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璐  左亚娟 《新闻窗》2010,(6):80-81
从2010年3月23日发生在福建南平的血案,到5月12日发生在陕西南郑的校园血案,短短两个月内,我国连续发生了6起"校园暴力"事件,轻者受伤,重者身亡。各大媒体的轰炸式报道更是令受众对现实社会的安全感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南平“3·23”校园杀童案到陕西南郑“5·12”幼儿园血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发生了数起涉及儿童和小学生的凶杀血案。对于媒体来说,接连发生的非常规新闻应该是报道的关注点。但是在4月29日江苏泰兴幼儿园血案后,对于媒体报道校园血案的质疑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3.
“福建南平校园血案”报道之后,广东、江苏等地也接连发生了同类事件,同样“富士康连环跳事件”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下,愈演愈烈。不可否认,新闻媒体在报道这类涉及“绝望族”的报道时在新闻内容的采写、版面的编排以及深度挖掘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而致使这类事件产生了“维特效应”,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新闻媒体应该从职业道德、舆论导向上审视自己,给予“绝望族”更多的人文关怀,避免“维特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至5月,中国连续发生数起校园杀童血案,关于媒体报道是否存在"示范效应"也成为业界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笔者拟以波特图式分析媒体报道的两难困境,并进一步分析媒体是否真的打开"潘多拉魔盒",最后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去探讨媒体报道如何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把握平衡。  相似文献   

5.
张金阳 《新闻世界》2010,(8):211-212
在校园凶杀案的新闻报道中,媒体重点在凶案过程、凶手情况和社会效果三方面进行了新闻呈现,其形成的"示范—模仿"效应不可忽视,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得出:"示范—模仿"效应在新闻伦理方面不能够成为媒体对于校园凶杀案这一类恶性案件"有闻不报"或"有闻少报"的依据,并对媒体在报道该类事件时应该采取何种报道方式和价值导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追求正效应、期求高效应,避免低效应、防范负效应,是新闻传媒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我国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正面报道工作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促进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有些媒体受传播理念、表现手法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受众对正面报道的误读、误判,甚至有悖于传播初衷,从而影响了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期《专题研究》围绕正面报道出现负效应的影响因素、新闻人的辩证思维、如何避免信息"误读"等方面,约请业内人士展开讨论,以期对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巫春燕 《新闻实践》2012,(11):54-55
新闻误读。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曲解和误解。新闻信息传递的整个流程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采编人员整合信息是一个编码的过程,受众接受、认知信息是一个解码的过程。无论是编码还是解码。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可能产生误读。一般来说,我们将编码过程产生的误读称之为媒体误读。而解码过程产生的误读称之为受众误读。正确解读事实,完成准确编码。最终有效避免受众误读新闻事实,这是在日常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的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骁  南楠 《新闻世界》2013,(5):147-14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话题新闻"的报道方式在各新闻网站上唱起了主角,它标志着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报道由传统单一的灌输式转向互动式、引导式。它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手段和途径,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即时性、针对性、可读性。本文试通过对人民网"两会"人物话题报道的分析,以期为改进媒体人物话题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校园新闻可读性不强表现在报道主体、报道内容、报道品格等方面,削弱了校园新闻的传播性,降低了校园新闻的信息量。校园新闻要担负起反映校园真实生活、传达师生真实心声、引导师生正确舆论的责任,摒弃官本位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让校园新闻真正符合新闻规律,贴近师生。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一个言之凿凿的消息或一个被疯狂转载的新闻,翌日就会被证实"是误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被误读的消息就不是新闻,甚至是假新闻,从而危害媒体的公信力。误读为什么总是发生,证实为何如此之快?误读,实际上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表现为对事物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理解和评估偏差。新闻误读,实际上就是错误理解和评估偏差进入了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件发生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和参与。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使更多的受众开始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而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求新求异,加大报道渲染力度。尤其是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媒体的不恰当报道给原本受伤的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本文结合"小悦悦事件"和"杨武事件",分析媒体是如何产生"二次伤害的",以及如何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2.
对百姓生存现状和需求的报道,已经成为众媒体的主打戏之一. 对随着民生经济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众多媒体都加大了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但其中有许多媒体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出现误读.把百姓琐事、鸡毛蒜皮、街头巷议的小事当作了民生新闻的主体,从而出现了媒体记者在社区.街头小巷扎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新闻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以其震撼性的内容和隐蔽性的采访手段吸引着受众的目光。本文从食品安全新闻的报道失衡、"误读"等现象入手,分析食品安全新闻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力图从客观公正、优化议程设置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苏婧 《新闻世界》2012,(4):132-133
本文从广告发展史的角度对广告新闻化现象进行论述。通过对比"广告"与"新闻"的异同点,从词义、功能、媒介、技术四方面追溯两者趋近性的根源,分析广告新闻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并对此现象进行反思,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娱乐新闻在我国产生之初的实际形态已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娱乐新闻"概念泛化"现象。本文主要结合理论上新闻的定义和实践中媒体的惯常做法,旨在针对新闻实务中的这一现象做些剖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袁欣 《青年记者》2017,(26):37-38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带来媒介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尤其是自媒体、消费者生成媒体(CGM)和泛媒体涌现,新闻误读现象更加普遍.陈力丹指出,专业新闻媒体和用户都在制造新闻被误读的机会,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增多了新闻误读. 本文以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热点新闻跟评为文本,随机选取了2017年3月27日至2017年4月2日一周的442篇新闻跟评样本进行观察,梳理网民误读情况.  相似文献   

17.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色情化现象由来已久,一方面内容上选择与"性"有关的新闻狂轰滥炸,另一方面对新闻色情化处理,或挖掘细节,或配以暴露性照片、视频。新闻色情化研究对新闻色情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有一定的批判意义,但大多以罗列现象为主附以臆断式的结论,未对现象作深入的探究并缺乏方法论的指导。①本文就"艾滋女"事件的网络报道(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进行个案研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样本文本进行精神分析,以透视新闻色情化背后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创了中国媒体舆论监督的一个新台阶,带动了一批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产生,其中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新华社的《新华视点》、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等,把"新闻深度报道"、"舆论监督"的概念演绎得如火如荼。本文试图探析电视深度报道所具有的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