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化实践式的现代主义 王宇平(以下简称“王”):李欧梵老师,您好!施蛰存先生去世将近六年了,陈子善老师主编的《现代中文学刊》筹备推出“施蛰存研究专辑”以为纪念。您跟施先生交往颇多,他所主编的《现代》杂志以及“色、幻、魔”的实验小说都是《上海摩登》一书中的重要内容,您今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开设的“现代主义”文学课程也专门讲到施蛰存的杂志编辑、翻译与创作。在您看来,怎么理解施先生对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洛夫为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他"孤绝"的心路历程,而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人气质使其一生的创作都关注于人类的生存,执著于对悲剧生命体验的阐释。纵观洛夫的作品,他的诗风由前期对悲剧生命体验的"抗争"转向后期对悲剧生命体验的"释",并创立了"天涯美学"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3.
2011年,《北京教育》"育人经纬"栏目特为班主任开辟一方园地,分享班主任在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中的智慧。班主任的智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班级建设中您经历的一件件小事上,体现在您成功解决一个个棘手的教育问题之后所做的反思和提炼中。班主任、曾经的班主任、未来的班主任朋友们,奉献出您的故事和思考吧,一段时间后,您将收获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欣喜!本期"班主任智慧"主题——那些教育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把欧洲现代文学与拉丁美洲神奇的现实相结合,又不乏后现代怪诞式因素的独特综合演绎。其文学作品顺延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但不是简单继承,而是不断创新建构。"魔幻怪诞"的创作手法及"神话"原型母体的艺术渗透,使其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作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先锋人物的埃兹拉·庞德,耗时近半个世纪,致力于创作史诗般的长诗巨著《诗章》。《诗章》长期以来被视为英美现代主义的集大成者而备受关注,但鲜有人从史诗方面分析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诗章》中对西方现代哲学、政治、宗教等的批判,来揭示作品所包含的易被忽视的"反抗"与"破坏"主题,从而更清晰地理解《诗章》作为现代西方没落文明的一部挽歌性史诗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新马华文文学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争从未断歇过。在论争中,现代主义渐渐为读者所接受,由此发展成为与世界文学潮流相接轨的"东方现代主义"。文章通过梳理这场论争的来龙去脉,旨在厘清这场"现实与现代之争"对新马华文文学研究之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文自学指导》2011,(2):30-36
时间:2010年6月6日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的审美化黄锐杰(以下简称"黄"):王斑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您这次来华东师大给我们开设了"审美与政治"一课,我们  相似文献   

8.
以往我们看欧美文学,更多关注的是"价值"、"深度"之类的"意义",由此得出的解读自然也就太过"严肃"。但事实上,从古罗马时期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一直到现代主义对所谓"意义"的全面颠覆,始终贯注着一条娱乐、游戏的生命链条,而这绝不仅仅是喜剧的问题。因此,特从这样一种视角,通过从古到今的"漫步",来发现欧美文学中本来就看重游戏的表现,以还原西方文学的特性。这里涉及的问题恐怕还包含有文学到底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湘西边城花垣。虎年之春,天下着蒙蒙细雨。一位满脸汗水的妇女扛着价值千余元的包裹,迈进了团结镇盲人夫妇吴国军、林国萍的家中。夫妇二人使劲地眨着本就先天失明的眼睛,泪流满面:"我们知道您的名字,但却不晓得您长的什么样,下辈子,我们若是明眼人,一定要把您这位‘爱心大妈’看过够!我们代孩子向您谢恩了!"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2009,(11):19-19
本栏目由教育部基教司、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合办。为办好这一栏目,本刊特举办"我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征文活动,希望您将发生在您身边或者您自己的感人故事,您的真切体会和感受,或者您的研究心得与成果,写下来寄给我们,与大家分享。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义诗歌在与西方异质文化碰撞中对"现代性"的某种理念认知的偏失导致了走向忽视中国化而过度西化的倾向,文章以穆旦和纪弦为例,讨论两者诗作中出现的现代性的认知偏失与民族性诗体的缺位,进而指出目前新诗仍然面临并须重视反拨现代性执迷与重拾民族化诗体建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白银时代"——俄罗斯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诞生了俄罗斯现代主义文学的三大流派——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造就了勃洛克、别雷和阿赫玛托娃这样的诗歌大师以及他们不朽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独特审美观中的"永恒女性"。  相似文献   

13.
何玉 《文教资料》2011,(25):37-39
利奥塔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有关"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方面。20世纪70年代,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把"元叙事"看作是"现代性的标志",把后现代定义为"不相信元叙事",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对现代性进行"清算"。  相似文献   

14.
作为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晚生代作家,东西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融于一体,在"民族性"中植入了"现代性"的批评精神,以此把握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甚至后现代之间的辩证互动,表现了对现实社会和终极价值的双重关怀,在思潮迭起、风起云涌的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四一想到这里,杨爷倒吸一口凉气,脑子里像吹进一股清风,他清醒了。他马上想到文物局去请教专家,于是忙拨打"114"查询台,找到文物局的电话,文物局专门有专家值班,回答群众有关文物方面的问题。"喂,专家呀,我有一件事要咨询一下。""您请说。"  相似文献   

16.
我要讨论的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带有现代主义元素的文学,范围包括新感觉派、象征主义文学、左翼文学和范围较为广泛的“唯美—颓废文学”。上海是现代主义全球旅行的一个重要驿站,但正如李欧梵指出,中国的现代前卫作家虽然在新文学运动中引荐了许多西方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不过我们很难在这些中国作家本人的创作上找到标志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学生"很容易说,但做到位实属不易张汉林:赵老师,您好!最近我们一起听了几节"同课异构"的初中历史课,您的感受如何?赵亚夫:坦率地说,有两点感觉一是"同课"但没有"异构",反倒觉得这些课很雷同;二是除了用历史教科书上课外,历史特色不够突出。张汉林:我也有同感。虽然老师们都在努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仍有工具化味道,自主学习好像就是自学,合作学习也比较机械对这些现象您怎样看?  相似文献   

18.
唐效伟 《家长》2012,(4):9-10
"妈妈,××影响我的学习,您和老师说说,给我调个座位。" "妈妈,明天班里大扫除,您来帮帮我吧。" "妈妈,我上课外辅导班的笔记没记全,您记了吗?" …… 儿子虽然已经上初中了,可他应对问题的能力还不如小学生,经常让我出面解决。可仔细想想,这又怎么能全怪儿子呢,都是我这个当妈的"陪"出来的祸啊! 我人到中年才有了儿子,自然对他百依百顺。我原本在工厂工作,自从儿子上学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督促他的学习,我便辞职在家,做起了“全职保姆”。  相似文献   

19.
汤一介 《教师博览》2010,(12):13-13
《社会观察》: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文化自觉",您怎样看?国学现在是个时尚的词语,您怎样看国学的历史使命?汤一介:"文化自觉"即了解自己文化的来源、历史以及特点,了解它的发展趋势,就是说要了解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早在二十多年前,您就提出了"成功教育"的理念,在当时的环境中,您为何会提出这一理念?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您认为什么因素促进了"成功教育"的发展与推广?刘京海:从教多年,我一直在反思,什么是教育?教育难道是只针对好学生,不惠及普通学生的小众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