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彦儒 《大观周刊》2012,(49):347-347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的最大特点不是改教材而是改教法学法,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动地创造地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永兴 《大观周刊》2012,(23):161-161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姚锦 《大观周刊》2013,(6):244-244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霜红 《大观周刊》2012,(25):245-245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内部矛盾性,即学习的需要和学生已有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因.  相似文献   

5.
左亚惠 《大观周刊》2013,(3):167-168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何小忠 《大观周刊》2012,(19):269-270
高中新课改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因此,课堂由老师的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柳爱华 《大观周刊》2012,(12):322-322
教师要经常讲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并尝试创造;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故事,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并尝试创造;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知识发展的过程,鼓励他们向教师提问,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其勇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精神;以充分肯定学习和活动中出现的创新苗头,对待学生创新中伴随着的幼稚与错误,不能“包办代替”教育要创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重要的。要想做好这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重视并辛勤不懈地为之努力。  相似文献   

8.
叶海平 《大观周刊》2011,(44):190-190
“异步教学法”指的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能将教师的三种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全体指导)与学生的四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和请教老师)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的五步指导与学生的六步学习紧密结合进行的,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情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组织课内外全部教学活动,教学效益能及时反馈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徐国庆 《大观周刊》2012,(30):307-307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教材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这固然对于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上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艳红 《大观周刊》2013,(2):105-105
兴趣又是学习数学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尝试成功等途径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卢颖 《大观周刊》2012,(32):249-250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教学效果不明显。小组合作学习恰好顺应了音乐新课程的理念,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之中。转变教师的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姜小为 《大观周刊》2011,(23):226-226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一堂课是否成功有效,除了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外,最主要的是要看学生学的如何,知识掌握得如何,能力发展怎样。而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作为教师,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吉太才让 《大观周刊》2012,(13):204-204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激发思维动机、多媒体运用等手段,使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14.
陈晓敏 《大观周刊》2011,(36):163-163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刘德福 《大观周刊》2011,(50):183-183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要转变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尊重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座位交流、小组间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案例: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这是第二课中的活动课,这节课是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达成共识,更好地掌握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我是以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参加的,在活动准备的过程中,把班级同学分成两大组和若干小组,每个大组推荐4名能言善辩者作为选手,  相似文献   

16.
董少会 《大观周刊》2013,(3):225-225
如何学好生物?这是所有生物教师都在积极研究的问题。那学习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对这门科目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足功夫,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从生物课上常用的观察教学法、实验演示法以及从生活中发现生物知识来谈谈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张秀梅 《大观周刊》2011,(40):109-109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观念已为语文教师们所熟知,但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学习的评估主要还是由教师来完成,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完整地享有学习主体的权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实现学习评估的客观性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和学生应该协作进行语文课堂学习评估。  相似文献   

18.
郝秀真 《大观周刊》2013,(3):154-15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于问题中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晓欢 《大观周刊》2013,(6):146-14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日本教育家佐藤正夫说过:“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活跃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可见快乐学习是多么重要!但是有些语文教师走人了误区.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最大容量地让学生记住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自己拼命的讲、学生拼命地记,使自己很累,学生更累。  相似文献   

20.
孙晓丽 《大观周刊》2012,(8):270-270
现代教育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创造地认识客观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