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汶川地震的讯息,在第一时间被及时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与灾区同胞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更凝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和支援.对此.各路媒体功不可没.但是.在整个救灾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不时萌发的"造新闻"恶习,却也造就了诸多"新闻败笔".令人甚感不适.  相似文献   

2.
在纷纷扬扬的瑞雪中,我们告别了2009年,迎来了2010年.在这一年一度辞旧迎新的时刻,盘点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2009年过去了,那是令人振奋的一年.我们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大庆,见证了香港首次成功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东亚运动会,见证了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活动,更亲历了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引领发展,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事业同样如此.与解放前相比,图书馆事业有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一是表现在图书馆的性质有了变化,二是图书馆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带来的是图书馆事业的繁荣.由于这段历史的特殊性,该时期的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史上留下了很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英茵之死     
2007年的一天,我在上海建国西路一家小咖啡馆,通过他人拿到朱兆和的回忆资料.那时,朱兆和已经去世了. 朱兆和是名副其实的小开.他的家在绍兴路,七栋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四个网球场,画出了一个大弧形,半条绍兴路都在里面了.地中海的门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巴黎贵族沙龙的客厅.朱兆和随父亲住在其中一栋最豪华的宅子里.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1页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傻子瓜子"时说的.至今,这段话在"傻子瓜子"的包装和创立者年广九的名片上仍然保留着.在年广九眼中,这已然是改革开放的一个见证.  相似文献   

6.
1894年中日双方在朝鲜的矛盾激化,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向日本割地赔款.日本的战胜,极大地改变了远东格局,严重地威胁到沙俄在远东地区,尤其是在满洲和朝鲜的利益.为此,沙俄纠结法、德,三国共同干涉还辽.次年,与中国秘密签订同盟条约.沙俄的这些举动深深地影响了日后远东国家关系及中俄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建军 《出版经济》2005,(12):33-33
近几年,在零售图书市场逐步被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大部分出版社的决策者们看到了广阔的教材图书市场,而杀向了教材.在竞争激烈的教材战中,我社也加入了竞争的行列,我成为了一名教材的策划编辑.教材策划不比店面零售图书,要策划出一套优秀的教材,就需要不断了解教育部的动向.如是,在2005年我前后参加了与教育部有关的几个会议,也不停地走在各大学校之间.自春季开学以来,感觉我又回到了大学的课堂,拿着选题和图书,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  相似文献   

8.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08,(12):29-31
思想解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自下而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城镇国有企业租赁制、承包制等一大批改革政策应运而生.这场解放思想运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建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价值的邓小平理论,而且启动了中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车轮.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所有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乃至劳动关系改革,在全国掀起了深层次的大讨论.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国内复杂政治环境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者自上而下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号,将中国的改革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改革的基调初步形成.然而,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改革路径依赖,在极少数领导干部的心目中,出现了"小富即安"的思想,中国的改革需要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这一阶段的图书馆事业,是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总方针下开展的.进入1960年代后,图书馆界投入到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中,同时为读者学习毛泽东著作提供良好的服务.继续大力开展为农村图书馆服务,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双革”运动,进一步提高了馆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深入开展各项图书馆业务活动,提高了服务质量,进一步树立了“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通过基本功的讨论和竞赛,进一步提高了业务学习的自党性,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业务技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培养在职干部,大力开展理论研究活动,提升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进程中,步入了文化大革命运动阶段.参考文献102.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短视频出现在社会公众视野之中.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观看短视频.而今,短视频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视频中,人们看到了诸多新闻.可以说,短视频属于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短视频,分析了短视频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研究了基于短视频新闻传播新方式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理论,以此突出媒介本身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门户网站异军突起,短短数年就在媒介市场中站稳了脚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出来,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且对传播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此,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媒介大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环境.在传统媒体不断加快媒介融合的同时,门户网站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自身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门户网站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保持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现往日辉煌,值得关注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在谈杂志的使命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 人间沧桑,传媒世界在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逐渐分门别类.最初是为了求职,日报作为首家媒体主要是新闻报道.后来,世界变得全球化,节奏加快了,这时就需要新的媒体来解释这个世界,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无线广播电台便产生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现代的杂志也问世了,当然,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出现了杂志,但那时候毕竟是属于"日报"分流出来的定期刊物,是一种评论性杂志的范围.由于技术、经济、社会,甚至政治都变得非常复杂,人们迫切需要了解这些问题,因此揭示其奥秘就成了杂志的一项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8月15日,江西南昌,在当年的一块革命沃土之上,金太阳文化现象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分析了金太阳作为一家教辅企业得以成功的深层次原因,研讨企业在新形势下可能会面对的问题,探索谋取更大发展的思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从理论层面提出民营书业存在,发展的规律.任何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往往不是现在做了什么,而是在之前的数年做了什么.金太阳为了今日的成功,已经默默耕耘了14年.在环境更加开放的今天,更多的民营书业企业将以更活跃的形象出现在出版业的大舞台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出版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己经是注定的了.但是,怎么才能走出去,这个问题应该很认真地加以论证. 在我的观察中,目前启动了很多走出去的工程.其中重点之一就是“翻译”,似乎只要把中文的翻译成外文的,这个事情就成了一大半了.是不是只要在国外出版了就是走出去了,我看末必.  相似文献   

15.
有位作者,后来成了朋友.他已在美国的夏威夷定居.几个月前,我们曾在国内见面,海阔天空地闲扯,不知怎么扯到了芝麻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6.
戴文雄 《出版广角》2018,(11):54-56
老舍兼有作家与编辑的双重身份,主持编撰了不少著名刊物,并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独有的编辑理论.老舍的编辑理论不仅受到了时代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倾注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在创作的时候,老舍通过手中之笔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在编辑刊物的时候,他延续了这些理念,使编辑工作更为人性化,刊物内容更为突出.即使是在今天,老舍的编辑理论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第十个记者节前夕,我荣获了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就像一个小孩子在山林里奔跑,猛然撞到了一颗硕大的果子.很是惊喜.回望漫山林木.我知道.这颗果子来源于他们.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一大亮点就是中国驻外记者的出镜报道.突出的就是对利比亚战争的报道.央视不仅派出了驻外记者深入利比亚报道战事,而且还派出了女记者队伍.被派往班加西的记者王梦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发回战争前沿的报道.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的冯韵娴和我国其他4名记者在的黎波里被反政府武装围困在里克索斯酒店5天,仍然坚持在枪炮声中报道战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在伦敦骚乱和曼谷洪灾的报道中,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女记者在第一现场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慈善"二字是这几年新闻媒体的热词.关于爱心、关于慷慨,新闻报道可谓汗牛充栋.可是,一些媒体在报道慈善时,恰恰忽略了自身的慈善精神. 怜悯,一种需要放弃的报道态度 一些慈善报道千篇一律的煽情,慢慢让读者麻木了.更糟的是受助对象对新闻炒作的感受,在大部分情况下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纸在2011年不断进取、持续创新,同时也在办报过程中留下了一些遗憾.当然,无论是创新,还是遗憾.都是值得关注的.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报纸在内容方面的部分创新和遗憾,并加以点评,以期起到"抛砖引玉、温故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