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秦勇 《记者摇篮》2010,(2):62-62,64
当前,新闻改革逐渐深入,观众需求趋向多元化,而传统意义仁的时政新闻总给人以枯燥无味的面孔,这就很难对受众产生持久有效的吸引。近年来,抚顺电视台加强了对《抚顺新闻》这档时政新闻的改革力度,力求让时政新闻更鲜活;更有引导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政新闻改革一直是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时政新闻不能突破,就难言新闻改革的成功。以正面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题材和载体,如何在这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一直是电视宣传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政新闻改革一直是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时政新闻不能突破,就难言新闻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政新闻改革一直是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时政新闻不能突破,就难言新闻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让电视时政新闻变得鲜活,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视时政新闻报导是对党和国家,以及国内外的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事件进行的报导,具有时效性。电视时政新闻通过对党和政府领导人的一些会议、活动,以及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新闻报道,让人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新发生的大事、要事。时政新闻改革一直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时政新闻的社会影响力是现如今百花齐放,千奇百怪的社会新闻所替代不了的。也就是说:如果时政新闻改革得不到突破,那么新闻改革也无法获得成功。本文作者认为,在当今如此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新闻素材也是层出不穷的,如何把握时政新闻改革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还应该要更加贴近生活,更深入新闻内容,向大众化的视角转型,这样才能更快的被大众群体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邱建浩 《东南传播》2022,(11):17-19
电视时政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威化形象深入人心,但电视时政新闻在融时代的受众减少,其传播效果也不够理想。在当前形势下,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必须加快“供给侧”改革,不断推出适应时代要求的融产品,确保电视时政新闻的话语权。本文对电视时政新闻的特点及意义进行了论述;对融时代下电视时政新闻受到的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融时代观众接收新闻信息的特征,提出:电视时政新闻必须与“融”相结合,通过内容、平台、传播等多方面的创新和整合,不断占据舆论主阵地,引导受众思维,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汪伟 《新闻世界》2014,(7):39-40
时政新闻民生化是城市电视台新闻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时政新闻民生化会使时政新闻的新闻本体得到很好体现,新闻价值得到较好的实现和彰显,同时,也会有效提升城市台时政新闻的"喉舌"功能。要真正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就必须切实转变报道理念及模式,学会用百姓语言说百姓故事,在采制新闻时做到接地气深挖掘,并注意"点亮"新闻标题和导语。  相似文献   

9.
国内电视时政新闻改革呈现民生化的必然趋势,也为新时代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传媒时代、三个贴近原则、主流媒体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时政新闻改革的民生趋势,以期为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政新闻”的意义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新闻改革与创新的因素。其实,地方台的时政新闻也可以借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技巧,转换报道的角度和形式,增强其深度和广度,时政新闻也能做出好看的新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时政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自身的宣传价值导致其长期以来以正面报道为主,缺乏新意。而现如今,时政新闻报道不断融入民主元素,让其开始有了新的活力。而本文也将对时政新闻中出现的民主化取向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2.
时政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纸媒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时政新闻存在粗制滥造,读者不感兴趣,稿件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笔者从时政新闻的定义出发,探讨了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时政新闻改革的重点,并提出了提高时政新闻报道可读性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内容的特殊性,时政新闻往往拘泥于程式化的宣传话语,空话、套话较多,可读性较差。时政新闻改革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向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五个方向可以简明概括为:用、活、准、深、小。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改革是广播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近些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广播作品,从观念、视角、材料、形式、深度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广播时政新闻创新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宇 《中国广播》2010,(1):29-31
时政新闻改革是广播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近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广播作品,从观念、视角、角度、形式、深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广播时政新闻创新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内容瘦硬、形式单一、画面苍白等诸多问题,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瓶颈"。其实,我们不妨把电视时政新闻和生活新闻进行对接,即时政新闻借鉴民生新闻的技巧,丰富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7.
陈婕 《新闻实践》2013,(7):47-49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的“主菜”.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变革,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时政新闻程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传播率和受众到达率.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时政新闻改革,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时政新闻的多种报道方式中,以此来实现视听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一直是新闻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直到现在,许多地市级电台、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并没有大的突破。这种以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模式,致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陈旧、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空洞、形式创新不足,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瓶颈”。新闻媒体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呢?李希光教授说:“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他们与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和现实生活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时政新闻只有站在普通受众的角度,尽可能地满足受众享受传媒服务的正当个人利益,才能留住受众。笔者认为,做好时政新闻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 《视听界》2009,(3):96-97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是时政报道表面化、程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功能的发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报道的各个方面,是推进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是提高时政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重量级”新闻品种,也是凸显传媒本体功能的重要标志。现行体制下,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作为向来中规中矩。时至今日,在已完全市场化的传媒版图上,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最后一块“自留地”,未来时政新闻这块最后的“自留地”能否耕好,决定着报业、广电等传统主流媒体未来的前途命运,也促使业内人士对互联网时代的时政新闻生态及其改革走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