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冯清平 《大观周刊》2013,(4):190-190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就是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从弱到强的过程。使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考了多少分,而是问了什么问题,这正是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与培养创新人才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本文从问题意识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了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慧 《新闻世界》2014,(1):176-177
培养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创新素质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师也应努力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本文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初探,归纳出“问题式”、‘嚷旗式”、“自主互助式”等几种创新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星强 《大观周刊》2013,(5):198-198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教育要体现“三个面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要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李小艳 《大观周刊》2013,(2):116-116
数学来源于生活,注重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学生情感意识仍在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对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数学乐园”中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5.
吕会玲 《大观周刊》2012,(36):209-21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只有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相似文献   

6.
李英琴 《大观周刊》2012,(29):280-280
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实验技能、理解化学知识。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张延彬 《大观周刊》2011,(48):192-192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呢?加强学生科学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苗红芬 《大观周刊》2011,(24):78-78
创新性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目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实施创新教育,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9.
冯梅 《大观周刊》2012,(26):227-227
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一精辟的论述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创新教育将成为今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中小学教育作为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普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低;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全班同学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极不相称。那么作为21世纪的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根据我十年的教学经历,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兴趣教学,诱发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马永才 《大观周刊》2012,(39):239-239
创造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核心指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处于奠基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是发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杨孟先 《大观周刊》2013,(4):167-167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喻仕喜 《大观周刊》2011,(32):174-174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新意识。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代林 《大观周刊》2011,(10):219-219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而从现在学生解答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4.
康丽格 《大观周刊》2012,(25):209-209
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中最为缺乏的一种教育意识,尤其是对接受初等教育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的发展最为关键。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助推学生成为顸尖人才的一股力量。随着新课改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成为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最基础的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5.
雷玉琼 《大观周刊》2013,(2):189-189
科学是什么?一般地说,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科学课是以实验和活动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实验方法要简单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操作还要规范化,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白桦 《大观周刊》2011,(30):161-16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英语教学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新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英语老师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如何利用这块阵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妥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石碉 《大观周刊》2011,(37):206-20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育必须创新,让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从而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在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渗透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苏布达 《大观周刊》2013,(3):231-232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责无旁贷。我们应在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鼓励学生放开思维求新救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赵花忠 《大观周刊》2011,(23):237-237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确立科学的创新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世珍 《大观周刊》2012,(13):209-209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