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结束的2007年地方两会报道呈现出多媒体、多角度、多模式的特点,尤其是传统纸媒凭借其自身优势和品牌效应,与网络媒体“并肩作战”,以“报网互动”作为两会报道的新策略,创造出跨媒体竞争与合作的新模式,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理念和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月3日至5日,2007年全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关注今年“两会”报道的人或许已经发现,在今年“两会”报道的媒体队伍中,增加了不少地方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身影,东方网、大江网、浙江在线、中国江苏网等地方新闻网站的加入。使得今年全国“两会”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3.
“两会”报道给我们的启示羊城晚报“两会”报道组“两会”报道虽然结束了,但作为羊城晚报“两会”报道组的成员,我们深深感到,正是“两会”报道的实践,使我们对党的宣传工作方针和今年宣传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加深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给予了重要的启示。顾全大局,处理...  相似文献   

4.
二维码、WAP、彩信、短信……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市“两会”期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除了采用传统媒体手段进行详细报道以外,还将这些新媒体手段运用到了“两会”报道中,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两会”24小时滚动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刚刚结束的2007年地方两会报道呈现出多媒体、多角度、多模式的特点,尤其是传统纸媒凭借其自身优势和品牌效应,与网络媒体“并肩作战”,以“报网互动”作为两会报道的新策略,创造出跨媒体竞争与合作的新模式,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理念和空间。  相似文献   

6.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的“两会”,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继续,是进一步落实十六大部署的继续。搞好“两会”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积极进取,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今年的“两会”报道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中央批准的“两会”新闻报道计划,确定了今…  相似文献   

7.
霍峰 《青年记者》2004,(9):67-68
众所周知,每年的人代会、政协会(以下简称两会)报道是中央和地方党报每年的报道重头戏。同时,两会报道也是对新闻记素质的。。种考验和锻炼。但是每逢两会结束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时,总是有记有这样一种体会:两会报道真没意思,全是些枯燥的程序和空泛的发言。读们也反馈,不少两会报道“八股”味太浓,能让人兴奋起来和记住的鲜活的消息.特写和通讯太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今年“两会”是民主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承担“两会”报道的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也以这一重大战役的结束而告一段落。认真回顾总结今年“两会”报道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三个意识”,掌握规律,以利再战,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两会”宣传,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9.
俞海 《新闻通讯》2013,(6):62-63
在北京举行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江苏代表团审议,对经济文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提出殷切希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两会刚一结束,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立即启动《转型升级进行时》系列报道,展现和探索“中国梦”在江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韦名 《新闻三昧》2003,(8):31-31
笔者曾几度参加省级“两会”报道,并多次受省人大、省政协表扬。下面,笔者就地方工人报如何参与“两会”报道谈几点体会。善于取舍。地方工人报,由于受人力和版面等的影响,在宣传力度和报道的数量上无疑与地方日报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工人报记者要在众多的“两会”消息中有所取合,有所为有所不为。2000年《南方工报》的“两会”的人大报道只发稿6篇。这6篇报道没有一篇是会议消息,也没报道人代会开幕闭幕,只选择了国企改革、职工、  相似文献   

11.
《信息系统工程》2014,(3):12-13
进入2014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2014地方两会热词盘点:促改革、保民生、战雾霾.“改革”、 “民生”、“雾霾”成为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泱泱 《传媒》2007,(6):58-59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逢它召开,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会上演激烈的“新闻战”。随着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加入了这一“战局”。对于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国“两会”,不但人民网、新华网等党和政府新闻网站大力展开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报道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好“两会”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两会”报道的议题结构,归纳近年来“两会”报道的创新,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回顾:两会报道体现社会变迁每年3月,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而两会报道就是我国政治气候的晴雨表。从改革开放至今,全国两会报道走过了怎样的一段历程?两会报道关…  相似文献   

14.
三月,开“两会”、听“两会”、看“两会”、读“两会”,堪称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政治文化生活的焦点。而三月,对于参与报道“两会”的记者来说,则是忙碌、兴奋而又有压力。  相似文献   

15.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山东的主流媒体多年来高度重视“两会”的新闻报道,今年我们经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和扎实推进,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任务,打了一场漂亮的“声音新闻大战”。  相似文献   

16.
“两会”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决定着该地方未来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两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两会”的宣传长期存在着一般性活动报道过多、写法陈旧呆板、内容简单雷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近年来,《遵义日报》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对“两会”报道形式、报道内容进行了大的改进,对“两会”上提出的重大决策,用专题形式做深做透,引发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是大江网第三次进京报道全国“两会”,也正是这短短的三年,从开放网络调查了解民意,到网络直播代表团审议,再到代表、委员纷纷开博客传达民情、征集民意,由此网络也拉近了普通百姓与“两会”的距离,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增添了新的注解。回顾大江网的三年进京报道之路,其实地方新闻网站到北京报道全国“两会”不是“圈地”,也不是与中央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竞争,而是为了发挥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优势,更好地履行好地方网站的守土责任,  相似文献   

18.
王玲 《采.写.编》2023,(11):14-15
<正>一年一度的市两会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明确发展思路,以更加扎实有力作风昂扬奋发、主动作为,奋力做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两会的宣传报道政治性强、责任大、要求高,最能检验宣传队伍整体实力,是地方媒体每年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规定动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供职市级日报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地方党报如何深挖两会这一“新闻富矿”,高质量地宣传报道好会议内容,总结和归纳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党报历来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也是读者获取“两会”讯息的重要来源。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2004年对北京市民所作的“两会”报道系列调查结果,在11家全国主要报纸中,《人民日报》是受众依赖最多的获取信息的报纸,原因是“《人民日报》的权威、丰富一直是其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两会’这种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报道中,优势更加明显”。①2005年3月14日“两会”结束后,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4家中央级党报和《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3家地方党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归纳出…  相似文献   

20.
“两会”报道与地方特色——五家地方党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全国“两会”,对地方报纸而言并无一定之规,这就给了各报以较大的发挥空间。但话虽如此,怎样做到既充分传播两会主要内容,又照顾到地方读者的特殊需求;既突出两会报道,又在重要版面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