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董惠平 《山东教育》2004,(28):37-38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和教育教学策略的革新。由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直接发生关系的是教师,教师是否能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涵实施于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是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人。而我们教师如何拥有有效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汤琴 《教育论坛》2005,(1):30-30
沙子的最大特点是只能“捧”,而不能“攒”,否则当你双手展开时掌心中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粒沙子了。由此我想到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是否也可以引用沙子的原理有效地映射今非昔比的“新课程教学观”这个“影”呢?反思新课程下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张四保 《辅导员》2013,(3):15-16
瓶颈五:教师是按教学进度,而不是按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怎么办?解决策略:课堂要以学生学会决定教学进度和教学流程.课堂重心不是教师讲清楚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设计讲课流程是多年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一般做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不是关心学生是否学会,而是关注教师是否讲清楚。所以.多数课堂是按教学进度安排教学.以讲清楚设计流程。这样做的效率非常低下。具体体现是:1.部分学生完全通过自学能解决的内容.教师  相似文献   

4.
曾金财 《师道》2005,(4):24-25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学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教师的教学又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压力。面对这种冲击和压力,我们应该怎样勇敢地去挑战新课程,积极地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究呢?新课程下教师应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张四保 《辅导员》2013,(2):15-16
<正>瓶颈五:教师是按教学进度,而不是按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怎么办?解决策略:课堂要以学生学会决定教学进度和教学流程.课堂重心不是教师讲清楚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设计讲课流程是多年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一般做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不是关心学生是否学会,而是关注教师是否讲清楚。所以.多数课堂是按教学进度安排教学.以讲清楚设计流程。这样做的效率非常低下。具体体现是:1.部分学生完全通过自学能解决的内容.教师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亲历者、实践者,笔者也伴随着一届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由高一对新课程懵懂无知、怀疑试探地走入课堂到高三满怀信心、轻松愉悦地走进考场,回顾三年走过的路,感触良多。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是衡量历史教学是否有效的尺度?什么是历史有效教学的终极取向?这既是专家学者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实践问题。下面笔者就近三年新课程实践的得与失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①因而无论从历史学本身的要求出发,还是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让学生在历史角色的扮演中真正地感受历史和领悟历史都不失为一条学习历史途径。也正因为如此,以往曾经是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中所独有的课本剧教学,在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得也越来越多。那么,历史教师在课本剧教学中是否可以照搬语文教师或英语教师的模式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历史教师在课本剧教学中又应当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以下我想通过“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校长如何通过听课、评课来指导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呢?我们约请省教科院郭晚盛副院长撰写了此文。“六看”是指:一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三维目标;二看教学内容,是否实现了两个改变;三看教学过程,是否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探究精神;四看教学方法,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五看教学评价,是否实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六看课堂管理,是否体现了开放性和生成性。本刊将分三次刊登这篇文章,以期对广大校长和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是重点,教师要将理想的课堂变为实践的课堂,成为学生参与的课堂,要让学生步入到轻松的学习中。而在教学中没有现成的师资,更没有配套的硬件设施,没有成功的经验。作为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够将新课程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我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所以笔者在文中将在教学中反思得到的一些体会归纳出来以求一同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对学习内容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是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来达到的,而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播信息获得的。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创设教学环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实施主动建构。那么如何评价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教学?它的"看点"又有哪些?对此,我谈了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特别是某些细节上进行精心打造,目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上形成教学亮点。然而在实际课堂上,精心设计的亮点并不发亮,有时还适得其反。原因何在?值得深思。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处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学情?是否真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理念的实施往往靠课堂教学来体现,而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帮助、合作,应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引导其学习,促使其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教学应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以问题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已成为教学的共识.“问题教学”是教师把知识的重点、难点转化为问题,通过教学双方交流、互动、传递、反馈,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它是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也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所以课堂教学能否成为学生主体参与、交互、和谐、高效、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问题教学”的内容、形式、时机要体现出从“传授知识本位”向“培养能力本位”转变的现代教学思想.这就是本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问题教学”重新加以思考的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14.
马涛 《西藏教育》2009,(1):26-27
新课程改革为实现“相机诱导”创设了广阔的平台,教学过程强调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自主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新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主体,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实践,向课堂要效率,要给学生更多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15.
瓶颈五:教师是按教学进度,而不是按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怎么办? 解决策略: 课堂要以学生学会决定教学进度和教学流程,课堂重心不是教师讲清楚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学会.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设计讲课流程是多年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一般做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不是关心学生是否学会,而是关注教师是否讲清楚.所以,多数课堂是按教学进度安排教学,以讲清楚设计流程.这样做的效率非常低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提出教学中要体现“思想性”和“实践性”,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五“巧”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课程改革在河南省已逾六年,“初中新课程个性化教学问题研究”课题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走过了六年。以此为课题进行探讨,初衷在于针对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致力于课堂教学创新和有效教学,而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总结、深化以及所带来的成果,则在近两届(两年一届)河南省中学历史优质课的众多参赛选手以及大范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8.
宁夏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区已两年了,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艺术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有新的目标和要求。可以说,新课程使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伴随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反映,面对过于活跃的学生,在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上三维目标的处理上都显得比较困惑。面对这些现象,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新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冷静地观察和思考后,我们发现不少课堂教学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而实质上是低效的。如何真正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呢?课前必须要"选择"。所谓"选择"就是择优和筛选。需要"筛掉"什么?如何"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如何筛选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及有价值的问题和典型习题。  相似文献   

20.
何宗威 《新疆教育》2012,(22):85-85
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历史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的僵化和贫乏,改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认识和历史课的地位,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而作为历史新课程实施者的广大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理念,变革课堂教学结构,探求实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是确保教学改革成功和深入的关键。笔者认为,当前历史教师和历史课堂教学需继续深入,实现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