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世洋 《钓鱼》2009,(22):6-8
垂钓大海,亲近自然,这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享受生活的休闲方式,也是钓鱼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对旅游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如今海钓活动已经发展为集渔业、休闲游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时尚运动,被看作是一项高雅的休闲活动和高度刺激的竞技运动而风靡世界,由海钓拉动起来的旅馆、餐饮、钓鱼、娱乐服务业十分兴旺。在此背景下,10月25日至29日,第二届中国洞头国际矶钓名人邀请赛暨全国海钓锦标赛总决赛(金鲷奖),在浙江温州洞头县海域结束。  相似文献   

2.
郭凤 《钓鱼》2004,(6):8-8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的资源宝库,也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海钓一直是欧洲国家非常流行的垂钓运动,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海钓在给人带来刺激、娱乐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经济利益。而我国也同样拥有漫长的黄金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和辽阔富饶的海洋资源,为我国发展海钓、游钓旅游事业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3.
李寒停 《钓鱼》2004,(9):52-52
由我国厦门、珠海、台湾、舟山四个城市联合举办的海钓研讨会于4月15日在浙江舟山举行。来自四地的代表在会上就国内渔业资源及海钓环境的保护等发表各自观点,同时对两岸钓技交流、海钓的推广及充分发展我国的休闲渔业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研讨会为我国沿海城市充分发挥游钓业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小溪  吕同举 《垂钓》2001,(3):22-23
钓鱼是一项全球性的休闲运动。要发展本国海钓事业就不能“闭关锁国”,更不能“坐井观天”。远的不说,在亚洲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海钓事业就很发达,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王依欣 《钓鱼》2008,(17):6-9
海钓,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项高雅的休闲活动和高度刺激的竞技运动,与高尔夫、骑马、网球一起被列入四大贵族运动之一而倍受青睐。美国2.84亿人口有1500万艘钓鱼艇,近千万的海钓爱好者,11亿美元的消费带来的是30多亿美元的产业(详见我刊第15期《美国钓鱼现状报告》);  相似文献   

6.
黄盛国 《钓鱼》2004,(3):13-13
当前,随着海钓运动的蓬勃兴起,钓具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垂钓事业正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作为垂钓事业和这一休闲体育活动应同步发展的如垂钓过程中的所需餐饮、住宿及实施矶钓、船钓所需船只等硬件设施的发展却显得十分滞后。这就需要有这样个相应的产业来支持,那就是休闲产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7.
定向越野     
春秋 《体育师友》2002,(1):61-62
休闲运动已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和各种媒体上,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了帮助读进一步了解、方便参与和更好地欣赏这些运动项目。本刊从本期起开设“时尚运动”这一栏目,每期向大家介绍一项休闲运动,希望大家喜欢。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也请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8.
王书生 《钓鱼》2007,(3S):68-68
央视公益版:鱼,今天你钓了吗? 运动休闲版:钓鱼,我的运动,我喜欢! 卖拐调侃版:拐啦、拐啦,钓两下,钓两下,有事儿没事儿钓两下啊。  相似文献   

9.
刘著  戴频 《钓鱼》2007,(5S):45-45
海钓是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因大海的辽阔浩瀚,神秘和中鱼的强烈的刺激令数以万计的钓友为之疯狂。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生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娱乐休闲作为摆脱生活和心理压力的主要方式。远离城市喧闹、沉闷,充分享受阳光、沙滩、海浪,走向自然,亲近自然,使充满情趣的海钓活动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如何使用海钓钓具?笔者在此,发表管见。  相似文献   

10.
运动、健康与休闲: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转变,运动休闲已逐渐成为现代人休闲生活中一项主要内容。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衔接点,高校体育开展运动休闲教育,利用课内外的学习与实践,既能培养大学生对运动休闲的兴趣,也可起到引导他们体会健康休闲、积极生活。同时,对培养终身体育有着积极的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健康、休闲三者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提出运动、健康与休闲教育应是未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6 月8日,中国钓鱼协会海钓考察 小组一行7人在美丽的北方明珠──大连集中,正式拉开了中钓协首次海钓考察的帷幕。 “走向自然,走向海洋”是世界钓鱼运动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钓鱼协会新千年工作的重点。早在今年一月份中钓协竞赛工作会议期间,参与制订中国首个统一的海钓竞赛办法的几位代表:大连市钓协常务副主席张甲中、厦门市钓协主席王者兴、青岛市钓协副主席常见溪、威海市中钓协石岛国际海钓俱乐部主任孔繁军就联名向中钓协提出了适时组队考察我国海钓资源,为大力开展海钓活动,同世界钓鱼运动的主流方向接轨,争取承办亚洲…  相似文献   

