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小雅·车攻》──《诗经》名物新证之二扬之水《诗》写行猎,有《虞》、《叔于田》、《大叔于田》、《还》、《卢令》、《》、《车攻》、《吉日》。国风诸篇,俱轻倩活泼,如《齐风·卢令》,言田猎,却绝不闻肃杀之音,唯以轻捷奔行的猎犬,引出悠长悠长的一阕短章。...  相似文献   

2.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3.
《北京日报》今年6月24日有一篇题名《想起彭德怀的“害怕”》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7月2日)加以摘要介绍。我看的是《报刊文摘》,读了几遍,爱不忍释。文章说,巴金曾经描绘彭德怀给部下讲话,“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彭总看了觉得很不自在,他给巴金写信,建议将这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彭总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文章的作者说:“原来,彭总是害怕颂扬啊!”  相似文献   

4.
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弗兰西斯·培根曾写过《谈读书》,19世纪中期英国散文家约翰·罗斯金写过《读书》,20世纪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写过《怎样读书?》,3位不同时期的大家就“读书”一题见仁见智,各自写出了气势磅礴、思维缜密的随笔,在基本观点上却又不谋而合,前后历经400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首先,从结构上看,3篇文字均用一句言简意赅的句子开门见山地点题。培根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罗斯金云:书并非街谈巷议东西的罗列,而是写作的结晶;写作,并非只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长存于世。伍尔夫则说…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及今本改定年代小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国演义》成书时间,大略有宋代说、元中后期说、元末说、明初说、明中叶说等等。这些说法中,笔者比较倾向于元中后期说。持这一意见的章培恒先生从《三国志通俗演义》小字注中“今地名”的考证认为“似当写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之前”,而没有明确上限;袁世...  相似文献   

6.
1996年5月我将《一代诗哲吴雨僧》寄给《中华文化论坛》时任主编谭洛非同志,没有想到一个多月文章就在2期刊出。洛非给我来信说:文章写得好,他把另一篇文章抽下,先将这篇刊登。又说《论坛》新辟了《中华学人》和《学者谈治学》两个专栏,主要登载四川学者和与四川学术、教育有关的学人。他要我向王利器先生约篇谈治学经验的稿件,并说他认为王先生的东西可以流传。我回信说,《论坛》开辟这两栏很好。我同王利器先生很熟。大概在1996年9月,我去拜访王先生,讲起谭洛非向他问候及约稿的事。王先生说,他同洛非也相识多年。我…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出版社约我写《中国历史15讲》,是在2002年1月中旬,要求有科学性又有可读性,适合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朋友们阅读。这个倡议很好,大学生(不论是哪个系)有一些关于祖国历史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诸天讲》是近人康有为的哲学著作。据康有为所说,此书写于1886年。这是作者在长期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的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的学术著作。康有为依据西方近代科学,在该书中提出了不同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其用意在“尽破藩篱而司彻诸天”。(《康南海自编年谱》)康有为早年即对西方近代科学和一些著名科学家有浓厚兴趣,尤其是对大科学家哥白尼和牛顿十分敬慕。他说自己“最敬哥、奈(即牛顿)二子”。(《诸天讲》卷二)在这部书中,他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和牛顿的“万有引…  相似文献   

9.
殷墟甲骨文自从1899年开始发现,迄今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究竟是什么人首先认识和搜集的,自来都以为是山东福山的王懿荣。学术界无异说。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后方成都编印《甲骨学商史论丛》,曾写过一篇《甲骨文发现之历史及其材料之统计》,于1944年在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出版。根据王襄在《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上发表的《题所录贞卜文册》一文和在《河北博物院  相似文献   

10.
扬铎老先生(1893-1967年)写的与武汉有关的27篇文章,即将以《武汉沿革考》作为书名结集出版。其哲嗣宗珙同志特地把它送来,嘱我审稿并且写序。在扬老面前,我是晚辈,于齿于德于学,我都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是,为了向宗珙同志交待,只好谈一些读后的感想。  相似文献   

