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选择题看似平淡,似曾相识,仔细品味,它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推陈出新,亮点纷呈,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题1.(2012年江苏卷第4题)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如图1所示),可能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2.
题目.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口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本题是2012年江苏卷的第4题,为一道单项选择题,考查存在非恒定阻力情形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α-t图像,不属于不计空气阻力的理想竖直上抛运动,也不属于受大小不变的恒定空气阻力情形,因此对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判断只能属于粗略判断,故题目中有“可能正确”的一说.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45页例1.一、复习准备:1、一步应用题的解析过程(分析、抽象、综合).2、练习准备题:1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18个花皮球,一共有多少个皮球?2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口述解析过程)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上面两题能不能合成一个题?让学生自己合并,然后读题,老师把其板书出来.  相似文献   

4.
本刊2012年第3期的《一道摩擦力奥赛题的新解》一文,只探讨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没有给出摩擦力大小的求解方法,本文对原题进行拓展,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道考题:质量为m的皮球,从某一高度h自由落下,反弹起来的高度均为原来的43,现要使皮球总能弹回到h高度,如图1,那么每次拍球需要对皮球做多少功?很多考生的解答为:根据题设条件,皮球与地面碰后反弹起来的高度为原来的43,因此皮球由于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E损=mgh-34mgh=1  相似文献   

6.
初二物理(人教版)第九章我们学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当然这儿的“力”一定是不平衡力.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对“皮球”进行如下分析:皮球从水下往上浮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如图1所示.位置1~位置2:皮球上浮的速度越来越快,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必受不平衡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皮球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皮球的体积,浮力大小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位置2~位置3:随着皮球的、上浮,皮球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减小,故浮力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7.
有一道高三试题: 质量为m的皮球,从距地面h高处自由落下,反弹高度为原高度的3/4,现在要使皮球着地后总能弹回到原下落高度h,那么每次拍球需要对皮球做的功为多少?(空气阻力不计)  相似文献   

8.
一、例题临摹法教文字应用题时,教师注意让学生朗读例题,口述题意,指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领会题型结构和叙述方法。坚持训陈一段时间后,教师再让学生或仿其格,或仿其法,结合知识层次、生活感受,学习编应用题。例如,教学"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这一例题后,教师可让学生按照例题算式"6+18-20"编题;也可择其材料变换条件与问题编题:(1)小明原有6本图书,又买来18本,送给希望小学20本,还剩多少本?(2)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一些后,还剩下4个,商店卖出皮球多少个?......…  相似文献   

9.
1原题及参考解答1.1原题呈现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实验题(第10题):有一根圆台状均匀质合金棒如图1所示,某同学猜测其电阻的大小与该合金棒的电阻率p、长度L和两底面直径d、D有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0.
1原题及参考解答1.1原题呈现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实验题(第10题):有一根圆台状均匀质合金棒如图1所示,某同学猜测其电阻的大小与该合金棒的电阻率p、长度L和两底面直径d、D有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1.
正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反映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它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利于认识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的立意在于对考生的能力考查.近年来在各地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很多非常好的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考查.现就一道高考物理试题的解题分析,谈一谈如何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来解决实际问题.题目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有些压强题,由于原题条件的限制,我们用常规方法不好分析,此时我们对原命题若进行巧妙的虚设,通过对虚设后的命题进行分析,则可巧解原题. 一、虚设固体压强问题固体压强问题是同学们都习惯用公式  相似文献   

13.
九义教材第四册中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引入是把一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的第一个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扩充为两个条件“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在教学时做了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我国宋朝,有一位出将入相的文彦博,儿童时能智取掉入洞里的皮球(故事略)。〔命题〕落洞皮球如何取? 〔提示〕教师每讲到这篇文章,总是要提出上面的问题,即落洞的皮球如何取?然后告诉学生:“你把水灌进洞里,皮球就浮上来啦?”这是尽人皆知的,也是思维定势的表现。作此题就要打破这种定势。就是说,不要先定调,以此来限定思路和范围;要尽量扩散。落洞皮球如何取?  相似文献   

15.
我在教学数学第六册的归一应用题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实际应用,我让学生从猜测入手,进而讨论,解决问题,很快学生就自己弄懂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课一开始,我就问:“如果现在要你们很快地测算出全班54名同学在一分钟拍皮球的次数,你们准备怎样测算?”经过讨论后,学生们争相发表意见,提出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先测出每个同学一分钟拍皮球的次数,再把它们相加。 方法二:先测出一个同学一分钟拍皮球的次数,再乘以54就行了。 师生共同讨论这两种方法,发现第一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巳然准确,但是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有些压强题,由于原题条件的限制,我们用常规方法不好分析,此时我们对原命题若进行巧妙的虚设,通过对虚设后的命题进行分析,则可巧解原题。  相似文献   

17.
裴柳 《教学考试》2024,(6):58-61
<正>结合真实、适切的科研背景,依托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所命制的试题,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如2023年广东高考卷第20题。教师讲评本题从突变体研究背景的视角,结合真实的实验对该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突破疑难。【原题呈现】种子大小是作物重要的产量性状。研究者对野生型拟南芥(2n=10)进行诱变,筛选到一株种子增大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8.
有些压强题,由于原题条件的限制,我们用常规方法不好分析,此时我们对原命题若进行巧妙的虚设,通过对虚设后的命题进行分析,则可巧解原题. 一虚设固体压强问题固体压强问题同学们都习惯用公式p=F/S分析,但有些固体压强用此公式不好分析,此时我们就应换用公式p=ρgh进行分析.因为公式  相似文献   

19.
动量定理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凡是能用牛顿定律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使用动量定理加以解决.动量定理通常应用在碰撞类和打击类的瞬间过程,有时候也不尽如此,比如在处理一些物理过程相对较长的变力作用问题上有时也有着巧妙的应用,并且动量定理还会以崭新的面目出现.现举几例加以说明.例1(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联考)从地面上以大小为v1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皮球,如图1所示.经过时间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的速度大小为v2,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面给出时间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你认为t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相似文献   

20.
题目:一质量为m的皮球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反弹起来的高度为原来的3/4,要使皮球反弹回高h处,求每次拍球需对球做的功.学生的解法:学生在解答此题时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解答出每次拍球需对球所做的功为1/3mgh,另一部分同学解答的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