12.
运动休闲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渗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潘兰芳  卢碧 《山东体育科技》2005,27(3):82-83,107
运动休闲作为现代人享受休闲的一种方式,已经渗透到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从运动休闲的功能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特征入手,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论述了现代生活方式中运动休闲的渗透是由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特征和运动休闲的功能所决定的:(1)现代社会生产对运动休闲的特殊需求,使运动休闲渗透于现代生活方式中;(2)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呼唤运动休闲;(3)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促进了运动休闲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用心选装备     
倪先生 《垂钓》2007,7(4):60-60
钓鱼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一项户外休闲运动,可以起到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钓鱼装备也不断改进,层出不穷地映入我们眼帘。那么,如何选择钓具装备呢?  相似文献   

14.
高尔夫球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以优美的环境,成就一项高雅的休闲运动。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堪称是一件艺术品的制作,一个设计合理,建造品质优良的高尔夫球场,完全可以称之为艺术品。而高尔夫球场的发球台和果岭,就是这件艺术品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李莎 《钓鱼》2006,(24):69-69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境,千百年来让人玩味不已。如今,钓鱼的乐趣依然让这项古老的运动盛行,并成为一种现代时尚的休闲方式。以“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愉悦身心”,为主题,10月21日,江苏苏友汽车俱乐部与爱涛钓友俱乐部携手首次举行了钓鱼自驾游活动,地点选在南京的淳化的毛虎休闲农庄。21日上午,当我们走进农庄时,视线  相似文献   

16.
《时尚球类》2006,(3):15-15
草地掷球始于中世纪的英国,并一直流行于英伦和所属殖民国家的贵族阶层中。当今。草地掷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以及东南亚地区和中国香港已十分普及和流行,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和高雅时尚的休闲运动。草地掷球非常适合亚洲人的运动特点,但该项运动在中国被人们所了解却是近几年的事。2002年草地掷球运动开始在我国出现,至今开展了四年多的时间。虽然开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某些人群当中已经相当普及。草地掷球在中国的推广,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现任国际草地掷球(中国有限公司发展总裁)。香港草地掷球训练中心校长黄仲鸣先生。  相似文献   

17.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海钓的大好时期。由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钓鱼协会主办、舟山市文化体育局、浙江大洋海钓俱乐部协办的2004年中国·舟山群岛海钓邀请赛于9月21~25日在浙江省的渔都港城——舟山如期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内陆城市共17支代表队50多人参加了这场别开生面的邀请赛。比赛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益活动(钓场考察、交流钓技、做鱼拓、观光旅游),得到海内外众钓友的赞美。这次海钓赛将一般的竞技比赛模式提升到集钓技交流、旅游、竞技为一体化的游钓聚会,体现出当地政府和主办单位把比赛办得人性化更强、趣味性更浓的新理念。这次比赛的圆满成功给今后的  相似文献   

18.
王依欣 《钓鱼》2008,(18):12-13
第四个问题:海钓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海钓,作为中高端休闲旅游产品在欧美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美国有海钓爱好者8000万人,海钓游艇1500万艘。日本是亚洲地区最大的海钓消费国,爱好者占全国总人口的30%。韩国国内市场供应的海洋鱼类其中有40%来自于游钓。我国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实施“减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休闲与休闲的哲学--兼论运动休闲之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休闲时代”悄然而至。但在物化功利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休闲的意义、休闲的价值和如何休闲存在诸多疑惑。通过对哲学的休闲的阐释和休闲的哲学的论述,使人们理解休闲的真正意义,为人们的休闲追求寻找到合理的立足点和明确的目标,使休闲的价值真正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本位,通过对运动休闲的进一步阐释将使人们认识到运动是一种最积极、最有趣、最有益的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万禄 《垂钓》2001,(3):11-12
中国的海钓事业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海钓人不会放弃属于自己的蓝色事业。就垂钓运动的自身规律而言,最终将会走入自然,尤其是应该走入大海。目前,中国钓协正在力倡海钓,但因为海钓事业刚刚起步,一切都在摸索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