂進行一系列新的"賦羲"。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四教"之學的體系,并對漢代經學的發展形成若干影響。  相似文献   

15.
黄俊傑 《中国文化》2023,(1):110-118
本文分析儒家與佛教的時間觀之同異及其現代啓示,指出儒家時間觀以“循環時間觀”爲最重要表現,儒家從“時間性”之中萃取“超時間性”的道德命題,發揮“反事實性”論述的作用。佛教則主張“時間”之無獨立實有性及其虚妄性。儒家的時間有其具體性,是一種“生活所體驗的時間”,具有樂觀健動精神;佛教的時間觀是“概念化的時間”,人不應受此虚妄的時間所系縛,皆能對受到疏離與欲求所苦的現代人有所啓示。  相似文献   

16.
印章源始三代,盛極秦漢。清嘉、道以還,研討金石篆刻之學風靡一時。有蓄萬印以示富者,有飾金玉以爭奇者,凡此蒐集賞玩,與刓刻無涉;迨編輯印擧、印範,流傳藝林,俾益後學,厥功鉅偉。蓋鉨印為古人昭信之物,方寸精微,或鑿,或刻,或鑄,其結構點畫之雄麗朴(木矛木),輒逾於鐘鼎、彝尊、秦權、漢镫。  相似文献   

17.
正余所治學,早年為古典文學和文學思想史,特別對《紅樓夢》與明清文學思潮用力較多。現當代文學和文學理論也曾涉獵,出版過幾種論著。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後,開始轉入學術史和思想史研究。引領我"出文入史"的是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三位學術大師。讀他們的書,如醉如痴,足以忘我,結果自己不想寫文章了。於是編纂了一套《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收晚清民國以還現代學者的著作四十四家、三十五卷、兩千多萬字,1997年出版,歷時七年時光。好處是使我有機會系統接觸現代學術的譜系,王、陳、錢之外的其他學者,也成了我熟悉的前輩老師。此處"老師"一詞,我  相似文献   

18.
编后记     
《中国文化》2006,(2):172-173
回眸17年前,1989年盛夏,《中國文化》創刊之時,在首期編後記中,我們申說期刊創辦之旨趣:“着眼點在學術,目的是弘揚文化。”此言的源出,就是“我們抱定的宗旨不變,仍如撰於去年年底的創刊詞所說”——在該篇創刊詞中,主編提出:“深入的學術研究不需要熱,甚至需要冷;學者的創造力量和人格力量,不僅需要獨立而且常常以孤獨為伴侶。”兩年之後,《中國文化》第5期編後,又引用錢鍾書先生的話,重提“冷”、“熱”問題:“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  相似文献   

19.
1935年前後,獨立社最初社員相繼離開北平,社内人事被迫調整。新晋社員裹,張忠紱成爲胡適因應國際局勢的左膀右臂。作爲後獨立評論時期社内唯一的國際問題分析專家,前者携其專業知識和學術素養,恰好契合彼時胡適研究遠東局勢尤其是中日關係的急切需求,影響了他對日思想的重構。反過來,胡適遴選張忠紱於1937年9月共同赴美開展國民外交一舉直接促使後者"棄學從政"。諸此交互聯結,其内在邏1首推於"權勢網絡"本身的發展流變。同時,進入共時性脉絡中既豐富了個人研究,也得使該時段大歷史進程得已更多的闡釋空間和張力。  相似文献   

20.
魏晉以來,中國的古典解釋出現了一些新面貌,雖然在經書解釋史上,有的學者還是將這一時期總歸為漢唐階段①。這種劃分從歷史的長時段來看,自然有其成立的理由,但對于長時段中各個短時段的變化,學者理應予以必要的注意。概括地說,這些新面貌可以歸結為兩點,即“得意忘言”與“義疏之學”。前者是精神上的,後者是體式上的。經典解釋的這些新特徵,對于文學解釋來說,也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先導和影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