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上的"扎根"问题一方面,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十一五"期间,每年需要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上述情况已经反映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上。200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495万,其中至今仍有144万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占当年毕业生的29.1%。2008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559万,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另一方面,前些年各地为吸引大学生"村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2007年江苏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1090万人,年均增幅27%,就业压力前所未有。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到2006年9月底,应届毕业的413万普通高校学生中,只有约300万名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超过100万毕业生未能顺利就业。面对这样的难题,一些大学毕业生甚至提出了“不要工资,先参加工作”以求积累工作经历的恳求,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大学毕业生结构性过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是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后备力量。大学毕业生从2001年115万到2005年338万“,十五“期间毕业的大学生已达1090万,平均每年增幅31%。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是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73%。全国普通在校大学生1305万仅占人口的1%左右,如何避免像国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毕业生结构性高失业率的难题,是该项研究的重点。一、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同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2004年《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74432万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1090万人,年均增幅27%,就业压力前所未有,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个人的可就业性差。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而全国就业的增长率仅为1.1%,“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600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作为地方性高校如何积极应对,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本文作者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就业风向标     
全国取缔7200多户“黑职介”;各类人才市场网站达1660多个;十五行业心理健康大排名;服务业每年新增就业697万人;高校毕业生将实行就业见习制度。  相似文献   

7.
曹建文 《成才之路》2011,(19):12-I000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时节,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有413万毕业生。“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他们将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检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每年毕业生规模约为1.2万人,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在92%以上。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相似文献   

9.
通过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在"十五"期间择业与就业情况的调研,提出毕业生择业愿望满足率这个概念.通过毕业生择业愿望满足率的研究,从毕业生择业愿望方面初步定量地分析了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培养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适应程度或差距,并对"十一五"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699万高校毕业生,不足三成的就业签约率,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于往年,"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而北京、广东等多地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均不足三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于往年。就业形势不乐观,已经引发了大学毕业生忧虑情绪。作为大学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简单总结了“十五”期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三个提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许敏 《教书育人》2008,(4):69-70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1090万人,年均增幅27%,就业压力前所未有,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个人的可就业性差。  相似文献   

13.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高校扩招的序幕。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45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12万,到2004年毕业生总数达到280万人,今后几年内,毕业生人数仍将持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将越来越大。高师生就业在新的就业形势背景下,突显新的特  相似文献   

14.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在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发布的2007年和2008年大学牛就业形势分析和对09年毕业生就业的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牛就业形势,而根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我们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师,加强对高等院校毕业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侯丹 《学子》2014,(8):23-24
一、问题提出 《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产业大军中的技能人才队伍的有生力量。“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有2800多万中职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持续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等教育必须着力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余万人,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形势依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广东粤西地区某高校的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剖析,分析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从提高就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总结主要经验与做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日前表示我国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630万人,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1]另据统计,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达650万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相似文献   

19.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高校扩招的序幕.伴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迅速增加.毕业生人数2001年为118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增加到212万,预计2004年将达到250万人.而且今后几年内,毕业生人数仍将持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其中专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复杂严峻。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中国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的同时也加剧了就业的压力,许多毕业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造成"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故构建大学生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服务连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出现的原因、现状分析,提出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服务衔接解决方案,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