11.
来函照登     
来函照登梦溪教授:读到钱夫人胡美琦女士对我文章的回应。钱夫人对"钱先生的感受"当然是最有权威的发言人,此不待言。有关道统与民主,我的确与钱先生有不同的看法,此处无须再赘。但钱夫人对我的意思也有一些误解。我说钱先生学问表述的方式近朱子,并不是说,在钱先...  相似文献   

12.
吹牛续考     
王春瑜  文方  成画 《寻根》2000,(5):107-109
20年前,我写过一篇《吹牛考》,刊于上海《文汇报》。大概是由于彼时“文革”结束不久,人们对“左”风大炽时形形色色的吹牛现象深厌之,故这篇芜文被一些报刊转载,并编入《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卷》,笔者不免有受宠若惊之感。民间有句俗话说“吹牛不纳税”。此话始于何时?见于何典?待考。不过,想来年头也不会少于千儿八百了。细想起来,吹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不见得所有的“牛”都让人讨厌。李白的名句“白发三千丈”,可以说也是一种“牛”,因为若就事论事,白发长达三丈,就是世界奇闻了,怎么可能再乘上一千倍?但这不过…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     
仙人掌据《南方周末》云,现有人套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针对时弊说:"饭不怕贵,公款就行;酒不怕醉,请客就灵";"货不怕假,回扣则灵;钱不在多,美元就行",等等。鄙人认为,接着应套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可忍...  相似文献   

14.
中华学人     
钱逊研究员简况 钱逊, 1933年10月生,江苏无锡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2年毕 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1953年毕业。 1953— 1981年先后在清华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组、哲学教研组任 教。 1982年后转攻中国思想史,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 哲学。 1982年至1985年3月任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主任, 1985年 3月 至 1994年任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 1月至 1999年9月任所 长。职称: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论语浅解》、《先秦儒学》、《中国…  相似文献   

15.
在上篇谈到《天外来客》、《湿婆数术》,述及《易经》的起源奥秘,这里再说说《善易者不占》和《宇宙代数学》,将叙及的是《易经》与预测和科学。善易者不占——《易》与预测占以决疑。《易》是占之术。占的目的是为了决疑。所以,没有疑而不决的事,不用占卜。请听一个占以决疑的故事:宋时,宾州(在今广西)发生地方叛乱。将领狄青奉命率师南下平叛。但对这次出师能否取胜,军。已混乱。当军至桂林之南,道旁有大庙,人皆谓此庙神最灵。狄青驻节入庙向神祷告,手持百钱与神约日:“若出师可获大捷,这百钱掷出字面则都朝上。”左右急忙…  相似文献   

16.
牛达生 《寻根》2000,(5):21-28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发现了《观经》(全称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佛经》)残页。因为这一佛经残页被称为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而备受关注,并被一些很有影响的著作和影视作品所肯定。但是三十多  相似文献   

17.
需要有实力很强的文科张岂之在《读书》杂志今年第一期上读到资中筠的文章,其中说一九五二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不但文、法学院,连理学院也分了出去,变成纯工科大学。……我读后有所感,想写几句。一九五二年以前,清华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与北京大学齐名,但各有特色和...  相似文献   

18.
郑晓江 《寻根》2002,(5):95-97
周敦颐,湖南道州人,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神宗熙宁6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周敦颐入仕51年,政绩显赫,深得百姓赞扬。他还是宋代理学的开创,影响了中国思想史八百年的基本走向,清康熙帝称之为“有宋理学之宗祖”。他撰写的《爱莲说》脍炙人口,其写《太极图说》、《通书》,虽然仅数千字,但却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之作。他的人品更是被黄庭坚赞为“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其晚年居于濂溪书堂。  相似文献   

19.
“为己”和“慎独”──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钱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提倡"为己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  相似文献   

20.
据7月26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年轻时写的五个短篇小说将于今秋在关于他的一部新的传记里首次发表。海明威的这五个短篇小说,以及他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和一些信件是该传记作者彼得·格里芬教授在一大堆箱子里面发现的。那些箱子已由作家的第四个妻子捐赠给麻省多切斯特的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格里芬教授说,《十字路口》、《雇佣兵》、《灰踵之腱》、《潮流》和《爱情空想家的画像》这五个短篇小说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作品揭示了海明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