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体坛周报》2004年到2010年对F1赛事中国站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体坛周报》F1赛事上海站报道的特点。认为:《体坛周报》作为国内领先的体育类专业报纸,具有良好的团队优势,利用其全球化资源,广泛地交换和利用信息,对F1的报道更加独家化和深度化。  相似文献   

2.
王静 《今传媒》2015,(1):57-58
在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攻坚期的矛盾期阶段,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方面更应该明确起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准确把握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实现对突发事件报道的预期效果。本文以央视品牌新闻节目《新闻1+1》为例,研究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孙亭 《东南传播》2012,(9):161-162
在中国电视圈,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11月1日起,江西电视台五套将重金改造《江西报道》栏目。《江西报道》从2001年10月29日开播至今,已播出省、市、县级台优秀电视节目700多期,成为各电视台展现自己水平和实力的一个平台。改版后的《江西报道》是一档全新的新闻专题节目,它一改过去为全省电视台服务的宗旨转为为广大普通群众服务,报道普通群众想知道的事及普通群众所关心的事。全新的《江西报道》由《新闻追踪》和《天天打假》两个子栏目组成,每日19:30播出,每期15分钟。《新闻追踪》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节目,它的特点是追踪新闻,就重大的、有影响的、群众普遍关心的、…  相似文献   

5.
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新闻实践》2005,(4):17-18
《南方日报》对今年全国两会报道高度重视,派出8名记者赴京,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阵容最整齐的一次。8人中有做时政新闻的,有做文化新闻的,有做经济新闻的,还有摄影记者和评论员; 每天都从不同角度大篇幅地报道两会,还配发相关评论。《南方日报》在两会期间共发稿300多条,50多个版,采访代表、委员141人次,使整个两会报道气势恢弘、富有特色。1、注重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南方日报》此次的两会报道注意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在每天的两会特别报道里都刊登本  相似文献   

6.
张琦 《采.写.编》2021,(10):37-39
本文选取《新疆日报》2020年1月1日至9月1日期间的精准扶贫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报道特点和报道框架,试图回答《新疆日报》如何建构新疆扶贫图景,以期为扶贫报道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二伟 《新闻世界》2008,(12):109-111
本文选取《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报道教量、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报道方式四个指标对《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具体呈现《南方周末》在这次报道中的框架特色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量化和质化分析两方面入手,对《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关于天津爆炸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认为《人民日报》侧重对事件和救援的客观报道,而《中国青年报》把人物作为报道重点,具有悲情色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上海地区的两大主流报纸《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为例,对2009年4月到10月期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报道的实际数量对本次疫情报道进行细致的阶段划分,进一步验证疫情本身的发展状况与新闻报道数量的关系,对今后关于突发公共卫生报道提供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同业 《现代传播》2007,(3):144-146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2004年,《焦点访谈》开播10周年的时候,这个栏目开始悄悄地发生一种变化:更加注重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至今日,《焦点访谈》的记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矿难、爆炸、火灾、洪水、地震等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播出报道突发事件的节目逐年增多:2003年播出9期,2004年播出19期,2005年播出34期,2006年播出35期。作为《焦点访谈》的制片人之一,笔者参与了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焦点访谈》突发事件报道的特点以及运作规律做一简略的…  相似文献   

11.
余迎  刘文君 《新闻世界》2011,(7):147-148
本文从《申报》和《大公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结合它们的办报理念,比较两报在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刘书芳 《东南传播》2014,(8):158-159
《新闻联播》一向被推崇为梦的世界、向往的生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话语呈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大众日常话语方面。本文以《新闻联播》中的灾难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话语分析,呈现出《新闻联播》在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丰收 《新闻世界》2014,(3):42-44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积极探索报道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河南的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将通过所选样本,来分析该报是如何做好关于新农村建设报道的。选取2006年1.10月份(《河南日报》每周星期四的报纸作为分析样本,除去节假日,共有40期。通过以上样本可以看出,《河南日报》对新农村建设报道的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1+1》进行了为期14天的跟踪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对2016央视《两会1+1》的媒体融合度、受众贴近性等要素的分析,发掘该栏目的不足,对未来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发展走向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安珍 《传媒观察》2005,(7):24-25
自2005年3月29日开始,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新京报》开辟了《逝者》专版,在每周或隔周的周二报道4至6篇讣闻,讲述在北京逝去的普通人的故事。《逝者》是对传统讣闻报道的突破,打开了媒介讣闻写作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8.
余庆华 《编辑之友》2012,(8):121-122,125
明星新闻报道争议不断,对明星应如何报道呢?媒体应把握怎样的原则,来提升明星报道审美价值?回归历史,以史为鉴,20世纪初《申报》是如何报道明星的?《申报》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申报》必定集中报道。中国的电影明星产生于20世纪初,研究《申报》电影明星报道,以《申报》对阮玲玉的报道为例,从社会责任理论、保护人格尊严、社群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审视当今娱乐明星的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俊 《新闻世界》2010,(9):75-76
同为时事评论栏目的《时事开讲》和《新闻1+1》,分属于华语世界两大主要电视媒体:凤凰卫视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而且都有不错的收视率,并在受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从新闻题材、叙事元素、视听元素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节目形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健民著《深度报道初探》,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设有深度报道的概述、素质、采访、写作4篇。概述篇论述深度报道的崛起、误区和界说;素质篇论述深度报道的主体意识、思维和知识结构;采访篇论述深度报道选题的确定和材料的深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