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根据城镇就业市场的需求和状况来确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数量和质量,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十分重要。把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积极推进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农村教育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然而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薄弱,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要积极探讨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呈现出加快的势头。但是,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水平依然明显滞后。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淮安是农业大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双重滞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文在分析淮安市域城镇化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城乡发展理论,提出加快淮安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坚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道路;加大制度创新,畅通生产要素流通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传播。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所带来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成为社会中新的弱势群体。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深入挖掘我国农村征地中存在着的一些典型问题,系统探讨通过何种途径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开辟新的路径,对于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青海互助县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互助县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着重速度、轻质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隐性城镇化”和“准城镇化”,依赖土地程度过高,未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本文认为要通过培育支柱产业,推动土地改革等措施,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走出一条落后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城镇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且农村城镇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南通城镇化和空间布局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南通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优化市域空间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城镇发展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真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要实现农民的小康,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数量,要繁荣农村经济必须推进城镇化,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2002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15%左右,但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因此,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城乡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要立足于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综合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探索农民工“双向流动”的就业机制;坚持沿海发展战略,积极促进农民工跨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要从拓展城乡一体化就业,发展二、三产业用地安置就业,帮扶创业就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引导用地单位安置就业,加强培训就业等方面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业问题是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状况,然后从城市化的实质出发,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然后提出了创造就业、推进城市化的对策措施.应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合理确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采取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重点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在经济发展和非农就业增长拉动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但是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就业。尤其是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及城镇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了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对我国失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根据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口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城镇化加快发展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受到了很大冲击但又凸显新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为农民工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充分关注城镇化的城乡差别效应.要以城镇化为主线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综合改革,以城乡统筹为主线加快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以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努力开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新型城镇化基础增强,非农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城镇化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城镇环境质量提高,卫生状况明显好转。但是,城镇化未能与工业化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协同;城镇化进程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对称;第二、三次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城乡差距明显,呈现扩大趋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比重;增强城市的异质性,加快城市圈建设,努力形成新城镇集群;积极扶持壮大县城,着力建设重点小城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制度,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都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原有的就业格局已被打破,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调整相关政策,减轻就正压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竞争;推进制度创新,优化就业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发展乡域经济,是有效缓解农村就业矛盾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变了城镇女性就业市场状况,提高就业能力成为女性应对城镇化的必要方式。教育是影响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教育的主要标准,对增加女性就业人数、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工资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为促进女性更好就业,需要通过拓展择业观教育活动、建立市场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就业导向型行业等方式,维持女性就业市场平衡。  相似文献   

18.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城乡空间、城乡经济和城乡社会角度出发,运用多指标评价法构建咸阳市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分析法相结合对于各基础指标赋权,由此对咸阳11县(市)2011年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咸阳所辖各县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比较高,但是在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城镇化水平较低,就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均衡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水平不仅表现在城镇化率、城镇化速度上,更重要的是应反映在质量和效益上。内蒙古城镇化率较高和城镇化质量较低的矛盾相当突出,城镇化的滞后,不在于速度,不在于城镇化率,而主要在于质量。如果忽视质量,便不可能实现城镇化的目标,反而会造成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就业率较低以及城镇环境恶化。内蒙古必须把城镇化建立在改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城镇功能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阶段,但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从动态过程来看,城市化对扩大城市就业乃至整个社会就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体制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过于注重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程度低和就业不充分的症结所在。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群集、工业化、结构升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小城市扩容、服务业发展、农民工进城等环节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通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提高就业弹性,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土地制度,切实关心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扎扎实实地推进城市化,确保城市化与促进就业的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