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德胜 《大观周刊》2011,(50):210-210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新体育课程教学上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习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
谢宗平 《大观周刊》2012,(52):181-182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教师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上的引导和操控,削弱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本文就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问题,为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龙沧 《新闻世界》2011,(9):247-248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语言优美、生动。为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子好 《大观周刊》2013,(11):151-151
文章主要探讨了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的实施。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英语知识,形成英语文化,而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有利于学生建构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在学可中获得更多有效的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6.
杨桂莲 《大观周刊》2011,(30):121-12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课程标准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想象力,要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看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于俊华 《大观周刊》2011,(23):239-239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初中数学教学领域的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朱忠 《大观周刊》2013,(1):187-187
在新课改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如果想要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需要教师备好课。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多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9.
刘通春 《大观周刊》2012,(40):144-145
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中里厢一中王旺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10.
文海芳 《大观周刊》2011,(14):54-54,25
现代教学把语文教学分为认知与情感两大领域,但在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囿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所讲的东西规定为学生的规范,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创造欲,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位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从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四个方面对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靳娟 《大观周刊》2012,(3):175-175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情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教学中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恒 《大观周刊》2012,(13):279-279,278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李芳 《大观周刊》2011,(24):88-88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要素——教师、学生和网络所构成的互动关系,即创建民主教学的宽松空间;师生在角色平等中共进;学生在集思广益中提高;学生在喜好盎然中作业,这一教师、学生、网络三要素之间所构成的教学过程,即互动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胡珊珊 《大观周刊》2012,(43):405-405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新课标下生物教学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大观周刊》2012,(43):411-411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新的教学观。确实能在教学中体现出这种教学观,并不容易。只有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完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导引让学生变“要我学体育”为“我要学体育”,才算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从而教好初中体育课。  相似文献   

16.
柏绍英 《大观周刊》2012,(46):299-299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并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7.
全长菊 《大观周刊》2013,(6):159-159
所谓有效教学,通俗来说,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在课堂中营造和谐、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胡云成 《大观周刊》2011,(27):168-169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中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动听,如果没有让学生有机地参与进来,其教学意图将得不到很好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在充分的研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当的问题,一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武慧 《大观周刊》2012,(17):256-256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教师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宋学辉 《大观周刊》2011,(14):73-73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地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